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ymyim"></strike>
  • <abbr id="ymyim"></abbr>
  • <ul id="ymyim"></ul>
    <abbr id="ymyim"></abbr>
    <ul id="ymyim"></ul>
    <fieldset id="ymyim"><menu id="ymyim"></menu></fieldset>
  • <fieldset id="ymyim"><input id="ymyim"></input></fieldset>
    <ul id="ymyim"><sup id="ymyim"></sup></ul>
    <strike id="ymyim"></strike>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五力”助推“四就近”服務上水平

    槐蔭區依托社區全面做好離退休干部服務管理工作

    發布日期:2011-11-15

    信息來源:

     依托社區做好離休干部服務管理工作,是老干部"兩項待遇"落實的延伸和發展,是對老干部工作的開拓。在區委、區政府正確領導下,在市委老干部局精心指導下,我們結合全區離休干部、副區級以上退休干部、市屬企業離休干部的不同特點和需求,把"四就近"服務作為提高為老干部服務水平的重要舉措,以破解市屬企業離休干部管理服務難題為重要抓手來謀劃和推進,注重在理念上給力、制度上得力、協調上借力、宣傳上獻力、保障上盡力,切實提高了槐蔭老干部社區"四就近"服務工作水平,達到了"讓老干部滿意、區委區政府放心"的良好效果。

     
    理念機制上"給力"
    為"四就近"服務創造動力
     
    當前,離休干部已整體進入"雙高期",對就近精細化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市屬企業離休干部的原單位大部分為破產、改制、經營困難企業,原單位管理服務呈現弱化趨勢,老干部大部分分散居住在各社區,傳統的服務模式和保障很難相與適應。針對這些情況,我們以社區"四就近"服務工作作為破解市屬企業離休干部服務管理難題的切入點,牢固樹立"老干部就是親人、老干部就是家人"的服務理念和"讓老干部由滿意到驚喜到感動"的價值追求。在依托社區做好離退休干部"四就近"服務的全過程中,始終堅持以親情為前提,以精細為目標,推行服務人性化、內容系列化、參與社會化的親情精細服務,形成了既立足實際又富有特色的槐蔭老干部"四就近"服務路子。一是積極構建以"一庫一圈一中心"為基礎的網格化服務機制。建立完善離退休干部基礎信息庫,以社區公共服務信息網為中心,以"貼心一鍵通"為平臺,發揮社區居民小組長、樓院長、社區志愿者等作用,為老干部提供信息交流及自助服務。加強老干部活動中心建設,提高老干部活動中心的檔次和服務水平。各街道分別建立老干部活動室,為社區開展老年活動提供物質保障。老干部工作人員以基礎信息庫為基礎,定期研究老干部身體、生活、學習狀況,有針對性的制定分類服務措施。各街道社區充分利用社區資源,優先照顧老干部,確保每名老干部在社區能就近學習、就近活動、就近得到關心照顧、就近發揮作用。二是不斷完善以"十分鐘生活圈"為平臺,單位、家庭盡責、社區服務、老干部局協調"四位一體"的親情精細服務體系。牢牢依托民政系統打造的社區"十分鐘生活圈",在明確家庭、原單位、社區居委會、區委老干部局各自責任的同時,各街道社區均明確了分管領導和專兼職工作人員,建立了街道老干部親情精細服務中心和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向獨居、空巢和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干部發放"親情精細服務聯系卡",制定定期回訪制度,做到服務人員、服務內容、服務時間、服務方法"四落實"。省機械施工公司吳宗漢、于樂昌都是抗戰時期參加革命的老干部,因病癱瘓在床,生活長期不能自理,公司經研究,讓其子女帶薪在家照顧老人,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每周慰問關懷,定期開展有針對性的送學、送醫上門活動,使老人晚年生活幸福、精神愉快。三是建立完善以"四知道、五必訪、六不讓"為核心的科學化工作機制。結合創先爭優活動,開展了"老干部工作提升年"主題活動,活動過程中,逐步提出了"四知道、五必訪、六不讓"要求。"四知道",即知道老干部住在哪里;知道老干部在想什么;知道老干部在干什么;知道老干部需要什么。"五必訪",即老干部有思想波動必訪;老干部生病住院必訪;老干部遇大事必訪;老干部有需要必訪;特殊紀念日必訪。"六不讓",即不讓公務在我手中耽誤、不讓老干部的待遇落空、不讓一位來訪者受冷落、不讓無為降低工作質量、不讓單位聲譽受到影響、不讓肌體受到歪風侵蝕。"四知道、五必訪、六不讓"工作機制的推行,提高了老干部工作人員的整體素質和服務水平,推動了各項工作的落實。
     
    制度措施上"得力"
    為"四就近"服務提供保障
     
     一項工作的持續開展,需要在措施上細化,在制度上有支撐。區委老干部局依托"老干部工作提升年"主題活動,以創建"情滿老干部"機關服務品牌為契機,不斷加強自身建設,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細化各項服務措施,明確各項服務流程,使老干部各項工作走上了規范化、制度化、程序化、標準化的軌道。一是建立領導和責任機制。聯合區組織、人社、民政、財政、衛生等相關部門,成立槐蔭區老干部親情精細服務領導小組,完善區、街道、社區三級組織領導網絡,形成由政府主導、老干部局協調、部門聯動、社區參與的老干部親情精細服務工作機制,實現了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區委老干部局實施局聯面、干部連片、黨員聯戶的"三聯"工作法,領導班子成員牽頭成立政治學習組、文體活動組、關心照顧組、發揮作用組相應工作組,按照社區"四就近"服務要求,深入推進親情精細化服務。各社區建立了"社區書記親自抓、工作人員分片抓"的工作責任機制。要求社區工作人員分片包干,對本片區的老干部定期聯系走訪。二是建立考核評估制度。加強考核機制,服務才有約束性。我們把親情精細服務工作作為年度目標考核的主要內容,制定了槐蔭區老干部親情精細服務績效考核辦法,指標量化考核,定期與不定期評估,自查與測評相結合,社區與原單位捆綁考評,保證考核評估的科學性、真實性和實效性。三是建立親情精細服務承諾制度。制定了親情精細服務承諾制度,按照職能要求,對服務的內容、時限、程序和標準公開承諾。在老干部基礎信息庫的基礎上,明確了"四就近"服務工作標準,聯合區醫院和各社區,為老干部建立"健康檔案"和"生活臺帳",對老干部們的身體狀況、家庭情況、主要需求、特殊困難等登記入冊,全面了解每一位老干部的基本情況和生活需求,使工作人員對老干部的身體狀況做到心中有數。為方便老干部,制作了槐蔭區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一覽表、網絡圖,制定了槐蔭區離退休干部社區"四就近"服務工作流程,繪制了社區服務流程圖、社區醫療服務流程圖、老干部開展活動流程圖、老干部發揮作用流程圖等一系列流程、程序,力求讓老干部享受到多樣、全面、規范的管理和服務。
     
    服務協調上"借力"
    為"四就近"服務形成合力
     
    老干部工作是全社會的工作,需要各方面支持配合。區委老干部局堅持整合資源、借力辦事的原則,主動加強各部門、社會各單位、組織、隊伍之間的協調,理順工作關系,增強齊抓共管的合力。一是做好與各部門之間的協調聯系工作,形成行政合力。通過聯合召開會議、聯合下發文件、聯合制定預案、聯合參與調研、聯合舉辦活動、聯合走訪慰問的有力措施,形成合力,同唱一臺戲。依托
    社區"十分鐘生活圈",引導社區重點做好本轄區離退休老干部的服務工作。為125名離休干部免費安裝"貼心一鍵通"服務器,依托民政系統的"貼心一鍵通"服務平臺,老干部們足不出戶就可享受24小時緊急救助服務、特別提醒、貼心關懷、個性家政等個性化服務。家住營市東街的離休干部于德娥在第一次使用了"貼心一鍵通"呼叫器后激動的說:"一鍵通真是安全通、消息通、服務通啊"。積極協調槐蔭醫院等單位,在區醫院開辟老干部就診綠色通道,減免了掛號費,增設了老干部病房,改善了老干部就醫條件。在走訪慰問老干部過程中,老干部魏法文就減免掛號費一事說道:"看病掛號是小事,老同志也不在乎這個掛號費,區委老干部局給我們協調免了掛號費,讓我們老同志在看病的時候方便很多,感覺得到了應有的尊重,謝謝你們"。在涉及老干部切身利益的各項改革和措施推進中,堅持把工作做到前面,積極提出合理化意見和建議,切實維護好老干部權益,讓老干部得到實惠。在今年進行的提高老干部生活補貼工作中,我們與區委組織部、區人社局、民政局、財政局等部門聯合發文,積極協調、超前謀劃,僅用20天的時間,就把錢發放到了老干部手中。二是注重加強轄區各社會單位、組織之間的協調,形成社會合力。堅持讓各種社會服務力量"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的原則,主動加強協調溝通,使社會各單位、各行業、各服務隊伍之間按各自的職責和要求,揚各自所長,參與老干部服務活動,形成社會合力。如在營市街地區,整合北車集團機車車輛廠、省畜牧局、綠園社區、康樂老年公寓等單位活動場所,為老人提供1萬余平方米的老年文體娛樂場所。街道還成立了200余名由社區熱心居民、大專院校學生等組成的"愛心使者"隊伍,建立了大專院校、轄區單位等組成的"愛心使者團",統一制作了活動標志,根據特長為老干部提供各種志愿服務,通過"愛心門鈴"、"鄰里互助卡"等形式,倡導"低齡"照顧"高齡",為老干部提供5分鐘的"鄰里互助"等活動,收到良好效果。三是注重協調上下關系,形成工作合力。一方面,為領導當好參謀。為領導下決心、定決策、作方案、議政策提供有價值的信息及有見地的意見和建議。另一方面,為街道、社區當好參謀;為他們全面開展"四就近"活動出主意、想辦法、增信心,給基層活動以必要的政策引導和方法指導。如在區委老干部局的協調指導下,陽光新城社區將"貼心一鍵通"服務平臺和2007年就成立的"陽光快車服務中心"合并運行,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保證了隨時在線為老干部提供及時、周到的服務。
     
    宣傳激勵上"獻力"
    為"四就近"服務增強推力
     
    認識的統一和行動的一致離不開廣泛的輿論宣傳。今年以來,區委老干部局緊緊圍繞區委中心工作,把輿論宣傳引導和老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為推進"四就近"工作的有力支撐,加大離退休干部黨支部建設力度,加強老干部工作人員培訓,積極教育引導全區離退休干部黨員在社區發揮積極作用,在新槐蔭建設中發揮余熱。一是在服務中心工作的過程中贏得重視。創辦《槐蔭老干部工作簡報》,按照區委中心工作和局里重點工作要求,開設了"支持換屆工作,維護換屆風氣"專刊和"四就近"服務解讀等欄目,收到良好效果。在槐蔭黨建網開設老干部工作專欄,通過媒體、網絡、簡報、櫥窗等多種形式,向社會廣泛宣傳依托社區做好老干部服務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以擴大影響力,努力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利用社區資源做好離退休干部服務工作的良好氛圍;通過內部工作動態、簡報和調研等多種渠道,向區委、區政府領導和各職能部門宣傳有關政策,讓他們切實感受到利用社區資源做好離退休干部服務工作的重要意義,贏得區委、區政府領導對老干部工作的重視和支持。二是在廣泛的輿論宣傳過程中贏得支持。通過向社區各服務單位及專業服務隊伍進行宣傳,取得理解與支持,爭取他們的參與和合作,激發志愿者服務的積極性。區委老干部局注重與轄區各家政、旅游、醫療保健等服務單位和社團組織的聯系溝通,經常性把老干部政策宣傳刊物材料發放給他們,讓他們及時了解政策,關注老干部群體,有針對性的給予老干部工作以支持和幫助。各街道社區充分挖掘轄區資源,積極做好老干部工作的輿論宣傳,在依托社區做好老干部服務工作中充分調動了轄區駐地單位和組織的積極性和參與性,為更好開展好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南辛莊街道在南辛家園創建過程中,對轄區兒童醫院、市立五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餐飲娛樂商戶等單位進行了廣泛宣傳發動,吸納餐飲娛樂、美容美發、倉買食雜、陽光大姐、拉卡拉繳費通等34家店鋪機構加入社區連鎖店,建立一站式繳費點,使老干部不出社區就可享受到最基本的生活需求服務。三是在老干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贏得理解。在"四就近"服務推行的過程中,老干部難免會有一些認識上的誤區,他們認為自己有一定的級別和資歷,需要接受更高層次的正規服務,社區為其服務從某種程度上降低了他們的地位,不情愿主動接受。針對這些情況,我們通過走訪慰問、召開工作推進會、情況通報會、"四就近"服務宣講會等形式做好離退休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讓他們徹底明白利用社區資源為離退休干部服務是單位服務的補充和延伸,并非單位服務的替代和轉移,以不厭其煩的思想政治教育宣傳工作贏得老同志對"四就近"工作的理解。同時,我們在簡報、網站等媒體上廣泛宣傳在社區舞臺上發揮作用的離退休干部先進個人和典型,發揮他們的示范引領作用,讓離退休干部認識到社區服務的優勢和趨勢,推動工作不斷深入。
     
    各項保障上"盡力"
    為"四就近"服務增強后勁
     
    依托社區做好老干部"四就近"服務工作,需要充足的條件和有力支撐。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老干部工作,全區上下齊抓共管、協作配合,為開展好老干部工作營造了良好氛圍,創造了充足條件,使老干部工作開展有了可靠支撐,并且后勁充足。區里在人、財、物等各方面給予老干部工作大力支持,且逐年增加老干部工作經費,逐步擴大活動陣地,力所能及提高老干部生活保障,讓老干部能夠及時共享槐蔭改革發展的成果。今年以來,區委楊峰書記先后三次對老干部工作作出重要批示,親自參加老干部工作會議、書畫展、紅歌會等活動。區長田慶盈同志關心、關注老干部工作,對涉及老干部工作的各項經費給予了大力支持。區委常委、組織部長徐賓同志到任后,第一時間到老干部局調研工作,參加老干部工作會議、工作人員培訓會議等活動,充分顯示了區委、區政府領導對老干部工作的重視。區里堅持全面服務與重點服務相結合,從老干部最迫切的需要,解決最急需的問題入手,把有限的經費用在刀刃上,逐步擴大服務的范圍。區財政逐年加大對社區硬件設施建設的資金投入力度和政策扶持力度,將其作為應對老齡化社會的公共基礎,跟上社會的發展和老年人的需要。在社區服務設施平臺建設上,按照上級支持一點,原單位贊助一點,街道社區自籌為主的原則,互動支持。如南辛莊街道積極籌措150余萬元資金建立了南辛家園中心,完善了"十分鐘社區生活服務圈",細化分為"便民服務圈"、"老年暖心超市服務圈"、"老年醫療服務圈"、"老年娛樂服務圈"等16個服務圈,讓老干部在社區享受到了快樂、充實的晚年生活。吳家堡鎮在財力緊張的情況下,經多方協調,建起了設備齊全,功能完善,學習設施、娛樂健身器材一應俱全的老干部活動中心,為老干部學習活動創造了優越條件,極大豐富了老干部的文化娛樂生活。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