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城金秋美如畫,歷山之下詩意濃。10月28日,由山東詩詞學會和歷下區委宣傳部聯合組織開展的中華詩詞理論研學班在山東手造(濟南)展示體驗中心正式開班。這不僅是一次難得的學習交流機會,更是一場高規格的“詩詞文化盛宴”。
當前,歷下區的詩詞文化正持續煥發著勃勃生機,歷下詩人的新作不斷涌現,為進一步繁榮詩詞創作,提升人民群眾的國學素養,歷下區聯合山東詩詞學會精心策劃了一系列文化服務活動。以詩詞為媒,歷下區深入挖掘轄區文化資源,并通過詩詞這一獨特的文化形式,展現歷下的風土人情、歷史變遷和時代精神,讓更多的人了解歷下,愛上歷下。
“研學+采風”打造詩詞盛宴
一直以來,歷下區高度重視文化建設。作為山東詩詞學會走進歷下區系列文化服務活動之一,本次中華詩詞理論研學班的培訓時間為2天、16個課時,聘請省級以上(含省級)專家學者、知名詩人授課,對來自歷下區的200余名詩詞愛好者進行專業系統培訓。
培訓班上,中華詩詞學會副會長、山東詩詞學會會長趙潤田,南京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鐘振振,中華詩詞學會常務副會長林峰,中華詩詞學會顧問、《上海詩詞》主編楊逸明,山東詩詞學會副會長、山東師范大學文學院二級教授楊守森,山東詩詞學會副會長宋彩霞先后登上講臺,為學員帶來高規格、高水平的課程。
活動期間,歷下區還組織來自全國的詩詞專家學者、優秀詩人等,同步開展了為期2天的采風及創作活動。活動以歷下區構建“一軸三區多園”城市發展新格局為主線,走進明府城、濟南中央商務區、長嶺高科片區,圍繞經濟社會建設、歷史文化、名勝古跡、人文景觀等方面進行深度挖掘和創作,助力全區文化事業加快發展。
“6個一”推進文化拼圖
無論是邀請詩詞界的專家學者“傳經送寶”,還是深入歷下區開展豐富多彩的采風活動,都是山東詩詞學會今年走進歷下區開展系列文化服務活動的工作亮點。
山東詩詞學會今年走進歷下區的文化服務活動項目包含“6個一”:舉辦一期詩詞文化研學班,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升參與者的詩詞鑒賞與創作能力;開展一次詩詞采風創作活動,用詩詞反映歷下的歷史文化、人文景觀和經濟社會發展狀況;開展一次詩詞創作評比,激勵廣大詩詞愛好者積極參與,推動詩詞文化的繁榮發展;編撰一本詩詞書籍,收錄活動中的優秀作品及與歷下區相關的經典詩詞;開展一系列宣傳報道工作,通過多渠道、多平臺展示活動成果,擴大詩詞文化的影響力;合作編撰歷代詩詞全集歷下卷,系統梳理和保存歷下區的詩詞文化資源。
通過文化服務活動的深入開展,歷下區將在宣傳詩詞文化、普及詩詞知識、活躍詩詞創作等方面持續發力,不斷提高詩詞文化的影響力。
“傳承+創新”激發發展活力
“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詩圣杜甫的千古佳句彰顯了歷下深厚的文化底蘊。歷史上,李清照、辛棄疾、王士禎、張養浩、李攀龍等也在歷下留下了燦若繁星的名篇佳作,讓詩詞在這片土地上展現出了異于他處的靈動和情懷。趙潤田表示,本次研學班開班意義深遠,希望通過一系列的文化服務活動,助力歷下區文教發展和詩詞文化的繁榮。
近年來,歷下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詩詞文化的發展,不僅開展了豐富多彩的詩詞文化活動,還組織創作了大量具有時代氣息、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優秀作品,加快推進歷下區的精神文明建設。
歷下區不僅是實力之區、未來之城,也是文化之城、詩意之城。借活動開展契機,歷下區將進一步搭建平臺、強化服務,讓詩詞成為發展文化事業、提升文化自信的重要載體,用詩詞魅力彰顯歷下厚重的歷史內涵。并將進一步深化與山東詩詞學會的合作,通過詩詞形式,講好歷下故事,展現歷下風采,讓詩詞文化成為推動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