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ymyim"></strike>
  • <abbr id="ymyim"></abbr>
  • <ul id="ymyim"></ul>
    <abbr id="ymyim"></abbr>
    <ul id="ymyim"></ul>
    <fieldset id="ymyim"><menu id="ymyim"></menu></fieldset>
  • <fieldset id="ymyim"><input id="ymyim"></input></fieldset>
    <ul id="ymyim"><sup id="ymyim"></sup></ul>
    <strike id="ymyim"></strike>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歷下頻出“細招”加強環保理念宣傳

    小秸稈變身“環保大使”

    發布日期:2017-10-20

    信息來源:濟南日報

      栩栩如生的金虎、金犬,散發著燦金色光芒的百壽圖、百福圖……很難想象,眼前這一幅幅精美的藝術畫作,竟是用麥田里廢棄的秸稈制成的。
      說到秸稈,恐怕不少人的腦海中立馬躥出麥子秋收季不時騰起的黑煙,一個“燒”字,幾乎可以囊括小小秸稈的全部生命歷程。可在大明湖畔縣西巷里,一家名為崇瑞齋的麥雕研究室中,在張崇勝手里,田地里的“空氣殺手”神奇地變身精美的藝術作品,日子久了,這門手藝還成了我市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我和秸稈打了有20多年交道了。”張崇勝望著墻上的一幅幅作品,頗有感觸地說。從1993年開始,張崇勝便在父親的引領下走入了麥雕的藝術世界。經歷從蒸到煮再到壓光、粘貼、書寫、刻雕、裝裱等二十幾道工序,閃耀著太陽光澤的秸稈,成了張崇勝的人生名片。
      或許連張崇勝都沒有想到,自己的這個藝術創意,在新時代的今天,被賦予了更具社會價值的環保含義。2017年,市環保局舉行環保工藝作品大賽。張崇勝的麥雕作品甫一亮相,便讓孜孜以求宣傳環保理念的歷下區環保局工作人員如獲至寶,一致認為這將是普及環保理念最好的宣教素材,立即決定開展進社區、進學校等宣傳活動。張崇勝也愉快地接受了邀請,不日將走進校園,為孩子們傳授秸稈作畫的技藝,更重要的是,在他們幼小的心靈中種下更多保護環境的種子。
      小小秸稈畫,環保意義大。歷下環保人眼光“獨到”的背后,是他們長期致力于環保理念推廣養成的“職業習慣”。為了建設更多宣傳“陣地”,歷下區環保局多方籌集資金,先后投資200萬元,建成我市首個運用多媒體手段進行環保宣傳教育的主題館。2015年2月正式對外開放以來,共接待各種團體參觀300余場,近5000人來到環??破战逃剡M行參觀學習。
      為動員更多的市民參與環境保護工作,歷下區加大政府門戶網站、微博等新媒體平臺宣傳力度,引導轄區居民群眾樹立環保意識,營造全民參與、你我有責的良好氛圍。歷下團區委聯合高校志愿服務隊伍,先后開展“青春扮靚歷下”、“文明創城志愿行”等系列主題環?;顒樱瑓⑴c志愿者達5000余人。區委區直機關工委通過舉辦“和諧杯”機關干部環保手工藝品制作大賽,號召機關干部提高節約環保意識,推進節約型黨政機關建設。區教育局開展了“世界無煙日”等綜合實踐活動,建立了“護綠小分隊”、“雛鷹假日小隊”等學生環保小組,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區園林局先后組織62家單位、12400余名志愿者種植苗木上萬棵。
      此外,歷下區還成立了大氣污染防治大學生志愿監督員隊伍、社區環保志愿者隊等6支大氣污染防治監督員隊伍和志愿者隊伍,及時開展環保宣傳和監督。
    編輯:吳曉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