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ymyim"></strike>
  • <abbr id="ymyim"></abbr>
  • <ul id="ymyim"></ul>
    <abbr id="ymyim"></abbr>
    <ul id="ymyim"></ul>
    <fieldset id="ymyim"><menu id="ymyim"></menu></fieldset>
  • <fieldset id="ymyim"><input id="ymyim"></input></fieldset>
    <ul id="ymyim"><sup id="ymyim"></sup></ul>
    <strike id="ymyim"></strike>
    2025年03月31日 星期一

    我省將簡化高新企業申報程序

    讓企業“只跑一次”

    發布日期:2018-08-01

    信息來源:濟南日報

      7月31日,記者從山東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我省部署了一系列壯大科技型企業隊伍的措施。其中高新技術企業申報材料實行一個部門推薦、科財稅三個部門聯合認定的辦法,讓企業認定申報只跑一次、只進一門,切實減輕企業負擔。
      科技財政稅務聯合認定高新企業申報只跑一次省科技廳副廳長李儲林介紹,到2020年,山東省省級以上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數量均增加50%以上,分別達到300家和600家以上,新增在孵企業1萬家,新增畢業企業5000家。力爭到2020年實現經國家認定的科技型中小企業超過2.4萬家。
      為此,山東將在進一步落實好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和研發投入后補助等普惠性政策的基礎上,實施“千人服務千企”行動計劃,連續3年每年從全省高校、科研單位選派一批優秀青年科技人才到科技型中小企業擔任企業科技特派員,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促進產學研用深度合作。
      同時,建立完善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庫,對入庫小微企業實行個性化政策輔導和服務。優化認定申報程序,簡化申報材料,實行一個部門推薦、科財稅三個部門聯合認定的辦法,讓企業認定申報只跑一次、只進一門,切實減輕企業負擔。力爭在“十三五”后面的幾年,全省高新技術企業數量每年新增1000家以上,到2020年,全省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達到1萬家左右。
      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去年為企業減負60多億元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企業享受到了這項政策的紅利。享受政策的企業數兩年翻了兩番多,從2015年的1881家增長到2017年的7950家。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總額兩年翻了一番多,從2015年的113.32億元增長到2017年的256.41億元,意味著去年一年就為企業減免稅60多億元。
      李儲林介紹,企業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紅利的釋放,在激勵我省企業創新活力、提升企業創新能力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促進了山東有研發活動的企業數量和企業研發投入強度的持續較快增長。從研發經費投入強度看,2017年山東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達到1563.7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比重達到1.11%,比2015年度提高了0.22個百分點,首次超過全國平均水平。
      企業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還推動了企業創新能力和創新成效的大幅提升。從知識產權創造來看,2017年山東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申請發明專利28448件,比2015年增長了45%;擁有有效發明專利56076件,是2015年的1.66倍。從新產品產出來看,2017年山東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新產品銷售收入18126.4億元,比2015年增長23.3%。從技術交易活躍度來看,2017年山東企業輸出技術合同18703項,成交額475.1億元,比2015年增長70.3%。
      支持企業加大研發投入今年補助額度達8億元山東省在支持企業加大研發投入、鼓勵創新方面,財稅政策發揮了重大作用。去年省級財政還安排了2億元,市級以下財政也安排了專門資金,對企業研發投入進行了后補助,單個企業年度最高補助金額不超過1000萬元。
      2016年底,山東出臺了《山東省企業研究開發財政補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對符合規定條件的企業,年銷售收入在2億元以上的,按其較上年度新增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費用部分的10%給予補助;年銷售收入在2億元(含)以下的,按其當年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費用總額的10%給予補助。
      2017年,省市聯動為811家企業的研發投入補助4億元。經初步統計,這項政策今年惠及企業面有望達到2100戶,補助額度達到8億元。
    編輯:姚立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