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單位一年來干部職工公車私用問題多發,已有多人因此被問責處理。如何解決?”
不久前,市紀委領導與濟南城投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聶軍進行廉政談話時,直奔主題。這讓該單位“一把手”當場“紅了臉、出了汗”。
“講到問題毫不留情,還真有些緊張。不過隨著談話的深入,我認識到工作作風還不夠扎實,存在一定的問題和漏洞。應該說,這次談話對我觸動還是很大的。”談話結束,聶軍深有感觸地說。此后沒多久,該單位就從思想教育、健全規章制度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有效遏制了“車輪上的腐敗”。
這是我市2017年開展市紀委常委同縣區和市直部門黨政正職廉政談話工作的一個縮影。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切實發揮紀檢機關專責監督作用,推動各級黨組織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落實,督促黨的領導干部廉潔從政,2017年10月以來,市紀委常委共與47個市直部門和縣區的58名黨政正職進行了廉政談話。
怎么談?聚焦廉和責 抓住“關鍵少數”
2017年11月11日,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程德智與歷下區委書記馬玉星、區長謝兆村進行廉政談話。
“談話不是組織對大家‘不放心’,而是如何做到‘更放心’。”程德智開門見山的一席話,讓馬玉星感受到組織對黨員干部高度負責的良苦用心。
“嚴管就是厚愛,厚愛就是嚴管。雖然談得非常嚴肅,但感覺非常溫暖。”回憶起當天的場景,馬玉星如是說。
不同于發現干部違規違紀問題的談話,也不同于組織部門的考察談話,這個被稱為“嚴管厚愛”的廉政談話究竟有何特點?“廉政談話主要是從關心愛護干部出發,立足教育、著眼防范,關口前移、抓早抓小,著重就加強黨風廉政建設、促進廉潔從政,與領導干部面對面溝通思想、交流情況、提出要求,并根據黨風廉政建設形勢任務的發展變化,不斷充實談話內容。”對此,市紀委黨風政風監督室負責同志介紹。
從談話對象來看,我市廉政談話的對象是縣區和市直部門黨政正職領導干部,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一把手”。領導干部是關鍵少數,單位“一把手”是“關鍵少數”中的“關鍵少數”。落實全面從嚴治黨政治責任,關鍵在黨委,要害在“一把手”。近年來,市紀委積極把握監督責任內涵、切實履行職責,強化黨內監督,緊緊抓住黨政正職這個“關鍵少數”,開展有針對性的廉政談話。去年從10月份開始,8名市紀委常委先后與47個單位(10個縣區、濟南高新區、南部山區、35個市直部門)的58名黨政正職進行了廉政談話。
從談話內容來看,廉政談話是本著監督關口前移的原則,聚焦廉和責。圍繞談話對象所在系統地區部門存在的突出問題,與干部溝通思想、交流情況,重點談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落實中央、省委決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重點工作安排,以及廉潔自律等情況。目的就是通過有針對性的談話提醒,增強主體責任意識,嚴守黨的紀律,狠抓問題整改,切實改進作風。
【背景關注】
加強干部日常教育監督管理,前移關口、防患于未然,體現的是以人為本,更是責任與擔當。
市第十一次黨代會以來,在市委和省紀委的堅強領導下,全市紀檢監察機關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決貫徹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決策部署,認真履行黨章賦予的職責,堅持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強化監督執紀問責。從以下數據,足可以看出我市一年來監督執紀的力度:
2017年,全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共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501起、處理735人,其中給予黨紀政紀處分447人。受理信訪舉報6406件次,同比增長34.6%;處置問題線索7077件,增長293%;立案4029件,增長258%;處分3711人,增長215%。
值得一提的是,與數據相對應的是全市紀檢監察干部的辛勤付出。一年來,新一屆市紀委常委會堅持高標定位,確立了“全市樹品牌、全省爭先進、全國創一流”的目標,以目標倒逼責任,以督查倒逼落實,以表率作用帶領紀檢監察干部砥礪奮進。
談什么?堅持問題導向 實現“精準監督”
“內容翔實,數據準確,點名道姓……本以為聊聊就可以了,沒想到這么細致,這么有針對性。”面對市紀委梳理的一條條談話問題,市安監局黨組書記、局長李濤感慨地說。
“廉政談話可不是泛泛地談,更不是空談,事先我們會做很多準備。”只有堅持問題導向,精準發力,“精準監督”才能事半功倍。市紀委黨風政風監督室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談話前,市紀委要收集匯總黨風政風監督室、信訪室、案管室、各紀檢監察室、有關派駐機構、市委巡察辦以及市審計局、市信訪局、12345熱線辦等發現的問題,制定有針對性的談話提綱,避免談話隔靴搔癢、蜻蜓點水。
此外,廉政談話聚焦本次換屆期間涉及職務調整的、在同一職務任職5年以上的,以及權力集中、資金密集和社會關注度高的部門黨政正職領導干部,根據談話對象之間的差異“量身訂制”談話內容。“談話時,對推進全市‘453’工作體系中承擔重要任務的部門,將落實市委決策部署情況列入談話內容;對有扶貧任務的職能部門,將落實中央和省市扶貧政策情況列為談話內容;對縣區黨政正職,將領導、組織并支持執紀執法機關依紀依法履行職責情況作為重要談話內容,提高了談話的精準度。”市紀委常委、監察局副局長滿斌介紹。
談話過程中,市紀委注重與談話對象溝通思想、交流情況,做到了環境寬松、引導得當,讓干部們談起來毫無顧慮,講出心里話。
“談話技巧,談話氛圍,我們都精心設計研究過。”參與談話的市紀委工作人員介紹,因為談話雙方開誠布公,坦誠相見,真心實意、推心置腹,談話往往會有意外“收獲”。比如,有的單位“一把手”在談話時主動講了單位存有在下屬單位違規列支費用的情況;有的單位“一把手”在談話時主動坦承違規出借財政資金的問題。
“通過談話,組織上能全面了解掌握領導干部的廉政情況,發現一些平時不易發現的問題。而只有這樣把問題擺上桌面,把意見提在當面,才能及時提醒領導干部,抓早抓小,防止小問題變成大毛病。”程德智說。
【背景關注】
貪廉一念之間,榮辱一瞬之變。大量腐敗案件表明,黨員干部出現腐敗,往往是從紀律上放松要求、思想上放松警惕開始的。廉政談話,廉政是主題,談話是方式,提醒是目的。開展廉政談話,是實踐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特別是第一種形態,抓早抓小、動輒則咎的具體體現,是對黨員干部真正的關心和最大的愛護。參加廉政談話的黨政“一把手”普遍反映,組織上對發現的一些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當面指出來,并要求其說明情況、作出整改,真正讓他們紅臉出汗,達到了“當頭棒喝”的效果,避免了小問題演變成大問題。
據了解,去年以來我市“四種形態”占比分別為45%、43%、5%、7%。查處侵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857起、處理1056人,給予黨紀政紀處分708人,通報曝光典型問題173起224人次。
在當前反腐持續高壓的狀態下,為了堅守政治監督定位,扭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市紀委去年以來采用多種形式為黨員干部繃緊“紀律弦”。組織全市350名新提拔重用的市管黨員領導干部參加德廉和黨風黨紀知識測試;制作拍攝教育警示錄3部;組織1.58萬名黨員干部到濟南監獄、市檢察院等警示教育基地接受警示教育;組織紀檢監察干部為27個單位2932人次講授黨風廉政教育課。
怎么辦?注重結果看實效 督促種好“責任田”
“個別窗口單位和工作人員官氣重,執法過程中態度惡劣,存在‘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等現象,群眾很不滿意。”
“聽了紀委領導的問題反饋,當時的想法就是要落實好主體責任,凝心聚力開展工作,盡快改變這一狀況。”回憶起不久前開展的廉政談話,市公安局黨委副書記、政委王健仍然“心有余悸”。他說,這次談話確實讓他有臉紅心顫的感覺,但更像一場及時雨,促使他把好工作方向。此后,該局拿出鐵腕手段,對存在的問題迅速整改,加大日常督導檢查考核力度,迄今已有16人受到通報批評、20人寫出書面檢查、5人接受教育談話,并且約談了13個單位主要負責人或分管負責人,3個黨組織被要求寫出書面檢查。整改后,單位風氣、工作氛圍大為改觀。
廉政談話不能一談了之。談話后,市紀委注重做好廉政談話“下半篇文章”,建立了廉政談話工作督導機制,按照“誰談話誰負責”的原則,落實談話人對談話對象全過程監督責任,由談話人定期對談話對象進行回訪,督促問題整改,對不落實談話內容、問題整改不力的,視情節輕重,或責令其限期整改,或給予黨紀政紀處分和組織處理,確保廉政談話取得實效。
用好成果是廉政談話工作取得實效的關鍵。據了解,近年來,市紀委把廉政談話作為履行監督責任的常態性制度,積極督促縣區和市直部門“一把手”抓好班子、帶好隊伍,在強化督查指導、及時總結經驗、推動成果運用上下功夫,確保廉政談話取得實效。
針對廉政談話指出的在職教師有償補課問題,市教育局立即組織開展在職中小學教師有償補課專項治理行動,截至去年11月底,全市共處置有償補課問題線索84個,查實23起42人,問責61人,其中給予30人黨紀政紀處分;
對于廉政談話反饋的假冒偽劣產品坑害群眾等問題,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黨委書記楊玉軍親自帶隊調研,進一步抓好打擊假冒偽劣、流通領域商品質量抽檢工作,加大消費維權執法力度,震懾不良商家,提高維權調解效率,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推動維權工作向更高的水平邁進;
針對談話指出的干部作風問題,長清區以開展效能提升年為抓手,加強監督檢查和明察暗訪。截至目前,發現28起違反工作紀律問題,責成所在單位對28名當事人進行嚴肅處理,對22個單位負責人進行約談,全區機關和干部作風明顯好轉、工作效率明顯提高、工作流程進一步規范。
……
實踐證明,廉政談話這種立足預防、早打招呼、常敲警鐘的做法,對于加強對黨政“一把手”的教育和監督,強化領導干部廉潔自律意識,調動各方力量共同抓好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市紀委副書記范立山介紹,下一步,市紀委將著重在深化拓展上下功夫,組織開展談話回訪,督促問題整改,確保點出的問題件件有回應,提出的要求條條有落實,以實際行動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
【背景關注】
在紀檢監察系統,廉政談話是一種重要的預防腐敗教育的形式,其最終目的是有效推動全市黨風廉政建設,為服務省會跨越發展、助力現代泉城建設營造風清氣正的發展環境。
2017年,市紀委緊緊圍繞推進大氣污染防治、拆違拆臨、創城、交通整治、安全生產、扶貧等六大領域開展監督檢查,打響了“六大戰役”,著力整治敷衍應付虛作為、等待觀望慢作為、患得患失不作為等問題。加強對“453”工作體系落實情況的監督問責,有效助力提升濟南首位度,努力推動各項工作走在全省前列。2017年,全市共實施黨內問責895起、問責黨組織673個、問責黨的領導干部449人,其中給予黨紀處分67人。
此外,去年我市還深入開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全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共查處扶貧領域違紀問題147起、處理169人,給予黨紀政紀處分78人,通報曝光典型問題37起55人。針對部門推諉扯皮不作為、紅頂中介壟斷資源等基層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深挖細查拍攝內參片,在2017年12月12日全市領導干部大會上播放,400多名領導干部觀看,引起強烈反響,為經濟發展軟環境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