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1日,山東省交通運輸廳召開2017年度全省“四好農村路”示范縣組織申報新聞發布會,在公布的27個擬創建示范縣名單中,商河縣作為濟南市唯一擬創建縣躋身其中。
近年來,商河縣以“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為著力點,不斷完善農村公路建管養運長效機制,大力提升農村公路通達能力、管養水平、路域環境、社會效益,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發揮更加重要作用。
打好建設牌 建出農村路網新格局
商河全力爭取農村公路改造建設計劃,提高農村公路服務保障能力。近年來,大力實施了耿玉路、趙懷路、趙沙路等十余條縣鄉道的升級改造,改造里程達100余公里。借助濟樂高速公路和德大鐵路建設,以高標準、高規格、高質量完成濟樂高速公路連接線、德大鐵路連接線以及德大鐵路站前廣場等3項配套工程,促進全縣“一高一鐵”快速路網的功能完善。
大力實施村級公路網化工程,以“打通斷頭路、硬化穿村道、連接必要村”為目標,新建改建村級公路540余公里,成功創建為“全省村級公路網化示范縣”。著力推進交通精準扶貧,實施扶貧道路硬化建設,首批完成52個貧困村44.3公里道路硬化改造工作。大力實施危橋改造,以每年4至6座的速度,完成董家橋、賀家橋、孟家橋、寧家橋、油坊橋、左家橋等70余座大中型危橋改造項目。2017年,通過加強爭取,錢潘路等4條縣鄉道改造、孫集鎮蘇家橋、白橋鎮吳家橋等7座危橋改造和24個貧困村道路硬化項目順利實施,為全縣經濟發展增添了新動能。
目前,全縣公路、鐵路總里程2509公里,其中濟樂高速境內長33公里,德龍煙鐵路境內長29公里,國道及省道2條、長78.6公里,縣道15條、265公里,鄉道66條、346公里,村道2467條、1716公里,專用路10條、42公里,路網密度為215.9公里/百平方公里,通達率為100%,新改建農村公路一次交工驗收合格率達到100%。
打好管理牌 管出農村公路新規范
商河堅持“全面管理、權責一致、規范運行”的公路管理理念。規范公路建設程序,制定出臺《商河縣農村公路工程管理辦法》、《商河縣縣農村公路工程驗收辦法》等文件,嚴格執行項目法人制度、招標投標制度、工程監理制度和合同管理制度,落實“三同時”和“七公開”,實行工程質量終身負責制。加強資金管理,嚴格撥付程序,杜絕發生資金跑冒滴漏及挪用現象。
完善縣級農村公路管理機構、鎮街農村公路管理站和建制村村道管理議事機制。縣級人民政府主體責任得到全面落實,以公共財政投入為主的資金保障機制全面建立,縣、鎮級農村公路管理機構設置率達到100%,農村公路管理機構經費納入財政預算的比例達到100%。
打好養護牌 養出農村公路新顏值
商河組建由養護科、6個交管所、12個養護站、24個專業隊、238名養護員構成的責任分工體系,將日常養護經費和人員作為“有路必養”的重要考核指標,真正實現有路必養。養護經費全部納入財政預算,并建立穩定的增長機制,充分滿足養護需求。近年來,圍繞“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創建和全縣城鄉環境綜合整治,認真抓好日常養護工作,每年開展農村公路春季、秋冬季兩次大規模集中養護。實施養護效能提升工程,按照“縣道向省道看齊、鄉道向縣道看齊、村道向鄉道看齊”的要求,進一步提高管養標準,推動路容路貌提檔升級。
加強依法治路工作,積極整治侵占路權、破壞路容、影響公路通行安全等問題。實施養護小修工程,完成耿玉路南小趙橋涵、大橋路光明橋涵等6座橋涵的加固維修。汛期以來,專門組織開展農村公路、橋涵防汛檢修,積極組織機械和人力搶修水毀。2017年以來,先后投資130萬元完成道路路面挖補1400平方米,修建泄水槽196處,有效保護了公路財產安全。2017年,全縣農村公路列養率達到100%,中等路以上比例達89.47%,路面技術狀況指數逐年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