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政府5月8日公布了新財年預算案,提出將在2020年前撥款4870萬澳元用于修繕和擴建一系列歷史遺跡,以紀念庫克船長登陸澳大利亞250周年,引起了原住民群體的強烈不滿。
澳大利亞總理特恩布爾就此表示,當年庫克船長在悉尼登陸開啟了歐洲人與原住民的“接觸”,而且庫克船隊給澳大利亞帶來了“大洋彼岸的視角”。澳國庫部長斯科特·莫里森表示,這項一攬子計劃將對設在悉尼植物灣的庫克紀念館進行重大升級,包括建立一座水上紀念碑、新的游客中心、咖啡廳和展覽場所,并翻新庫克船長的雕像。莫里森表示,過去的歷史不能被忽視或貶低,更無法被改寫,而是要承認其重要性。他表示,新的修建計劃將同時考慮澳大利亞土著人的文化遺產。
不過,澳原住民社會活動家梅內肯卻對此觀點不以為然,他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針鋒相對地表示,“它(庫克登陸)仍然是一種不必要的入侵”。據悉,澳大利亞的原住民在歐洲殖民者到來后不僅被大肆殺戮,而且直到上世紀60年代才獲得了與白人平等的選舉權,他們的人口數量直到1971年的人口普查中才被計算在內。
如今,梅內肯的觀點正得到越來越多澳大利亞人的呼應,許多人開始反思這個國家的歷史,有關民族文化的激烈辯論不時見諸報端。去年8月,豎立在悉尼的庫克雕像和其他一些帶有殖民特征的歷史遺跡遭到了破壞,被涂上了“不以種族滅絕為榮”和“改變國慶節”等字樣,引發澳全國反思。
與此同時,圍繞是否應紀念庫克船長登陸的爭議也再次引發了人們對是否應變更國慶節日期的辯論。澳大利亞的國慶節是1月26日,選擇這一天是為了紀念庫克船長率領的英國艦隊第一次抵達悉尼灣。然而,越來越多原住民開始強烈反對將這一天定為國慶節,因為對他們來說,這一天是殖民統治的開始。
今年1月26日,澳大利亞爆發了全國性的示威游行,其中墨爾本有6萬多人參加。人們高舉原住民的旗幟,呼吁廢除或變更澳大利亞的國慶節,認為“將歐洲人的侵略日定為國慶節是澳大利亞的恥辱”。《澳大利亞人報》的評論文章認為,這已不僅僅是關于國慶節的爭論,而是提出了“我們是誰”“我們文明的合法性”等根本性問題。
一項最新民調顯示,已經有11%的澳大利亞人主張改變國慶節日期,把國慶節定為1月1日,也就是澳大利亞成立聯邦國家的那一天,而且他們的主張正得到越來越多人的支持,支持者也包括部分白人群體和其他少數族裔。很多人認為,國慶節是所有民族和種族慶祝的節日,必須顧及原住民的感受。殖民歷史對于原住民來說意味著悲痛和恥辱,將“殖民日”作為國慶節無異于向他們的傷口上撒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