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ymyim"></strike>
  • <abbr id="ymyim"></abbr>
  • <ul id="ymyim"></ul>
    <abbr id="ymyim"></abbr>
    <ul id="ymyim"></ul>
    <fieldset id="ymyim"><menu id="ymyim"></menu></fieldset>
  • <fieldset id="ymyim"><input id="ymyim"></input></fieldset>
    <ul id="ymyim"><sup id="ymyim"></sup></ul>
    <strike id="ymyim"></strike>
    2025年01月06日 星期一

    濟陽以項目化實施讓“三個融入”化虛為實

    發布日期:2025-01-05

    信息來源:濟南日報

      搭臺擺擂激潛能,風卷旌旗鳴戰鼓。2024年年終歲尾,在遍地開花的“擂臺大比武”中,濟陽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三個融入”項目集中評審活動尤為醒目,有立項、有步驟、有時限、有成效,文化工作項目化運營,讓人眼前一亮。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融入社會發展、融入日常生活。”
      如何推動“三個融入”虛功實做?濟陽區創新工作思路,提出項目化改革,像抓項目建設那樣來抓“三個融入”、抓文化工作,一個個文化項目立項審批、加快建設、開花結果,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廣大干部群眾看得見、摸得著、學得到、用得上的生動實踐,推動濟陽城市軟實力不斷提升。
      高位統籌謀劃,以項目化思維推動“三個融入”虛功實做
      推動“三個融入”等宣傳思想工作要在人頭腦里搞建設,看不到、摸不著,“虛功總是難實做”。面對這個新時代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共同課題,2024年9月,濟陽區“大張旗鼓”舉行全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三個融入”暨深化農村移風易俗工作推進會進行研究部署。
      會議參加人員上到區委書記、區長,下到各社區(村)黨組織書記,高規格、全覆蓋。會上,濟陽區委主要負責同志指出“把抽象任務變成具體清單,把定性要求變為定量指標,像抓經濟工作、抓項目建設那樣來抓我們今天的任務。”濟陽首次旗幟鮮明地提出了“項目化”破題思路,“三個融入”項目化實施正式拉開大幕。
      高標準“立項”,寫下“任務書”。2024年9月,研究制定“三個融入”項目化實施方案,聚焦“黨員干部、青少年兒童、行業帶頭人、基層群眾”四大群體,統籌“農村、城鎮、機關企事業單位、學校、社區(村)、網上、全社會”七大場域,結合濟陽“一河一線一新區”文化基因,全區各級各部門根據自身實際,提報通過項目87個。
      精細化“施工”,畫好“路線圖”。2024年10月至11月,各單位制定清晰的項目臺賬,從推進措施、工作步驟,到預期效果、完成時限,進一步細化措施,明確責任。隨后,各單位根據“施工圖”科學調度、穩步建設,并在工作專班“階段性驗收”督促下,責任到人,時限到日,確保項目化要求落到實處。
      綜合性“評審”,用好“打分表”。2024年12月至今年1月,正式啟動項目評審工作。初審87進36,復審36進23,終評23進10,專業評審小組和大眾評審團聯合,對項目的創新性、實踐性、影響力和推廣價值等方面進行綜合評估。評審之后,濟陽區還將組織召開現場觀摩會,通過線上線下集中展播優秀案例,對典型經驗給予重點宣傳推廣,實現“點亮一處、照亮一片”效果。
      城鄉齊發力,移風易俗、文化社區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基層
      “三個融入”在不同場域有不同的任務主題,也有不同的切入角度。在農村地區,“三個融入”重點是移風易俗。正所謂,移山易,易俗難。為此,濟陽堅持“以情動人、以理服人、以法育人”的思路:
      《大家小家》《分期彩禮》《如此操辦》《幸福自給自足》……“小戲小劇”項目,廣泛組織發動文藝人才及民間藝術團體,創作了30余部短視頻,組織了200余場惠民演出,線上線下齊發力,接地氣的語言和真實的情感演繹,讓群眾在歡笑與淚水中受到教育和啟發。
      “一拜一祭一碗湯”“四減三免”“集中治喪點”……社區(村)紅白理事會提升項目,讓每個社區(村)紅白理事會骨干成員都得到規范培訓,566個社區(村)全部完成村規民約修訂,把“抵制高額彩禮、大操大辦、鋪張浪費、惡俗婚鬧”這些大道理細化成具體可實施的小行動。
      美德積分評價試點項目,通過制定賦分細則和金融轉化工作方案,在7個街道(鎮)60個社區(村)打造80余家積分兌換超市,發放1622.72萬元美德積分貸款,構建了“善治化育美德、美德轉化信用、信用促進發展”的正向循環。
      在城區,“三個融入”的重點放在了文化社區的建設上。為此,濟陽提出“有主題、有闡釋、有場景,有組織、有人才、有服務,有成效、有品牌”——3個維度“8個有”的總體工作思路。工作手段上,聯合山東社會科學院開展課題研究,具體實施方法上,以項目化推進,讓社區文化主題具象化、生活化。
      澄波社區在社區征集合伙人,共同打造社區服務項目,讓善意善心發揮最大效益;新元社區圍繞傳統道德,打造暢古閣、溯源閣、鴻鵠學堂等十大主題項目場景;濱湖社區以“你好,雷鋒”紅色研學實踐為突破口,打造“初心醫館”等學雷鋒志愿服務項目……
      效果最為顯著的5個試點社區,提煉歸納出“善、德、鋒、和、文”等抽象內涵,再解構闡釋為“尚善澄波”“德蘊新元”“先鋒濱湖”“美好荷(和)畔”“文匯銀山”等具體項目,豐富了居民的精神世界,也成為健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深化城市精細管理的必要補充。
      全面覆蓋全面深化,價值引領賦能城市高質量發展
      在濟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三個融入”項目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更以人為本,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各個領域也是成效顯著。
      區委社會工作部“潤新護航”法律服務項目聚焦“法治”理念,組建由律師、調解員、公證員等30余人組成的“潤新護航”法律服務隊,為新就業群體提供法律服務;區行政審批服務局“濟時辦·項目管家”項目圍繞“敬業”精神,為重點項目配備幫辦專員,幫辦代辦全面服務,僅海峽兩岸產業合作區相關項目代辦事項就有300余項;區教體局“三融一通”項目側重“愛國”精神,邀請濟陽籍中國女子橄欖球隊隊員谷瑤瑤和楊飛飛講奧運故事,線上線下參與5萬余人次……
      各單位、各行業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結合各自職能,聚焦一個文化主題,從小切口入手推出個性化的項目方案,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這片土地深度融入、枝繁葉茂。“城市既要有筋骨肉,更要有精氣神。”在“拼經濟”的關鍵時期,以“拼項目”的方式推動文化工作,讓濟陽文化建設看得見、抓得準、落得實,全面提升社會親和力、市民凝聚力、城市吸引力。
      濟陽,走出了一條以項目化改革推進“三個融入”等宣傳思想文化工作,進而提升城市軟實力,以城市軟實力賦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
      展望未來,濟陽將堅持守正創新,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三個融入”項目化實施為統領,不斷探索宣傳思想文化工作項目化改革新路徑,讓文化成為濟陽最堅實的軟實力基石,為高質量北部中心城區建設賦能,推動濟南北部文化高地崛起成峰。
    編輯:時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