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ymyim"></strike>
  • <abbr id="ymyim"></abbr>
  • <ul id="ymyim"></ul>
    <abbr id="ymyim"></abbr>
    <ul id="ymyim"></ul>
    <fieldset id="ymyim"><menu id="ymyim"></menu></fieldset>
  • <fieldset id="ymyim"><input id="ymyim"></input></fieldset>
    <ul id="ymyim"><sup id="ymyim"></sup></ul>
    <strike id="ymyim"></strike>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十大園區都有了“綜合黨委”

    高新區創新組織設置實現黨建工作全覆蓋

    發布日期:2018-06-28

    信息來源:濟南日報

      “高新區是產業、園區、企業的集聚區,駐區絕大多數企業黨員人數不夠3人,單個企業達不到設立黨組織的條件,怎么實現黨建工作全覆蓋?”高新區黨工委委員、組織部部長張維國告訴記者,高新區創造性地設置“綜合黨委”,讓每一名黨員都能感受到組織的關懷、都能發揮先鋒帶頭作用。
      勇于創新 “綜合黨委”實現全覆蓋
      “在成立‘綜合黨委’之前,我們進行了細致的調查。”張維國說,今年3月,高新區開展“進企業、摸實底、送政策、尋良策”活動,派出20多個團隊深入十大園區摸底調查,采集到14300多條信息,發現大部分企業黨員人數不夠3人,企業因黨員人數不夠無法獨自設立黨組織。
      為解決這一問題,高新區于今年6月研究制定了《關于調整高新區黨組織設置的方案》,調整后的全區黨組織設置實行區黨工委領導下的片區牽頭、“園區+街道”統分結合的黨建工作機制。
      一方面,高新區有“五大片區”,地理位置互不相連。于是,高新區實施片區黨建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實現“五大片區”分管領導一手抓黨建、一手抓發展的“一崗雙責”,實現一個片區內園區、街道和“兩新”組織各領域黨建工作的互融互促。
      另一方面,高新區創新設立區級“綜合黨委”,同時成立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綜合黨委”、社會組織“綜合黨委”兩個功能型黨委,并根據園區企業規模,在齊魯軟件園、綜保區等十個園區成立園區“綜合黨委”,全面加強園區黨建和“兩新”組織黨建工作的組織領導。
      調整之后,全區形成區黨工委領導下的涵蓋機關、園區、“兩新”組織、街道、國企、教育衛生等不同領域的10個直屬黨(工)委的黨組織架構,實現各領域黨建工作全覆蓋。
      活學活用 到名校培訓學習,到深圳掛職學習
      今年以來,高新區開展了“百名書記進名校”活動,還組織社區工作力量赴先進地區掛職鍛煉。
      張明文是舜華路街道風華社區黨支部書記,在深圳沿山社區掛職學習一個月后,他在風華社區建立起“三區聯動 共建共享”黨建工作平臺。
      “我們轄區學校多、社區多、企業多,在抓黨建工作時,通過共建共享充分調動學校、社區和企業的積極性。比如轄區內同科天地的黨建做得非常好,我們就與他們結成聯建單位,先后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張明文說。
      共建共享理念在高新區很受重視。高新區以街道社區黨組織為核心,有機聯結單位、行業及各領域黨組織,實現組織共建、資源共享、機制銜接、功能優化,建立健全街道大工委、社區大黨委和各類型黨組織緊密交織的組織管理網格,扎實推進城市基層協商民主,建立區、街、社區三級協商民主工作機構,開展“自上而下”點題式協商和“自下而上”個性化協商,通過“急事立馬商、大事研究商、難事專題商、小事協調商”的辦法,切實提升基層協商民主工作水平。
      今年上半年,已有10多個社區與30多家駐區單位簽訂了共建協議,聯合開展活動100多場次。
      成效顯著 新增“兩新”組織黨組織51個
      針對“園區多、企業多、黨員多”和“兩新”組織工作覆蓋難、組織覆蓋難的問題,高新區實施了黨建指導員“2510”工程(黨建指導員2人一組,每組每年5萬元工作經費,重點完成10項具體任務),今年將27名專職黨建指導員從街道調整至園區,重點抓好“兩新”組織建組織擴覆蓋工作。
      在做強“紅領沙龍”黨建品牌的同時,高新區還推進“兩新”組織黨建示范點創建,分別在韓都衣舍等企業設立黨建示范點,做強高新區非公黨建品牌。
      高新區去年年底有16000多名黨員,今年上半年黨員增至18000多名,半年增加2000名黨員。今年1月至6月,高新區新成立“兩新”組織黨組織51家。
    編輯:高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