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同志在“7·26”重要講話中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取得的重大成就,意味著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意味著社會主義在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并不斷開辟發展新境界,意味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提供了中國方案。”這一重要論述表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僅使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實現現代化、走向偉大復興,而且能夠拓展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為推動人類文明發展作出中國貢獻。
發展中國家要走出自己的現代化道路
馬克思主義認為,在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生產力起著決定性作用,同時生產關系對生產力具有反作用,上層建筑對經濟基礎具有反作用。這意味著,在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我們不僅要關注生產力因素,同時要關注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因此,對于一個國家和民族來說,要推動發展,就必須根據自身實際情況綜合考慮上述多方面因素,選擇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作出相應的制度安排。
隨著現代化浪潮在全球涌動,許多國家和民族都進入現代化進程。一些現代化后發國家在建構現代文明的進程中,遇到比率先實現現代化的國家更為復雜的矛盾和問題。由于率先實現現代化的國家進入現代文明階段后,一段時間內展現出繁榮興盛的發展局面,其發展模式曾具有一定的示范意義。因此,許多發展中國家在推進現代化進程中,會主動模仿或被動接受這些模式。然而,率先實現現代化的國家是基于自身歷史進程選擇了一定的發展模式,這些國家并沒有遇到發展中國家所遭遇的各種矛盾和問題,或者已經用較長時間解決這些矛盾和問題。因此,這些國家的現代化模式對發展中國家實現現代化的借鑒意義是有限的,單純模仿率先實現現代化國家的發展模式,往往會給發展中國家的現代化進程帶來一系列困境。實踐中,我們可以看到一些發展中國家照抄照搬西方模式甚至依附于西方國家,失去發展自主性,進而進入發展失敗國家的行列。于是,如何走出現代化的困境,探索出自己的現代化道路,就成為發展中國家亟待解決的一個根本問題。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取得重大成就
作為很早就進入文明階段并且沒有中斷過自身歷史的文明體,中華民族在古代創造了非凡的文明成就,為人類文明發展作出巨大貢獻。只是到了近代,中華文明才開始衰落。推進現代化進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成為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
為實現這一偉大夢想,中國人民經過艱辛探索,走出了一條以政黨力量領導人民和軍隊、建立現代國家、推動現代社會發展的路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華民族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務,實現了民族獨立與人民解放。新中國成立后,為了實現現代化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并為人的全面發展創造條件,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建立社會主義制度,從而為面向未來的人類現代文明中國形態的形成奠定了制度基礎。
改革開放成為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是一場新的革命。改革是全方位的,涉及各個領域,包括經濟體制改革、政治體制改革、文化體制改革、社會體制改革、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等等。經過改革開放近40年的探索,我們黨帶領中國人民不斷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闊步前進,使面向未來的人類現代文明中國形態的建構在內涵與邏輯上更加明確。近40年來,我國之所以取得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得益于改革開放,歸功于改革開放。通過不斷改革開放進行社會主義建設、加快實現現代化,這是中國共產黨進行的一場偉大實踐。
然而,由于我國現代文明要素是在較短時間內生成的,很多要素的功能尚未得到充分發育,各要素之間內在有機聯結也尚未完全形成。因此,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從而使面向未來的人類現代文明中國形態更加成熟定型。在實踐中,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取得重大成就,也使我們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加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提供中國方案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現代文明發展邏輯、中華文明歷史邏輯與共產主義運動邏輯共同演繹的結果;是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根據自身特點、遵循實事求是原則,在推進現代化建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不斷探索形成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與中國人民在現代文明建構過程中的主體性與創造性,從而為解決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所面臨的根本性與深層次矛盾貢獻了中國智慧、提供了中國方案。
作為現代文明發展邏輯的有效體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能夠在遵循現代化基本規律的前提下,立足自身國情積極追求現代化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能夠按照不同階段現代化發展的需要來開展各項建設,而不是簡單照抄照搬某些西方國家現代化模式,始終保持自己的戰略定力,從而正確處理現代化發展一般規律與自身邏輯之間的關系,避免了一些發展中國家在現代化進程中由于發展與秩序沖突、特殊性與一般性脫離而引發的嚴重后果。
作為中華文明歷史邏輯的現實延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能夠大力弘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比如,在推動現代國家建設與現代社會發展中強調愛國主義與集體主義,能有效解決現代化進程中各種因素和力量對共同體的沖擊,從而避免一些發展中國家在現代化進程中出現的整體性不足、有效性缺失、共同體崩潰的后果。
作為共產主義運動邏輯的組成部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始終堅持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為目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持人民當家作主,堅持公有制為主體,有效解決了現代化進程中資本作用、市場機制與社會整體發展的矛盾,有效解決當下文明建構與長遠共產主義發展方向之間的矛盾,從而使現代化建設與人的全面發展、現代化建設與人民當家作主、現代化建設與面向未來之間的關系得以有機統一,避免了一些發展中國家在現代化進程中出現的國家與社會發展被資本和少數人綁架等后果。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現代文明發展邏輯、中華文明歷史邏輯與共產主義運動邏輯共同演繹的結果。正是由于這幾個邏輯綜合作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解決人類現代文明發展的困境、為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貢獻了中國智慧、提供了中國方案。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對人類文明發展影響深遠
人類文明在古代社會條件下,是以區域性方式分散發展起來的。到了現代社會,在經濟全球化影響下,人類文明發展越來越呈現全球化特征。然而,這樣的發展趨勢并未否定不同區域與國家的實踐對現代文明發展的貢獻與影響。
由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現代文明發展邏輯、中華文明歷史邏輯與共產主義運動邏輯共同作用的產物,因此,在時間上它體現了歷史、現代與未來的統一,在空間上它體現了不同國家具體實踐與全球化一般特征的統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有效解答了中華民族走向現代化、實現偉大復興的歷史命題,對人類文明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成功推動中華民族現代轉型與偉大復興,并從邏輯上與制度安排上形成推動中華民族進一步走向未來的基礎與動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成功實踐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不僅具有具體實踐借鑒意義,而且具有一般性理論價值,從而豐富了人類現代文明發展的內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成功實踐豐富了共產主義運動內涵,為人們堅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提供實踐基礎,從而使人類文明發展方向進一步明確。因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開辟發展新境界具有深刻的歷史意義、時代意義、世界意義。
(作者為復旦大學政黨建設與國家發展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