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ymyim"></strike>
  • <abbr id="ymyim"></abbr>
  • <ul id="ymyim"></ul>
    <abbr id="ymyim"></abbr>
    <ul id="ymyim"></ul>
    <fieldset id="ymyim"><menu id="ymyim"></menu></fieldset>
  • <fieldset id="ymyim"><input id="ymyim"></input></fieldset>
    <ul id="ymyim"><sup id="ymyim"></sup></ul>
    <strike id="ymyim"></strike>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聚焦合作 致力共贏

    著力提高處理大國關系的能力

    發布日期:2018-04-15

    信息來源:人民日報

      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與世界的互動日漸加深,其他國家的政策走向與國際形勢的變化也給中國發展帶來較大影響。能否妥善處理與外部環境的關系、有效避免風險、抓住有利機遇,直接關系到中國經濟社會能否持續平穩健康發展,關系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目標能否順利實現。
      中國外交戰略的核心是和平與發展,新型大國關系在中國外交戰略中占據重要位置。近年來,中國提出摒棄對立、對抗因素,推進大國協調與合作,擴大同各國的利益交匯點,努力構建總體穩定、均衡發展的大國關系框架,成就有目共睹。在大國關系中,中美兩國關系格外引人注目。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最大的發達國家之間的關系,中美關系是當今世界最重要的雙邊關系之一。中國積極同美國發展新型大國關系,正如習近平主席所說:“中方愿同美方一道,相互尊重、互利互惠,聚焦合作、管控分歧,給兩國人民帶來更多獲得感,給地區及世界人民帶來更多獲得感。”
      然而,樹欲靜而風不止。近日,美國宣布將對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大規模征收關稅并限制中國企業對美投資并購,中美貿易摩擦驟然升溫。這當然是美國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表現,也是中國在發展到一定程度后不得不面對的挑戰。作為全球兩個最大的經濟體,中美兩國的雙邊貿易是互利互惠的,兩國經濟保持向好態勢對中美和世界都是福音。為此,就要有效應對挑戰,妥善處理、管控好矛盾與分歧。近年來,中國保持戰略定力,著力提高以下三方面的戰略能力。
      戰略洞察力。習近平主席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中強調,善于撥云見日,把握歷史規律,認清世界大勢。這里強調的就是戰略洞察力。所謂戰略洞察力,就是透過紛繁復雜的現象,從全局和長遠看透問題實質并預測未來走勢的能力。戰略洞察力強調從歷史經驗中總結帶有規律性的東西,不僅把握好中國的外交戰略,也要認清其他國家推行的對外戰略的本質和思維邏輯。
      就美國來說,它長期奉行以權力政治為特征的傳統現實主義,一直把可能對美國主宰世界地位構成挑戰的國家或國家集團視為威脅,并千方百計予以打壓。對此,中國也會采取措施積極應對,并且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的決心不會改變。正如習近平主席指出的那樣,中國不打地緣博弈小算盤,不搞封閉排他小圈子,不做凌駕于人的強買強賣。事實上,中美兩國合作潛力巨大,而且面對國際恐怖主義等非傳統安全挑戰,中美兩國有共同的安全利益與合作需求。要讓美國認識到,當今世界和平合作的潮流滾滾向前,妄自尊大或獨善其身只能四處碰壁。只有堅持和平發展、攜手合作,才能真正實現共贏、多贏。
      戰略應對力。戰略應對力是應對國內外各方面重大和長期性壓力與挑戰的能力,目的是維護好中國的發展與安全。面對美國貿易保護主義與單邊主義的做法,中國沉著鎮定,有理有據、充滿智慧地加以應對。中國的戰略應對有可持續性和國際正當性。因為中國維護的不僅是本國的經貿利益,更重要的是維護世界開放的市場經濟體系與秩序。
      在全球經濟持續低迷的背景下,中國提出并深入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等旨在推動世界經濟復蘇的方案,讓世界看到了希望。中國堅定維護國際經濟秩序,引領經濟全球化健康發展,體現了大國的責任擔當。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中,習近平主席指出,中國將采取大幅放寬市場準入、創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資環境、加強知識產權保護、主動擴大進口等一系列重大舉措。這些舉措表明,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這對全世界都是利好消息,具有重要意義。
      戰略平衡力。戰略平衡力是指平衡各種重大利益和復雜國際關系的能力,它需要高超的思辨能力、決策能力和執行能力。平衡力包括底線思維能力和逆向思維能力,善于設想和預見可能發生的最壞事態,預防在先,做到存而不忘亡、安而不忘危、治而不忘亂,根據不同的時間、地點、條件采取不同策略。當前,中國既看到自身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事實,又著眼于國內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不斷自我革新、大膽創新、推動發展;既堅決回擊美國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的錯誤做法,又努力爭取廣大美國民眾和主持公道的世界各國人士的支持。
      中國在發展過程中,積極化解大國間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所產生的矛盾,推動國際貿易和世界經濟向更加均衡的方向發展。以更加積極地闡明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新安全觀,在考驗面前化壓力為動力、變危機為契機,中國維護世界自由貿易、推動新型經濟全球化的主張和舉措得到國際社會普遍支持。
      (作者為清華大學國際關系研究院教授)
    編輯:高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