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市公布了《濟南市深入開展“廁所革命”工作實施方案》。根據實施方案,自2018年起到2020年年底,利用3年時間加大廁所建設管理力度,中心城區二類以上公廁達到不低于5座/平方公里設置標準,消除中心城區旱廁,同步配建公共場所廁所,完成農村廁所無害化改造,進一步推動沿街單位廁所免費開放,達到廁所布局合理、數量充足、管理規范、群眾滿意的目標。
我市提出,要綜合考慮人口密度和設置間距等指標需求,至2020年,中心城區內二類以上公廁按照不低于5座/平方公里的標準設置,中心城區外的建成區二類以上公廁按照平均不低于3座/平方公里的標準設置。新建改造公廁以固定式公廁為主,且符合《城市公共廁所設計標準》。2018年建設改造中心城區公廁200座(其中新建改造50座,修繕提升150座);2019年完成中心城區剩余公廁建設改造任務,達到平均不低于5座/平方公里的設置標準;2020年完成中心城區外的建成區公廁建設改造任務,達到平均不低于3座/平方公里的設置標準。我市將對具備條件且有改造意愿的家庭旱廁,優先通過翻建、改造、拆除等方式實施改造。旱廁改造應達到三類以上公廁標準。2018年年底前,中心城區內基本消除旱廁。
此外,我市還將加強旅游景區公廁建設提升,使其達到二類以上公廁標準,4A級及以上旅游景區應設置第三衛生間,固定式公廁女廁位與男廁位比例應不低于3∶2。2018年完成旅游景區公廁建設提升總工作量的40%,2019年完成80%,2020年全部完成。推進農村改廁,2018年年底前全部完成農村戶廁改造任務,基本實現我市農村戶廁無害化衛生廁所全覆蓋。
我市提出,要加強公共場所廁所同步配建。城鎮居住區內的商業街、汽車客運站、機場、軌道交通車站、公交首末站、展覽館、博物館、圖書館、新建住宅小區、主次干道、商貿服務區等公共場所需同步配建二類以上公廁,作為必備的配套設施,滿足群眾如廁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