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初冬的市中,每一個蓄勢而發的項目都展現了萬象更新的軌跡。一個個科技創新、智能制造、民生改善、產商融合等項目崛起成峰,彰顯了市中區全面貫徹落實市委經濟工作會議暨2024年“項目深化年”工作動員大會精神,在助力建設強省會“主戰場”上昂揚奮進的堅定步伐。
目光所及,皆為發展熱土。深入市中區的發展肌理會發現,一年來活力品質強區建設碩果累累。2024年前三季度,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78.9億元、居全市第三位,增長5.9% ,對全市增長貢獻率達12.2%,為強省會建設作出了經濟體量大區的貢獻。近年來,市中區先后獲評“中國城區高質量發展百強區”“中國創新百強區”“山東省高質量發展進步區”“山東省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綜合性區域試點”。
回首過往,市中發展蹄疾步穩;展望未來,接續奮進再啟新程。市中區堅決扛牢市委、市政府賦予的“二次創業”使命任務,聚焦答好“三個如何”時代答卷,堅持以新型城市化為主線,以城市有機更新和產業轉型升級為抓手,大力實施濟南中央活力區、濟南中央商埠區、山東能源互聯網產業集聚區三大戰略,持續鞏固發展現代金融、數字經濟、能源互聯、都市工業、文化商貿五大主導產業,進一步做大做強“十大產業鏈群”,堅決守牢“一排底線”,以“惟實勵新”為精神內核,在“強新優富美高”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會建設中貢獻力量。
項目崛起成峰
筑牢高質量發展“壓艙石”
堅持瞄準前沿、招大引強、崛起成峰,市中區量質并舉推進項目促發展。中綠美邸濟南華美頤養中心項目系省內首個以認知癥照護為突出特色、護理自理服務相結合的高端康養綜合體示范項目,在綠色低碳方面先后獲得中國綠建二星級認證、國內首個凈零碳卓越級康養示范認證,健康方面獲得美國WELL健康建筑鉑金級(最高等級)中期認證,智慧養老方面圍繞機構運營服務、健康管理系統、護理可視化場景、智能代步等不同場景打造,感受機器人與AI對長者未來生活的改變。項目將新增就業崗位約110個,并與各高校合作安置應屆畢業生就業,每年提供實習崗位約30個,年均營收約3400萬元。
以項目建設為抓手,打造高質量發展新引擎,激活高質量發展新動能,已經成為市中全區上下的共識。市中區堅決樹牢“項目為王”理念,以全市“項目深化年”為總牽引,在項目謀劃、落地、建設、見效、服務五大環節上全面落實“三看三深化”,堅持抓謀劃、強后勁,抓建設、強支撐,抓服務、強保障,新謀劃儲備國網山東電力戰新產業園、西部控股綠色生態汽車港等重點項目331個,持續抓好省級經濟開發區創建,大力實施外部空間拓展、老城老舊片區更新、城中村改造“三大工程”,策劃城中村改造項目11個。同時,市中區聚焦“大投資、大規模、大牽引”,新招引山東國科數控、上海仙途智能華北總部等項目443個,全力推動7個省級重點、19個市級重點和127個市高質量發展重大項目快建快投,總投資約1470億元,年度投資187.3億元,預計全年拉動固定資產投資增長4%以上。
激活創新動力厚植新質生產力
產業是經濟之本、發展之基。位于十六里河街道的望岳·智谷項目,旨在打造成為山東省會城市群乃至全國范圍內首屈一指的人工智能產業發展高地。項目已招引落地商湯智能、伯宇珅航、云智軟通、恒魯生物等人工智能領域應用型領先優勢企業53家,力爭通過3至5年時間,聚集“專精特新”細分領域核心企業30家以上、鏈上生態企業100家以上,預計2025年可實現營收9.5億元,拉動生態產值30億元,帶動就業人數超1100人,貢獻稅收3000萬元。
市中區堅持“濟南所需、市中所能、未來所向”,聚焦五大主導產業,以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為發展目標,建立“六個一”鏈長制推進機制,細化實化“十大產業鏈群”,加快強龍頭、拓鏈條、聚集群。市中區持續鞏固提升傳統優勢產業,現代金融集聚提升,前三季度,全區金融業增加值268.3億元、增速11%。都市工業轉型升級,大力實施制造業重點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行動,新增國家級、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56家,同比增長100%,創歷史新高。文化商貿擴容提質,先后培育發展盒馬鮮生、薛記炒貨等限上批零住餐企業761家、外貿實績企業333家,是全市最早創建“促消費IP”和“夜經濟IP”的區縣。新興產業加速起勢,聚力建設能源互聯網和信息通信網“兩張網”,能源互聯網方面集聚相關企業235家,建成能源類產業創新平臺25個,特別是山東能源互聯網產業集聚區作為“山東省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和“山東省特色產業集群”,預計年底全口徑產業規模將突破3800億元。未來產業聚力蓄勢,圍繞15個省級未來產業集群,打造未來產業先導區,人工智能領域引入一批鏈主企業,打造望岳·智谷、未來云谷等新產業園區,加快建設總規模超2200P的4個算力中心、6000平方米的科大訊飛人工智能教育主題園區,未來大健康領域以國藥控股、山東人民藥業、京東大藥房、山東大學創新藥物研究院為支撐,構建“醫、藥、健、養”一體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產業體系。
傳承城市文脈
城市更新有序進行
文化不僅可以浸潤人心,還能涵養一座城市的文明,塑造獨特的城市精神氣質,凸顯城市特色,促進產業發展。從時光深處走來的上新街,每一步都有著跨越百年的故事,折射著經濟、社會和文化的變遷。市中區定位“新業態·新文化·新體驗·新健康”,打造上新時代文化街區項目,通過“中西合璧、新舊共存”設計手法,保存中西風情的城市肌理、傳統街巷、空間形態與歷史建筑,修繕院落81個,建成商鋪120個,布局“一主街、三中心、八巷道”漫步式逛游格局和“三醫”商辦空間。正式開街運營后,將入駐商戶和企業100余家,成為“文商旅養”產商融合標桿街區,帶動就業700人,成為賦能“中優”戰略、彰顯城市符號、引領時尚國潮的“文商旅養”標桿項目。
在市中區,不僅有百年老街,更有百年商埠。大商埠片區重點培育文化旅游、時尚創意、特色商業、商務金融等產業,優化公共服務、生活居住等傳統功能,發展成為具有濃厚近代濟南歷史文化特色及傳統風貌的城市重要功能區。近年來,市中區堅定不移以中央商埠區戰略引領城市有機更新,濟南賓館、中山公園、濟南開埠博物館等項目正在全力推進,經四小緯二征收正在加速收尾,濟南開埠120周年系列活動精彩紛呈,融匯老商埠入選全國夜間經濟示范街,歐亞大觀園獲評省級旅游休閑街區,底蘊厚重的老商埠正在蝶變中釋放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