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ymyim"></strike>
  • <abbr id="ymyim"></abbr>
  • <ul id="ymyim"></ul>
    <abbr id="ymyim"></abbr>
    <ul id="ymyim"></ul>
    <fieldset id="ymyim"><menu id="ymyim"></menu></fieldset>
  • <fieldset id="ymyim"><input id="ymyim"></input></fieldset>
    <ul id="ymyim"><sup id="ymyim"></sup></ul>
    <strike id="ymyim"></strike>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高新區推出20條新動能舉措

    發布日期:2018-03-16

    信息來源:濟南日報

      3月15日,記者從濟南高新區市場監管局獲悉,該局在推進新舊動能轉換、服務企業方面又有了很多新招。
      加速新動能市場主體便捷準入
      “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腿”,如何為創業企業準入提供便捷服務?如何讓招商引資項目快速落地?高新區市場監管局主要推出了三項舉措。
      1.推進“最多跑一次”和“零跑腿”改革。簡化審批程序,推進全程電子化登記,實現營業執照辦理“最多跑一次”,擴大“零跑腿”覆蓋范圍。
      2.為重大項目提供“店小二”式服務。對重點招商引資企業、政府投融資平臺、創新創業平臺孵化器及管委會確定的重點項目,與有關部門建立服務定向聯通機制,提供“店小二”式服務。
      3.打造全自助e注冊服務大廳。提升注冊登記服務水平,構建自助商事登記系統,打造e注冊服務大廳,實現全天候無人登記。
      優化登記審批流程
      在精簡企業特定登記事項辦理流程方面,市場監管部門也有三項舉措。
      4.率先推行“一窗受理”制。優化人員窗口配置,打造“誰預審、誰受理、誰審核”的“一窗式”登記服務模式,提高審批效率。
      5.推進證照分離改革。通過采取改革審批方式和加強綜合監管,進一步完善市場準入,使企業辦證更加快速便捷高效,進一步打造簡潔高效的政務生態,激發市場主體創新創業活力。
      6.服務擬上市企業登記注冊。擬上市(含新三板)的股份有限公司,需要變更發起人(股東)且具備有限責任公司條件的,予以變更登記,方便企業上市。
      支持企業登記注冊選擇個性化
      市場監管部門通過以下三項舉措擴大企業在名稱字號、登記窗口等方面的自主選擇權,鼓勵企業按照行業特點和經營現狀靈活登記。
      7.支持企業名稱申報個性化。允許本文第2條所指企業及其投資控股的企業在申請冠“濟南”行政區劃時,將企業名稱中的行政區劃放在字號之后,位于行業或組織形式之前。允許市政府引進的科研機構、高端人才、創新團隊以及承擔市以上重點科研項目、課題的公司和其新設立的科技創新型企業,在企業名稱中連用“研究院(所、中心)有限公司”的稱謂。允許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師事務所、學校、醫院、藥房(店)等具有行業習慣、慣例以及專項行業規定的企業,在名稱中連用兩種組織形式。
      8.放寬經營范圍核準。支持新興行業登記注冊,鼓勵“四新”企業在經營范圍內采用體現其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特點的表述。
      9.支持物流、快遞企業發展壯大。對企業住所設在濟南的物流法人企業,允許其不對外從事經營活動的物流中轉點、貨物存放點,不辦理營業執照。允許快遞企業在高新區的,自主選擇申請辦理分支機構登記或經營場所“一照多址”備案。
      助力標準商標名牌邁向國際化
      市場監管部門在梯次培養戰略中也有三項舉措,將標準商標名牌提升為企業資產的新增長點、行業轉型的新動力和海外拓展的新橋梁。
      10.引導企業實施“走出去”戰略。加大商標國際注冊力度,指導企業利用商標品牌戰略布局國際市場。引導企業采取兼并收購、境外投資等形式,開拓國際市場,擴大商標品牌的影響力,助推企業利用商標品牌做大做強。推動企業積極參與商標品牌價值評估,引導企業開展商標品牌資本化運作,實現品牌價值。
      11.實施標準引領,推動質量提升。指導幫助企業申報標準化試點、國家標準以及標準領跑者等項目,協調配合全國量子測量和計算標準技術委員會建設,全程服務公共檢驗檢測平臺建設,助推轄區企業轉型升級。
      12.建設商標名牌培育庫。圍繞重點園區、重點產業、重點企業,按照“一企一策”要求,為企業有針對性地制定培育計劃和實施方案,打造高新區商標名牌高地。
      強化對新興業態的引導幫扶
      如何促進傳統行業轉型升級?如何以互聯網、生態圈思維引導新業態孵化?高新區通過六項舉措為企業提供服務。
      13.合理行使行政處罰裁量權。堅持“懲教結合”的法律原則,對新設企業成立后首次執法檢查過程中發現的一般違法行為,及時糾正,沒有造成危害后果且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導向、屬于國家鼓勵發展的產業(業態)的,根據《行政處罰法》的相關規定,合理行使行政處罰裁量權,強化行政指導,幫助企業規范經營。
      14.服務網絡市場健康發展。充分發揮電商平臺的優勢,鼓勵和引導企業實施移動化、互聯網化經營,同時注重加強對網絡市場的規范監管,打造有一定影響力的品牌電商。
      15.推動醫療器械注冊人制度盡快落地。積極探索高新區內醫療器械注冊申請人和醫療器械生產企業開展注冊人制度試點工作,強化對相關企業的現場調研、信息對接、跟蹤服務,促進相關產品盡快落地上市。
      16.完善大數據監管平臺。在智慧市場監管系統的基礎上,與智能高新融合對接,充分運用大數據分析技術,在“四品一械”、特種設備等重點領域,建立完善遠程監管、實時發現、及時預警、聯合懲戒的系統機制,加強風險評估預測,實現對突發事件的快速發現和快速處置。
      17.強化第三方風險評價輔助監管機制。充分發揮第三方機構的專業性優勢,在藥品生產、高風險醫療器械生產和藥品批發等3大類專業領域監管中試點開展第三方風險評估工作,提高防范風險的能力。
      18.推動個體工商戶“上云”。重點指導有“轉企”意向的個體工商戶上云、用云,示范引領全市個體工商戶利用云計算和互聯網資源。
      依托信用監管為新動能企業保駕護航
      高新區市場監管局通過兩項舉措來發揮信息歸集和信用公示的約束功能,保障新興行業自律經營、健康發展。
      19.發揮信用約束和引導作用。全面實施“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抽查檢查結果信息通過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和全市事中事后監管服務平臺,全部向社會公示。不斷強化全區事中事后監管服務平臺跨部門信息歸集的深度、廣度和時效性,引導企業通過平臺的信用信息查詢功能,有效甄別合作伙伴,降低交易風險和合作成本。指導企業通過平臺公示榮譽稱號等真實、正面信用信息,全面展示商業信譽。
      20.建立管商服務消費者專線直通機制。創新建立管、商服務消費者專線直通機制,分別在萬達廣場、丁豪廣場、美蓮廣場和高新銀座等綜合體和大型商超,進行直通機制試點,延伸消費維權觸角,提高消費調解效能,推動消費糾紛處理在一線、解決在基層、化解在源頭,營造放心消費環境。
    編輯:高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