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ymyim"></strike>
  • <abbr id="ymyim"></abbr>
  • <ul id="ymyim"></ul>
    <abbr id="ymyim"></abbr>
    <ul id="ymyim"></ul>
    <fieldset id="ymyim"><menu id="ymyim"></menu></fieldset>
  • <fieldset id="ymyim"><input id="ymyim"></input></fieldset>
    <ul id="ymyim"><sup id="ymyim"></sup></ul>
    <strike id="ymyim"></strike>
    2025年03月31日 星期一

    章丘雙山街道三澗溪村發揮好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

    黨建強基 村莊富美

    發布日期:2018-06-15

    信息來源:濟南日報

      “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選好配強黨組織帶頭人,發揮好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為鄉村振興提供組織保證。”習近平總書記在章丘區雙山街道三澗溪村視察時強調。
      “習總書記來了以后,一直關心我們的基層組織、基層黨建,以及農村干部如何發揮作用,如何給老百姓干實事。”“我們一定會謹記總書記叮囑‘農業農村工作,說一千、道一萬,增加農民收入是關鍵’,一定擼起袖子加油干,做一些實實在在的產業,讓老百姓致富”。14日晚,三澗溪村黨總支書記高淑貞回憶白天的視察,依然激動不已。
      習總書記的到來,讓這個遠近聞名的富裕村再次沸騰起來。該村由3個自然村組成,耕地5000余畝,全村1160戶人家、140名黨員。“14年來,我們堅持以黨建為引領,在強班子育骨干、強服務聚人才、強治理促和諧上下功夫,班子越來越強,村子越來越美。”高淑貞把黨建作為工作的生命線。
      扎實的黨建工作讓這個村收獲滿滿:在村黨總支的帶領下,三澗溪村先后榮獲“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國平安家庭創建示范村”“山東省級文明村”,連續6年獲得章丘區“A級平安村居”榮譽稱號。作為領頭雁,高淑貞也被評為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兩次榮獲“平安濟南”建設三等功,當選為十屆、十一屆山東省委候補委員,山東省婦聯兼職副主席。
      黨建筑基根治“亂與窮”
      過去的三澗溪村又窮又亂。亂到什么程度?六年換了六個村支書。窮到什么程度?村集體沒有一分錢收入,還背著60多萬元的外債。全村沒有一條硬化路,鬧事的、吵架的幾乎天天有。這是高淑貞2004年6月1日任三澗溪村黨支部書記時的“家底”。
      “亂與窮的根子就在于黨組織作用發揮不充分。今后謀發展,就先從樹立黨組織的威信和戰斗力開始。”從擔任村黨組織書記第一天起,高淑貞就把抓班子帶隊伍作為固本強基、富民強村的關鍵之舉。
      從此,高淑貞和村“兩委”一班人堅持公平、公道,強化責任擔當,嚴格要求自己,從落實“三會一課”等制度抓起,每月15日主題黨日活動雷打不動。村里還實施“五個一”工程:“一面旗幟”帶動群眾、“一線通”連接群眾、“一張卡”便利群眾、“一支隊伍”服務群眾、“一個職介所”致富群眾,在聯系服務群眾中化解矛盾、消除隔閡,使黨支部成為群眾的“主心骨”。
      三澗溪村的黨員活動室有一塊展板,全村每個黨員的名字、要發揮的作用都標注在展板上,向村民公開。哪個黨員工作不出力、不帶好頭,就讓群眾“戳戳脊梁骨”。同時,還堅持多年開展“黨旗飄飄映四鄰、四鄰聯動黨放心”和亮出黨員身份、接受群眾監督等工作,創造性地實行“捆綁式、積分制”考評辦法,把每個黨員家屬的表現也列入黨員個人積分,每半年組織街坊四鄰對“黨員家庭”進行民主評議,讓黨員家屬參加黨員點評活動,起到了“一人帶全家、全家帶四鄰”的效果。
      黨建聚力激發青年創業
      “要想讓咱們村的老百姓住得舒心,就必須實行網格化管理,公寓樓有樓長、片區有網格長,把村里的事變成人人有份的工作,上海、濟南的這些城市社區都是這么搞的。”1985年出生的李懞在“青年創業黨支部”黨員大會上激昂發言。
      這個“青年創業黨支部”,就是村黨總支為了吸引和凝聚年輕人專門設立的黨組織。村黨總支堅持定期組織年輕黨員開展活動,每月15日還開設“青年論壇”,讓年輕人講見識、出點子、提建議。“每次和年輕人在一起都能碰出火花。我們村之所以發展得這么好,多虧了這些年輕人”,高淑貞向記者道出了發展“秘笈”,“這幾年,先后有70多名年輕人到三澗溪村創業就業”。
      “我創業的第一筆50萬元啟動資金,就是高書記和村委會幫我籌集的”,曾經“北漂”做獸藥營銷的王元虎至今忘不了村黨組織對他的大力扶持,“剛開始,高書記就像老大姐一樣,天天帶著我跑高校找專家、找部門要政策,還幫我爭取到了‘免稅’的專項扶持,一年就降低成本將近70萬元。”經過8年多發展,如今王元虎創辦的源虎食品成了一個擁有2個生態養殖基地、80多名員工,集農產品加工銷售、休閑旅游于一體的濟南市級農業龍頭企業。
      這些年,村“兩委”一直把吸引大學生返鄉創業作為工作重點,為村莊發展不斷注入新的動力。在舊村改造過程中,主動規劃建設人才公寓,提供給園區企業,只要是企業吸引的人才,按照優惠價購房;發揮章丘高校園區優勢,與齊魯師范學院、齊魯理工學院等7家院校建立“校村共建、交流共享”機制,主動邀請在校大學生參與生產勞動、教育培訓、敬老服務等活動,在社會實踐、互動交流中引導大學生扎根農村、創新創業;還在外出務工經商黨員中開展“黨旗飄飄向四方,增光添彩耀家鄉”活動,引導他們“在外經商,身份不忘,帶富鄉鄰,貢獻家鄉”。
      黨建引領提升鄉風文明
      “村莊面貌改變,關鍵是人的變化。為此,我們提出建設‘家文化’,從改變生活習慣做起,從一點一滴的小事抓起,著力打造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三澗溪村堅持黨建引領進家庭,建立“家”字型平安建設管理體系,以黨風帶家風促民風。
      近年來,該村黨總支充分發揮黨員帶頭作用,抓住黨員家庭這個“細胞”,定期開展各類活動,帶動群眾向上、向善、向好;發揮婦女半邊天的作用,評選出一批“好媳婦”“好婆婆”,讓良好家風蔚然成風;發揮紅白理事會的作用,主動服務群眾,促進移風易俗;制定村規民約,對守規矩的進行獎勵,不遵守的就按章批評教育。“最絕”的一招,是把那些經常給村里找毛病、提意見的人請進村務監督委員會,村里的大小事務、收支賬目,全部經村務監督委員會通過才行,使他們變成了最會出點子、提建議的人。就這樣,黨風家風齊努力,帶出了文明和諧好村風。“現在我們村實現了‘六個不見’,即不見薄養厚葬、不見披麻戴孝、不見大操大辦、不見奢侈浪費、不見互相攀比、不見賭毒黑惡”,三澗溪村的村民自豪地給自己“點贊”。
      文化興,鄉村興;環境美,鄉風更要美。“我們建這個公寓,不只是為了老有所養,更是為了讓全村群眾都懂得照顧老人、孝敬老人”,高淑貞想得更多。為了讓老年人過得更自在,村里還專門與物業公司合作,負責養老公寓的日常管理,環境衛生、用水用電等全部由物業公司運作。現在,村里60歲以上的老人每年都能拿到養老補貼;80多位老人在有70多個房間、100多張床位的養老公寓里生活得其樂融融……
      近年來,為讓全村群眾都住上好房子,村里先后建起了22棟社區公寓樓,350余戶村民入住,還建設了1萬平方米的便民服務中心,有了便民服務超市、商業街、文化大院等配套設施,成了集住宅、購物、醫療、教育、休閑娛樂等服務功能為一體的新型農村社區。這幾年,在村黨總支的帶領下,群眾的生活環境越來越美,精神面貌也越來越好,三澗溪村真正實現了大變樣。
      “用一年半到兩年時間,讓剩余700多戶村民全部入住簡裝的新居樓房;發揮省級歷史文化名村優勢,對接區東部醫療中心,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和醫養服務產業……”高淑貞告訴記者,如今的三澗溪村正立足百姓需求,以推動鄉村振興為契機,強黨建、促經濟、惠民生、保生態、倡文明,以黨風帶民風,以民風促村風,在打造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征程上闊步前行……
    編輯:高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