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在發展基礎上多辦利民實事、多解民生難事,兜牢民生底線,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18年,歷下區堅持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堅持?;?、兜底線,繼續擦亮“民生歷下”金招牌。歷下區將圍繞群眾所想、所需、所盼,按照“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的原則,關注重點領域、重點群體,全力抓好人居環境、困難救助、教育惠民、健康惠民、養老服務等11大類40件“看得見、摸得著”的民生實事,讓改革發展成果惠及全區人民,積極推進民生工作由保障型向普惠型轉變。
密織社會保障兜底網
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2018年,歷下還將繼續在困難救助等方面“兜底線、織密網、建機制”,從保障到普惠,全面建成具有歷下特色的社會保障體系。
2018年,歷下區重點關注突發變故致貧、因病返貧等困難群體,確保他們困有所幫,難有所助,重點貫徹落實《歷下區低保及低保邊緣居民大病救助實施辦法》,實現低保、低保邊緣、重度殘疾人等困難群眾大病救助全面覆蓋。同時,加大對低保、殘疾人等群體的幫扶力度,適度擴面提標,進一步改善特殊群體生活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歷下區今年將繼續關注環衛工人群體,并把“健全環衛工人保障體系,改善工作和生活待遇標準”作為40件民生實事之一。具體而言,今年歷下區環衛工人工資將迎來“普漲”;一線保潔員將新增10處歇腳點;符合條件的繼續享受五險一金,不符合參保條件的超齡保潔員也會有專項補貼;因公傷殘救助也被納入了環衛工人保障體系。
筑牢養老服務陣地
2月24日,歷下區召開領導干部會議暨重點工作推進會,提出要打贏民生保障的“陣地戰”——建設更多的養老服務場所,配建更多的學校,新建社區居委會,啟動區文體服務中心建設……每一件實事都能讓居民看得見。
歷下區將建設8處街道養老服務中心,改造23處社區日間照料中心,打造區級養老服務中心。并引導更多社會資本進入養老產業,多渠道增加養老服務供給;加大對養老機構日常運營和新增床位的扶持,發放取暖補貼,全方位建設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醫養結合為特色、智慧養老為支撐的多元化養老服務體系,實現困難老人養老服務全面覆蓋。
同時,歷下區在現有工作基礎上,探索建立醫內設養、養內設醫、以醫帶養、居家醫養等七類醫養結合模式,把握“新、好、大、實”標準,整合、新建醫養機構,著力打造網絡體系、人才體系、服務體系,積極打造醫養結合示范點。同時,以歷下三院遷址為契機,建立綜合性醫養結合醫院,形成專業化、規模化的醫養結合綜合機構。并通過上門隨訪、家庭出診、康復指導等服務方式,加快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穩步擴大簽約服務覆蓋面,提供個性化簽約服務。
發展高質量的公平教育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2018年,歷下區將繼續致力于完善教育設施,保障資金投入——積極對接全市基礎教育設施三年規劃,確保拉菲公館、歷山雙語等10所學校和幼兒園投入使用,進一步彌補教育資源缺口,鞏固大班額治理成果;為全區中小學、區屬幼兒園安裝新風系統,建立午間配餐和“四點半課堂”課后服務機制;為全區中小學在校生提供校服、運動服,繳納醫療保險;完善中小學、幼兒園監控系統,增配安保力量,對周邊交通設施進行維護更新,打造“平安校園”。
同時,今年該區將全面推行教師“區管校聘”綜合改革,整合優質師資力量,實施學區制、集團化辦學,并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讓孩子們享受到童年的快樂、學習的快樂、成長的快樂。(本報記者 黃佳杰 通訊員 楊榮超 欒義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