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ymyim"></strike>
  • <abbr id="ymyim"></abbr>
  • <ul id="ymyim"></ul>
    <abbr id="ymyim"></abbr>
    <ul id="ymyim"></ul>
    <fieldset id="ymyim"><menu id="ymyim"></menu></fieldset>
  • <fieldset id="ymyim"><input id="ymyim"></input></fieldset>
    <ul id="ymyim"><sup id="ymyim"></sup></ul>
    <strike id="ymyim"></strike>
    2025年03月31日 星期一

    發展與前行2017濟南文化記憶

    發布日期:2017-12-26

    信息來源:濟南日報

      2017年,濟南的文化事業發展態勢有著許多的變與不變。這一年,不僅有世界級文化盛事在濟南舉辦,還有首個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在濟南的誕生,其他諸如首屆文化惠民消費季、濟南的“博物館城”建設、演藝發展、群文活動等等,也都有了令人可觀的長足發展。站在歲尾,我們對一年來重要的文化事件進行盤點,不只是為了總結,更是為了來年泉城文化事業更好地發展,為了我們這座文化古城在新時代綻放更璀璨的光芒。
      濟南舞臺劇發展仍在路上
      “首屆泉城小劇場藝術節”于2016年12月23日到2017年1月15日舉辦。其間有16臺優秀劇目、62場演出集中上演,包括北京京劇院小劇場京劇《碾玉觀音》、北京風雷京劇院小劇場話劇《網子》、山東世博演藝小劇場話劇《開心晚宴》等。5月6月,第六屆新青年大學生戲劇節舉行,50所高校、125個劇社積極參與,171個劇目展開激烈角逐。9月1日,首屆山東國際小劇場話劇演出季開幕,其間有來自全國的話劇表演團體、“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中國臺灣地區的22臺精彩劇目輪番上演。上海話劇藝術中心、中國國家話劇院、孟京輝戲劇工作室、遼寧人民藝術劇院、廣東省話劇院,還有兩家國外劇團都帶來了自己的最新劇目。
      濟南作為一個頗具文化和歷史積淀的城市,這些年話劇的發展卻一直遠遠落后。目前濟南大部分話劇演出都是以小劇場為主。但是,經過十幾年的發展,依然處于“萌芽狀態”。原創力量的缺失、常態化演出的堅持、文化消費習慣的養成,濟南的舞臺劇發展仍面臨種種困難。但不管是專業藝術院團還是民間力量,有一群人一直在努力嘗試。
      濟南國際合唱節成為江北規模最大合唱節
      第四屆濟南國際合唱節于4月啟動,歷時近半年,設有合唱比賽、合唱惠民展演、合唱輔導進社區、合唱指揮專家講座、大師班工作坊、合唱藝術高峰論壇、國際合唱交流音樂會等活動。音樂會是第四屆濟南國際合唱節的收官之作,來自北京、天津、安徽和香港的國內頂級合唱團隊,以及來自德國、捷克、以色列、澳大利亞的國際久負盛名的合唱團隊輪番登臺。
      自2014年4月啟動,濟南國際合唱節已連續成功舉辦三屆,輻射范圍不斷擴大、藝術水平逐屆提高,影響力日益增強,被譽為國內長江以北地區“投資最少,規模最大,辦得最好”的合唱節。在促進濟南與國外文化交流、增進濟南與各地區人民之間友誼、豐富泉城市民精神文化生活、打造濟南城市文化名片等方面,濟南國際合唱節發揮了重要作用。
      “全球攝影界的奧林匹克”濟南啟幕
      8月8日上午,全球攝影界“奧林匹克大會”——第五屆世界攝影大會在山東濟南啟幕,這是世界攝影大會首次在中國舉辦。來自美國、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時、希臘、荷蘭、科威特、新西蘭、韓國、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波蘭、阿根廷等42個國家和地區的500多位知名攝影師,赴濟南、青島、泰安、濟寧、聊城、淄博、濰坊、棗莊等地舉行采風。其間還舉辦了《世界攝影大師尤素福·卡什原作展》《絲路風情與“世界遺產”國際影像藝術作品展》《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影像藝術展》《國際攝聯授權MFIAP攝影師十人聯展》《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攝影藝術展》等系列展覽。
      大會不但為我國攝影界和廣大影友提供了與國際攝影界進行廣泛合作、深入交流和多元互動的機會,同時也讓世界各國的攝影家深入了解山東、了解中國,進一步提升山東的國際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擴大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通過影像的獨特魅力,向世界傳播中國聲音、展示中國形象、講好中國故事。
      首屆濟南文化惠民消費季破冰
      首屆濟南文化惠民消費季于8月8日起在全市正式啟動,在迄今為止三個多月的文化惠民消費季中,開展了六場專項活動、三場特色展銷,各區縣舉行了近40場惠民文化消費專題活動,同時整合13家電商開展了網上文化惠民消費季活動。消費季期間推出了文化惠民消費(電子)券,可以在各合作商家的門店內消費時使用,結算兌現范圍包括文藝演出、圖書報刊、影視音像、傳統工藝、數字文化、文創衍生、文化旅游、文化娛樂、體育健身等行業領域。據統計,參與首屆濟南市文化惠民消費季的群眾,線上線下總計人次達到134723人,帶動消費金額1090余萬元,累計享受優惠金額190余萬元。
      城子崖遺址入選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國家文物局12月2日在浙江慈溪召開的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現場工作會上,公布了第三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名單,共有12處考古遺址公園入選,其中包括位于章丘區龍山街道辦事處的城子崖遺址,這也是山東省和濟南市的首個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是以重要考古遺址及其背景環境為主體,具有科研、教育、游憩等功能,在考古遺址保護和展示方面具有全國性示范意義的特定公共空間。城子崖遺址是以龍山文化為主,兼有岳石文化和東周遺存的城址。城子崖考古發掘首次發現了一種嶄新的考古學文化——龍山文化,引發學術界的震動,也打破了“中國文化西來說”,促使關于中國文化來源問題的大討論發生重要轉折,是中國考古學發展歷程的一個重要里程碑,為龍山文化的代表性遺址和命名地,所以在學術界享有“考古圣地”的美譽。城子崖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規劃總面積約132萬平方米,規劃8個不同的功能區劃,具體包括遺址展示區(遺址外環)、管理服務區(城子崖博物館北側)、博物館展示區(原城子崖遺址博物館所在區域)、濱河遺址風貌區(遺址西側)、陶藝展示區(遺址東側)、考古體驗區(遺址西北)、農耕區(遺址南側)、預留區(遺址本體周圍約10米范圍)。遺址公園投資總估算約為4.68億元,規劃建設期限為2013年至2025年。
      濟南“博物館城”初具規模
      12月15日,“濟南曲山藝海博物館”正式開館,免費對社會開放。博物館通過文字圖片展板、文獻資料、影像資料、復原景觀、微縮模型、名人雕塑等展示手段,以曲藝地域史發展為主線,充分闡釋了濟南曲藝歷史的淵源脈絡、沿革變遷;同時詳細反映近現代時期濟南的傳統曲藝種類、演出場所和代表人物,以及濟南當代的曲藝成就。
      近年來民間博物館不斷出現,成為國有博物館的最好補充。2014年底,濟南已成為“博物館城”,180多座各類國有和民間博物館成為濟南一道獨特的風景。今年9月28日又有8家民間博物館將集體亮相七賢文化城“濟南民間博物館文化苑”,包括齊魯觀賞石博物館、濟南同興義古老機械博物館、老濟南照片博物館、齊魯興傳吉金博物館、濟南歷時陶器博物館、濟南弘福明清瓷博物館、山東金石漢字博物館、山東鉉樺戲曲博物館等。
      8家民間博物館的建成開館,是對濟南“百座博物館”建設的補充,對于豐富濟南的歷史文化將起到重要作用。
    編輯:高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