<strike id="ymyim"></strike>
  • <abbr id="ymyim"></abbr>
  • <ul id="ymyim"></ul>
    <abbr id="ymyim"></abbr>
    <ul id="ymyim"></ul>
    <fieldset id="ymyim"><menu id="ymyim"></menu></fieldset>
  • <fieldset id="ymyim"><input id="ymyim"></input></fieldset>
    <ul id="ymyim"><sup id="ymyim"></sup></ul>
    <strike id="ymyim"></strike>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長清智力“新引擎”培育發展新動能

    發布日期:2017-12-05

    信息來源:濟南日報

      組織40余家駐區企業高級管理人才赴浙江大學培訓學習;舉辦2屆“海智專家行”對接50余家重點企業,召開各種形式研討會、推介會150多場次;評選“領軍人才”、“專業技術拔尖人才”和“文化之星”等優秀人才480余名,3300多名大學師生選擇留在長清開展科研、實習、交流……長清區激發人才創新創業活力培育發展新動能交出完美答卷。
      近年來,長清區充分發揮大學科技園人才、智力高度聚集的優勢,全面搭建人才創新創業平臺,大力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著力實現人才智力與產業發展無縫對接,點燃建設現代化山水魅力新城的智力“新引擎”。
      ??打造“夢翔小鎮”聚才引才
      長清區以“小鎮大夢想”為主題,在崮云湖街道重點打造了融合產業、文化、旅游、社區等功能于一體的新型經濟業態——“夢翔小鎮”。“夢翔小鎮”聚焦移動互聯、金融服務、總部經濟、創新服務、“互聯網+”等五大新興產業,整合利用各高校的創業孵化基地以及創新大廈、西聯動力、園博園山東館、數娛大廈樓宇資源等高端資源要素,搭建起長清區優質高效的創新創業公共服務平臺。
      為保證“雙創”人才企業能夠安心扎根、放心發展,“夢翔小鎮”擬定出臺“黃金20條”優惠扶持政策,為有入駐意向的人才、企業及創業團隊提供拎包入駐、水電費補貼、物業費和住房租金補貼等優惠政策和基金扶持,幫助“雙創”人才企業快速落地生根。目前,“夢翔小鎮”簽約入駐企業60余家,形成了以濟南正悅科技企業孵化器有限公司、山東和森貿易有限公司為代表的移動互聯創新產業;以小心智能、濟南天易迅達科技有限公司為代表的新科技產業和以長久物流、西城石化為代表的總部經濟化產業,截至2017年10月底,實現納稅2500余萬元。
      ??當好“紅娘”吸才樂才
      今年4月26日,長清區2017年度民營企業招聘會在山東交通學院舉行,沃德汽車零部件、匯富集團、富群商業等40余家長清知名民營企業參加,吸引1100余名高校優秀人才簽約長清發展。
      長清區在校地、校企之間“穿針引線”,當好“紅娘”,搭建人才服務平臺。先后成立全區產學研指揮部,建立校地高層對接機制,組織成立了大學科技園校地雙創聯盟、校企聯盟、移動互聯產業聯盟等各行業交流平臺,鼓勵企業與高校院所開展項目合作、提高效益。濟南長清計算機公司通過與山東大學合作,共同研制的燃氣監測物聯網終端項目屬國內首創,主要技術指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長清區靈巖石材公司與山東藝術學院、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合作,新型石料產品被廣泛應用于齊長城、古運河等古跡修復。截至目前,長清先后實施合作項目36項,建立12個科研基地和大學生實習基地,80家校企簽訂合作協議68項,實施市級以上科技發展計劃84項。長清區首屆“領軍人才”、山東國舜集團董事長呂和武說:“校地融合,讓大學的門敞開了,解決生產、銷售中的難題方便了,與高校專家教授一起搞研發,自己的身價也提高了,技術創新更有底氣。”
      ??搭建“溫床”育才活才
      “我們研制的機器人走上國際舞臺,多虧清華大學為我們提供技術支持。”濟南時代試金試驗機有限公司董事長劉維平高興地說。9月25日,德國埃森焊接與切割展覽會開幕,濟南時代試金試驗機有限公司研制的焊接與切割機器人一經亮相,便引起不小的轟動。
      長清區加強創新創業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提升人才工作服務質量和水平,引導企業和高校合作建設實訓基地、工作站等人才雙創實踐平臺。濟南魯日鈞達皮革有限公司與齊魯工業大學簽訂教學基地培訓協議,每年提供15萬元資金用于職工培訓。山東管理學院與立泰山茶葉有限公司共同設立“創業工作室”,在為企業搭建網上銷售平臺的同時,也為學校電子商務及相關專業學生提供了創業實戰機會。
      借勢、借力大學科技園,激發人才創新創業積極性,為長清帶來更多發展利好。目前,長清區實施產學研合作項目130余個,合作成果產值達到3.5億元,規模以上工業新產品產值達到1.5億元,新產品產值率達到30%。全區發明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分別達到302件、103件,居全市前列,其中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3種總申請有效量為700件,位居全省前列。
    編輯:吳曉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