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創城迎來了捷報,生活在這座城市的每個人,此刻正共享這座城市的溫度與榮光。
從創城伊始,生活在這座城市的人們就攜手共進。創城,在社區居民那里,有著種種眼前利益被拋卻、所謂的“生活便利”被去除的糾結。創城不斷推進,社區工作者與社區居民從最初的隔膜對立、各說各話,到最終的和解互通、心結消融,是無數個擔當實干的行動給了百姓信心,而這,足以給人勇氣去承擔“為美好生活而前行”的辛苦。
社區工作者去完成“似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則體現為創城上的辛辣與韌勁兒。比如,清理社區環境衛生,要親力親為做個“拾荒者”;動輒發放數千份調查問卷,要親自入戶走訪;各種檔案的整理,又要挑燈夜戰……一個城市社區的工作人員有時僅有幾名,創城中的“辛辣”任務,讓他們承受著“壓力山大”之重。而大家積極參與社區“拾荒”、主動分發調查問卷、親自送去消暑瓜果……創城之“辣”消解在了愛與理解的畫卷中。
“等創城成功了,帶著孩兒他媽出去轉轉玩玩。”“等他小兩口忙完了創城,俺看孫子就能歇歇了,也能回老家看看老伴兒了。”……正是因為有著這些樸實的傾訴和內心的理解,創城之“酸”被消弭在了脈脈溫情之中。
創城于這座城市而言,絕不僅僅是為了那塊“金子招牌”。它的終極意義恰恰在于,我們在創城過程中產生出的、共享到的并將持久發光的種種“甜與美好”。社區內外,一處處的垃圾死角被清除,一家家的擾民燒烤被關停,一輛輛的私家車畫線而停,一戶戶的“馬路業主”正進廳入室升級為居民的“放心超市”……這些就發生在身邊、就呈現在眼前的成效,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文明自覺、文明風尚,才是這個城市最溫暖的所在。
一個城市的溫度不僅需要宏大敘事的托起,更需要組成這個城市的每個人去共暖。共享創城歷程,凝聚城市前行的力量,讓這個城市的溫度傳導給每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