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ymyim"></strike>
  • <abbr id="ymyim"></abbr>
  • <ul id="ymyim"></ul>
    <abbr id="ymyim"></abbr>
    <ul id="ymyim"></ul>
    <fieldset id="ymyim"><menu id="ymyim"></menu></fieldset>
  • <fieldset id="ymyim"><input id="ymyim"></input></fieldset>
    <ul id="ymyim"><sup id="ymyim"></sup></ul>
    <strike id="ymyim"></strike>
    2025年03月31日 星期一

    幸福的歸屬感

    發布日期:2018-10-07

    信息來源:人民日報

      “與中國伙伴共建比雷埃夫斯港,我們找到了歸屬感。”近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中遠海運比雷埃夫斯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商務經理塔索斯·瓦姆瓦卡迪斯如是分享他的感受。正是由于這種歸屬感,讓瓦姆瓦卡迪斯和3000余名希臘員工,同中國同事齊心協力,將比港扭虧為盈,打造成了“一帶一路”建設互利合作的典范。
      比港是希臘最大的港口,也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在地中海區域的重要樞紐。2008年,原中遠集團獲得比港2、3號集裝箱碼頭特許經營權。2016年4月,中遠海運集團收購比港港務局67%的股權,并于同年8月接管經營比港港務局。如今,這個一度“連集裝箱碼頭橋吊都銹得無法正常工作”的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從當初全球排名第九十三位躍升到第三十六位,成為全球發展最快的集裝箱港口之一。比港的嬗變,也為希臘經濟復蘇注入了動力,令世界矚目。
      從微觀個體的角度看變化,或許會更有啟示。在中方接手比港之初,部分希臘人擔心工作機會遭削減而產生誤解。如今,中方團隊早已用實際行動贏得當地的信任和支持,在港口工作的希方員工表示,在這里工作感受到了尊重和平等,也體會到了中國伙伴幫助當地發展的善意。態度的轉變,充分表明當地人對比港項目的認同感與歸屬感不斷增強。在中遠海運比雷埃夫斯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的辦公樓內,一組組中國風景和希臘名勝的照片并排掛在墻上。這是兩大文明交相輝映的真實寫照,也是中希雙方以歸屬感促凝聚力的生動體現。有了歸屬感,互利共贏的合作就能行穩致遠。
      “‘一帶一路’建設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則,不是封閉的,而是開放包容的;不是中國一家的獨奏,而是沿線國家的合唱。”歸屬感,是對共商共建共享原則的生動注解,體現的是“一帶一路”建設給相關各方帶來的實實在在的收獲。中方接管比港后,通過友好協商,與比港原先就存在的三大工會簽訂了新的《員工總則》,為公司的勞工保障起到了關鍵的穩定作用。
      正是因為這種互利共贏的合作,在更廣范圍內也為“多方共贏”帶來了更多的歸屬感,從而凝聚起了更廣大的力量。依托比港,鐵運和海運的網絡實現了有機融合。“中歐陸??炀€”聯通中南歐和西北歐,為遠東至中東歐腹地的貨源提供更為便捷、低成本的通道;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向希臘總統帕夫洛普洛斯提出,土希都要支持參與“一帶一路”合作??梢?ldquo;一帶一路”造福的不僅是中希雙方,而且是整個地區,乃至世界。
      5年來,“一帶一路”建設如火如荼,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分享發展的紅利;沿線國家不斷增強的歸屬感、認同感和獲得感,也反過來促進“一帶一路”建設。截至今年7月,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同中國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5年來,中國同沿線國家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超過5萬億美元;7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人民幣清算安排;47個與中國實現學歷學位互認的國家和地區中,“一帶一路”建設參與國占了一半以上……互利共贏的合作契合時代發展要求,也符合各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普遍追求。
    編輯:高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