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月16日舉行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記者會上,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就教育熱點問題回應社會關切時表示,要堅定不移從5個方面推進減負。
堅定推進減負 強化幼教師資
對于一些城鎮學校的“大班額”“超大班額”現象,陳寶生表示,2018年要基本消除66人以上的“超大班額”,到2020年基本消除城鎮“大班額”。
學生減負問題為社會廣泛關注,陳寶生說,要從完善校內管理、治理培訓機構、改進考評方式、規范老師教學和樹立正確社會觀念等各方面著手,堅定不移推進減負。
陳寶生說,減負要從5個方面共同推進。一是從學校減負,加強科學管理,在教學各個環節落實減負任務。二是校外減負,主要是規范教育秩序,治理整頓各類培訓機構。三是考試評價減負,要改變評價方式,完善學業考試辦法,建立素質綜合評價制度,不允許以分數高低對學生排名,不允許炒作高考狀元。四是老師教學減負,老師要按照大綱足額授課,絕不允許課上不講課下講、課上少講課后講,甚至鼓勵引導學生參加培訓。五是家長和社會減負,要提高教育素養,樹立正確的成才觀、成功觀。
他強調,減負關鍵要砍斷教師和培訓機構在教學方面的聯系紐帶,“培訓機構可以搞各種培訓,但是不能搞超前教學、超綱教學”,還要割斷各類考試、考評、競賽成績和招生的聯系,不能將其作為招生的憑據。
針對幼兒保教人員數量不足、水平不高等問題,陳寶生表示,要加強學前教育師資隊伍培訓,努力提高幼師、保教人員待遇。他透露,教育部正在進行調研,會同有關部門抓緊起草學前教育法。
做好師范教育頂層設計
未來優秀教師從哪里來?陳寶生介紹,教育部正在制定教師教育振興行動計劃,在過去經驗基礎上對師范教育進一步加強頂層設計,確定培養目標、培養重點和政策措施。他表示,要把現有師范院校辦好,讓他們充分發揮作用。同時在資源配置方面,向師范教育提供一定程度的傾斜。另外,允許和鼓勵其他高校,特別是綜合類大學興辦師范教育,發揮綜合類大學的優勢,為教師隊伍建設開辟一條新的通道。陳寶生說,要對師范類教學設立專業標準,同時加大師范院校、師范類專業師德建設的力度,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教師培養的全過程。
對于社會普遍關心的職業教育,陳寶生介紹三大舉措。第一,出臺了制造業人才發展規劃指南,以制造業為主,輻射若干行業、產業,培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標桿。同時,發布20個行業人才需求與專業設置指導報告,“把‘需’和‘求’緊密結合起來”。第二,搭建職業教育活動周、產教融合對話、全國職業技能大賽三大職業教育平臺。第三,狠抓職業教育質量。陳寶生說,職業教育的重心核心在質量,重點是要解決產教融合中的示范問題、協同創新問題、實訓基地問題,推動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向深度發展。
推進高考招生制度改革
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牽一發而動全身”,在教育綜合改革中居于龍頭地位。
陳寶生介紹,2017年,上海、浙江高考招生制度改革試點平穩落地,為其他省份的改革提供了經驗。
陳寶生說,北京、天津、山東、海南四個省市去年啟動了高考招生制度改革,“他們有效吸取了浙江和上海改革的成功經驗,注意到了他們試點中新出現的一些問題。目前,教育部正在配合指導這四個省市完善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方案,組織力量研究,破解面臨的這些問題。”
“此外,從今年起還有17個省份要開啟改革進程。對這些省份,我們正在進行評估。”陳寶生說:“我們的基本態度是實事求是、不湊數”,時間服從質量,堅持質量導向、問題導向,確??荚囌猩贫雀母锶〉贸晒Α?/div>
編輯:高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