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動員全黨全國全社會力量,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隨著全市扶貧工作向“大扶貧格局化”邁進,歷城區立足工作大局,提高脫貧質量,進一步精準施策,激發內生動力,在緊抓政策落地、責任落實的同時,扎實做好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工作,雙管齊下,打好脫貧攻堅戰。
3月1日,歷城區扶貧系統召開扶貧開發領域反饋問題整改暨業務培訓、警示教育會。進一步講解扶貧開發工作要求的同時,針對扶貧領域存在的問題進行警示教育,借此強化資源整合,改進作風建設,為歷城爭當“四個中心”建設排頭兵,率先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走在全市前列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強化意識 落實整改警示大會促扶貧人繃緊“責任弦”
在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歷城扶貧人已取得可喜的階段性成效,截至2017年底,如期完成減貧工作任務,18個貧困村已全部實現摘帽出列,原有貧困人口全部實現脫貧退出。然而,通過前期市委第七巡察組扶貧領域專項巡察的反饋以及區紀委的專項整治工作來看,仍有一些問題暴露。
2017年以來,區紀委在扶貧領域專項整治工作中查處了一批違規違紀的基層干部,究其原因,則是部分干部紀律意識淡薄,對扶貧政策、紀律法規學習不夠,出現不遵規不守紀現象。這也就要求各街鎮、部門的扶貧人,以問題不解決不放手、整改不到位不收兵的決心落實解決巡察反饋問題。
同時,為預防和糾正扶貧開發領域存在的突出問題,在全區新一屆村“兩委”換屆完成后,區扶貧辦緊接著啟動扶貧開發領域反饋問題整改暨業務培訓、警示教育會,有扶貧開發任務街鎮的相關負責人、扶貧辦全體工作人員,全區18個貧困村“兩委”班子、村“第一書記”、村會計全部參會。首先需要認清的,便是扶貧開發工作要求。在市扶貧辦副主任吳金凱有針對性、指導性的講解下,大家盤活了腦筋,理順了思路。
認清具體要求后,如何防范問題發生就變得十分關鍵。借助這次會議,歷城區紀委、監察委從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等角度進行警示教育,從四個方面剖析了典型案例,讓參訓人員獲益匪淺。
“注重治本和預防,要舉一反三,有針對性地健全完善制度機制,以制度體系的健全完善和剛性落實,推動整改工作長遠見效。”區委副書記邊祥為表示,扶貧資金項目到哪里,法律政策就宣傳到哪里,警示教育就跟進到哪里。力求通過這次會議,讓全區扶貧人在決勝脫貧攻堅的戰役上能夠深化認識,明確任務,提升素質,落實責任。
主會場定方向,要有分會場來滲透到貧困村的每個角落。會后,各街鎮紛紛按本次會議培訓模式,依據轄區實際情況,對村級相關人員進行培訓和警示教育,打造一支過硬的扶貧隊伍。
精準監督 保持高壓監督執紀為扶貧掃清“絆腳石”
想要打贏脫貧攻堅戰,只靠培訓和警示還不夠,扶貧工作關鍵在“精準”,核心在“算賬”。想要做到“精準”,在落實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同時,還要做到精準監督。為此,區紀委開展扶貧領域問題線索大起底、大排查,重點資金項目、重點地區和重點人員一個不落。在梳理分析的基礎上摸清底數、找準問題。不打招呼、不下通知,一竿子插到底,進村入戶核查情況,截至目前,已進村110個、入戶350家。
對監督發現的問題,必須用好執紀問責利器。在確保各項工作有序推進的同時,區紀委層層傳導壓力,按照“常委+審查組+街鎮紀委+扶貧辦”模式,對扶貧領域突出問題重點督查督辦,同時保持懲治腐敗問題高壓態勢,對貪污挪用、截留私分、優親厚友、虛報冒領、雁過拔毛、強占掠奪等膽敢向扶貧資金財物“動奶酪”的干部嚴懲不貸。2017年累計問責9起,給予6人黨紀處分,3人誡勉談話處理,營造失責必問的震懾效應。
在不斷掃清扶貧路上“絆腳石”的過程中,面對這樣一支素養過硬、踏實肯干的扶貧隊伍,歷城區同樣注重對他們的關心和關愛力度。近日,區扶貧辦還將與魯慈體檢聯合開展體檢活動,匯聚多方力量,使全區扶貧人更好地投入工作。
“要針對貧困群眾‘開藥方’,給他們想辦法、找路子,實現造血式脫貧,一戶一案、一人一策,確保貧困群眾達到‘兩不愁、三保障’目標。”區扶貧辦主任孫永祿表示,區紀委為扶貧路掃清“絆腳石”,扶貧辦就要確保政策落到實處、實惠給到貧困群眾,在其他職能部門的支持下,全區“一盤棋”投入到脫貧攻堅戰中,打好翻身仗,不讓一名貧困群眾在共奔小康的道路上掉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