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ymyim"></strike>
  • <abbr id="ymyim"></abbr>
  • <ul id="ymyim"></ul>
    <abbr id="ymyim"></abbr>
    <ul id="ymyim"></ul>
    <fieldset id="ymyim"><menu id="ymyim"></menu></fieldset>
  • <fieldset id="ymyim"><input id="ymyim"></input></fieldset>
    <ul id="ymyim"><sup id="ymyim"></sup></ul>
    <strike id="ymyim"></strike>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1.36億元 收入總量排名全市第二

    歷城第一季度財政收入實現開門紅

    發布日期:2018-04-12

    信息來源:濟南日報

      日前,歷城區公布第一季度財政收入“成績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13622萬元,占預算的31.26%,同比增收77712萬元,同比增長32.94%,收入總量位居全市第二,一般公共預算同比增幅和稅收同比增幅均列全市第三。
      財政收入增長連續多年超過20%,現如今,經濟高質高速增長已成為歷城發展的“新常態”,今年以來,歷城區搶抓新舊動能轉換的歷史機遇,全面布局項目建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推動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不僅實現了財政收入持續高速增長,更在爭當全市“四個中心”建設排頭兵上邁出堅實步伐。
      ●項目建設為經濟發展輸出“新動能”
      前不久,在全市重點項目春季集中開工擂臺賽上,歷城區有6個總投資172億元的大項目集中開工,這些項目覆蓋新醫藥、新能源及高端制造業等新動能產業,體現了歷城項目建設的“潛力”和“成色”。
      項目建設一直以來是歷城經濟發展的“重頭戲”,瞄準高端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歷城區把項目建設的資源重點向新興產業集中。以發展園區經濟為目標,該區投資4億元,在濟南臨港開發區啟動國際智能制造產業園項目,擬在總面積128畝的區域建設12萬平方米的9棟獨立廠房,為智能機械制造企業提供廠房及辦公研發用房,打造歷城高端制造業新的集中承載平臺,年底前將全部竣工,屆時該區域將成為歷城標準廠房集中建設區。與此同時,總投資55億元的齊魯制藥董家基地制劑園建設項目、投資10億元的銀豐新能源產業園項目等重點項目將撐起歷城新產業體系框架。
      數據顯示,歷城區今年安排的總投資3671億元216個重點項目,目前已開工105個,完成投資92億元。其中,市級重點項目25個,總投資1708億元,年度計劃投資359億元,目前已開工18個,完成投資61億元。
      ●招商引資為產業優化“引活水”
      招商引資是經濟發展活力的重要保障,圍繞新舊動能轉換這個中心,歷城區推動招商引資再創佳績,為產業優化升級提供“源頭活水”,助推全區經濟發展不斷提質加速。
      聚集政策、資本、人才、環境等招商引資關鍵因素,歷城區在信息化招商、專業招商和產業鏈招商上精準發力,不斷深化招商引資成果,形成了重大項目“儲備一批、簽約一批、推進一批”的梯次推進格局。
      以引進新動能項目為目標,歷城區把產業鏈招商作為推動“新”、“舊”產業嫁接轉換的關鍵,重點瞄準“大數據與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制造與高端裝備、生物醫藥、產業金融、現代物流、醫療康養、文化旅游、科技服務、總部經濟”等“九大產業”開展招商,引進經濟支撐力強、產業關聯度大、科技含量高、稅收貢獻大的龍頭型企業,在做大做強主導產業基礎上,有針對性地開展“補鏈、延鏈、強鏈”工程,以產業鏈的完善和升級,推動產業集群發展,加快歷城新舊動能轉換。
      ●營商環境升級助推發展“換擋提速”
      經濟硬實力的提升離不開良好的發展軟環境,歷城區在提升營商環境、提高發展軟實力方面下足功夫。為保障大項目建設順利推進,歷城區實施了四項保障措施:強化領導包掛,選取省、市重點和有代表性的區級重點項目,分解安排區級領導包掛,牽頭負責項目推進;落實推進責任,每個項目都成立專門的推進工作小組,及時研究解決項目推進中的困難和問題,各項責任落實到人;細化任務節點,倒排工期,掛圖作戰,確保項目按計劃推進;開通綠色通道,結合區級審批權限,全面落實重點項目手續代辦制度,壓縮項目手續辦理時間,優化綠色通道,為企業提供優質服務。
      不僅如此,歷城區還不斷深化審批制度改革,營造透明高效的政務環境。以打造“十最”政務環境為目標,及時公布“網上辦理”“一次辦理”“全程代辦”事項清單,全面實行“只跑一次”和“零跑腿”服務,對確需多次辦理的事項,實行“你不用跑我來跑”服務模式,進一步降低企業群眾辦事成本,讓群眾少跑腿、好辦事、不添堵。同時,實行保護發展環境“零容忍”,堅決打擊各種破壞發展環境的行為,為企業發展和項目建設保駕護航。
    編輯:高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