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3-08-01
信息來源:
天橋區北坦街道北關社區面積有0.27平方公里,居民2200戶,約4300人長期居住和生活在這里。在所有居民中,60歲以上的老年人有1090人,占總人數的25%。按照國際通用標準來看,北關社區應該算是一個老齡化現象較為突出的"老社區"了。為了做好社區工作,提升社區文化,讓社區居民們住著舒心、安心,讓老年人過得幸福、安康,北坦街道黨工委及北關社區黨總支緊緊抓住棚戶區改造的有利時機,不斷改進社區硬件設施建設,通過抓管理、抓服務、抓活動,以創建一支有陣地、有活力、有作為的老干部志愿團為目標,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志愿活動,提升了社區文化生活,為全面做好離退休干部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二、抓服務,營造和諧溫馨的活動氛圍
為了鼓勵更多的老同志從家中走出來、玩起來、樂起來,社區居委會及"楓葉大篷車"老干部志愿團的骨干們積極創新活動思路,加大工作力度,不斷提高服務質量。為了讓許多有特長、有經驗的老同志發揮余熱,利用專業優勢發揮作用,解除他們的后顧之憂,居委會的工作人員和老干部、老黨員多次到家里了解情況,幫助協調解決困難。比如有的老同志說,出來活動就沒法接送孩子上學,老干部、老黨員主動提出,聯系幾位接送孩子的老同志結伴,互幫互助;有的老同志提出自己出來活動,家屬不贊成,老干部、老黨員就積極做好家屬的思想工作,通過耐心解釋,保證絕不影響家庭和諧的前提下開展活動,最終得到老同志家屬的理解;還有的因為鄰里間曾經的矛盾、與居委會之間產生的誤會等問題不支持、不參與活動的,通過老干部、老黨員的說服和化解,在老同事、老街坊之間架起溝通的橋梁,很好地發揮了紐帶作用,推動志愿活動的深入開展,老干部活動室也成了老同志們的精神家園。
三、抓活動,讓志愿精神深入人心
為了利用好有利資源,把"楓葉大篷車"老干部志愿活動引向深入,北坦街道北關社區提出"創建一支有陣地、有活力、有作為的老干部志愿團"的目標,積極組織開展活動,讓豐富多彩的活動提升志愿精神的"生命力",讓互助、友愛、和諧的社區文化充盈老干部、老年人的晚年生活。
一是重學習、強素質,以加強和完善組織建設為助推力,增強"楓葉大篷車"老干部志愿團的凝聚力。堅持政治學習與文化娛樂健身活動相結合,利用活動室的遠程教育平臺,定期安排組織老干部、老黨員認真學習黨的最新精神、重要方針政策,開展學習黨的十八大報告知識競賽等活動;依托"北關網苑"電子閱覽室,開辦中老年電腦免費培訓班,幫助老同志實現網上自主學習;七一前夕,北關社區黨總支組織社區老干部及黨員集中參觀了濟南戰役紀念館讓黨員干部重溫入黨誓詞,回顧黨史,銘記黨恩,進一步激發了他們的愛國熱情及建設和諧社區的積極性。
二是善結合、出特色,圍繞全區重點工作及重大節日組織特色志愿活動,增強"楓葉大篷車"老干部志愿活動的吸引力。植樹節到來前夕,組織志愿團的"愛綠護綠"小組成員,到北關北路東副道及大趙莊鐵路宿舍義務植樹20株。在北坦街道組織的"綠色低碳社區行"系列活動中,北關社區老干部志愿者積極行動,發起"踐行節能低碳,建設美麗家園"的倡議,現場回收居民家中的廢舊電池,為居民發放了環保餐具,說服社區居民樹立"節能、環保、低碳"的意識;在慶七一消夏晚會上,志愿團的文藝骨干們紛紛唱紅歌、朗誦革命詩歌,不僅展示了老干部的風采與活力,還用自己的才藝表達了對黨的熱愛和贊美之情。
半年多來,天橋區北坦街道北關社區通過積極不懈地探索和努力,在"三抓一創建"工作思路的引領下,"楓葉大篷車"老干部志愿活動開展的有聲有色,不僅充分發揮了老干部、老黨員的引領作用,充實了老年朋友的晚年生活,還在豐富社區文化建設方面做出了積極貢獻,贏得了社會各界的贊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