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1-05-29
信息來源:
5月25日上午,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建國到長清區調研。他強調,長清區要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拓展城市發展空間、打造現代產業體系”的總體思路,科學發展、奮力崛起,完善落實好經濟社會發展思路,實現跨越式發展,讓人民群眾得到更多實惠。
張建國先后察看了長清區萬德鎮石都莊農業特色品牌基地生態農業發展、萬德鎮北馬套村山火災后生態生產恢復、濟南靈巖茶種植加工基地茶葉種植產業發展等情況,并主持召開座談會,聽取了有關情況匯報。
張建國指出,長清區近年來按照中央和省委、市委的要求,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不斷調整工作思路,把經濟發展、社會民生、城市建設、黨的建設等有機結合起來,堅持不懈抓好落實,各項工作取得了明顯進步。希望長清區繼續努力,把工作思路完善落實好,取得更大的發展,讓人民群眾得到更多實惠。
張建國說,當前國家宏觀調控政策正在調整,擴張型的經濟發展政策已經成為歷史,預防通貨膨脹成為政策的重要走向。從國際上看,原材料價格進一步上漲,經濟形勢不容樂觀,經濟社會發展依然存在很多挑戰。作為城郊型城區,如何迎接挑戰、加快發展,值得長清區深入研究探索。在符合總體規劃的前提下,市直各有關部門要對長清區的重點項目給予足夠支持,推動全區經濟又好又快發展。要進一步從財政上支持長清區發展,幫助他們解決實實在在的問題。長清區也要抓住京滬高鐵通車這一重大歷史機遇,充分利用京滬高鐵通車帶來的積極影響,做好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工作,進一步放大“高鐵效應”,以此促進經濟發展。
張建國強調,農業是弱勢產業,農民是弱勢群體。農業能不能進一步發展,農民收入能不能進一步增加,農業經濟結構能不能進一步調整,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大問題。發展生態農業能夠促進農民增收、優化調整產業結構,需要進一步扶持。在目前的生產方式及生產關系下,農民單一抗風險能力比較低,要進一步發展農業生產合作社,調整農業生產關系,提高農業生產的比較效益,提升農民應對農產品市場風險的能力,保障農民種植農產品的積極性。“4·18”長清山火撲滅后,當地干部群眾積極投入到恢復生態、生產的工作中。張建國說,火災發生后,長清區以及萬德鎮黨委、政府團結帶領當地干部群眾,不怕困難、不畏艱險,全力撲火救災,體現了講政治、顧大局、不埋怨、不畏懼、不退縮的精神。各級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災后恢復建設工作,確保資金及時落實到位,讓老百姓吃個定心丸。災后恢復建設工作既要解決當地生態問題,也要解決當地經濟發展問題,確保社會和諧穩定。
市政府秘書長許強參加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