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ymyim"></strike>
  • <abbr id="ymyim"></abbr>
  • <ul id="ymyim"></ul>
    <abbr id="ymyim"></abbr>
    <ul id="ymyim"></ul>
    <fieldset id="ymyim"><menu id="ymyim"></menu></fieldset>
  • <fieldset id="ymyim"><input id="ymyim"></input></fieldset>
    <ul id="ymyim"><sup id="ymyim"></sup></ul>
    <strike id="ymyim"></strike>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天橋打造全市醫聯體“樣板間”

    發布日期:2017-09-11

    信息來源:濟南日報

      “這里住院環境好,社保報銷比例高,而且還有省立三院的專家過來坐診,我們心里踏實,醫聯體改革確實讓我們很受益。”叔叔在山東省立三院做完手術病情穩定后,侄女李嬋娟就立刻為他辦理了轉院手續。8月31日下午,不到10分鐘,免費接駁車就順利把病人轉到天橋院區,繼續接受康復治療……
      花著二級醫院的錢,卻享受著三級醫院的醫療服務。2016年6月17日,天橋人民醫院與山東省交通醫院(現山東省立第三醫院)構建全市首家緊密型醫聯體后,有越來越多的市民成為改革的受益者。
      這次醫改屬全市首例,甚至走在全省前列,醫療資源的共享緩解了百姓面臨的“看病難、看病貴”難題,同時也激發了天橋醫院(現山東省立第三醫院天橋院區)發展新活力。數據顯示,今年該醫院獲得的服務回報同比增長59.8%,病床使用率同比上升了61%;藥占比同比下降21.36%,住院手術量同比增長50%,服務出院病人同比上升72.75%,門診次均費用同比下降5%,超額完成了醫聯體合作第一年的工作目標。
      技術更硬!增加多項核心醫療技術
      2017年6月30日,山東省政府印發關于山東省醫療聯合體建設推進工作方案,要求全省加快推進醫聯體建設。而此時,山東省立第三醫院與天橋人民醫院建設醫聯體已推行一年多。
      改革的目的是讓百姓享受到高水平、高質量的醫療服務。因此,近一年來,兩家醫院緊密合作,推動優質醫療資源實現合理配置。目前,天橋院區內科進行了醫療組分組,每位醫師都根據科室發展需要和自身業務專長,選擇了主攻專業方向。
      在三院本部的指導下,天橋院區先后培育了纖支鏡下吸痰、深靜脈穿刺、骨髓活檢等多項新技術,大大提高了整體診療水平;外科開設了“頸肩腰腿痛”專病門診,成立了由省立三院骨科專家、天橋院區外科專家及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主任組成的專家團隊,推出了小針刀治療法、關節復位治療法、痛點注射治療法等特色療法,同時選派專家到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坐診,對行動不便的居家老人上門服務。今年以來,共開展義診2次,接診病人200余例等。
      此外,該院還在中醫館開展了中醫康復項目,開設中醫病房,增加中藥個體化加工、中藥協定處方、灸療、小兒推拿等新治療項目;在婦科增設無痛人流新技術,開展產前檢查、健康知識宣教等保健類服務項目;還高標準新建了健康管理中心,實現健康檔案管理信息化,提供一站式健康體檢服務,目前已完成各類查體近萬人次。
      管理更好!兩院管理規范化標準化
      如何規避醫聯體改革中的“聯體不聯心”?天橋醫聯體的“走心”改革從各方面入手,先后成立理事會,建立章程、協議,完善轉診標準、流程和監督體系等,讓醫療衛生機構之間實現同氣連枝。
      改革后,天橋醫院完善了雙向轉診流程及患者外檢繳費流程,暢通雙向轉診渠道;成立天橋醫院理事會,實行“理事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等;按照二級甲等綜合醫院建設標準,建立健全了院科兩級質量管理組織,成立物價管理委員會、醫療質量與安全管理委員會等19個院級質量管理委員會;先后制定、修訂18項核心制度及其他近100項管理制度,初步建立起科學的管理機制,初步實現了兩院之間內部管理規范化、標準化。
      規范化還體現在就醫環境上。改革以來,該院對院落、診區、病區進行了裝修;重新設計制作各種標識、宣傳展板;實施救護車免費接駁患者,方便患者在兩院區之間、社區和院部之間轉診。同時為增加診斷手段,完善硬件環境設施,該院新購買了震動式物理治療儀、NMR-Ⅰ型神經肌肉康復儀等醫療設備。
      目前,兩院之間已基本構建起“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就醫格局。只今年上半年,就上轉住院和檢查167人次,下轉20人次等。
      人才更多!培訓交流提升醫護業務水平
      在天橋醫院一樓大廳內張貼著一張“8月山東省立第三醫院專家出席天橋院區門診排班表”,包括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中醫科等。該醫院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除了坐診,這些專家還要負責每周在天橋院區進行業務培訓,這是兩院之間業務培訓和考核內容的一部分。
      而天橋醫院也將同時派出各級各類人員全職或利用業余時間到院本部進修學習。截至目前,三院本部專家和管理人員到天橋院區進行院、科兩級培訓30余次,天橋院區共20余人次到本部進修,還有30名管理人員參加了本部組織的EMBA培訓班。該院社管科主任李茂森在市級競賽中榮獲“2016年全市基層衛生技能標兵”榮譽稱號,代表濟南市參加全省競賽榮獲全科醫療城市組第一名,被授予“山東省富民興魯勞動獎章”;代表山東省參加國家級競賽榮獲城市全科醫療三等獎。“很多同事進修了多門專業知識,生活工作變得更加充實。”天橋院區內三科主治醫師王欣說。
      為建設完善各級人才梯隊,去年以來,天橋院區院部共招聘護理人員12人,信息技術人員1人,口腔、影像技師各1人,導醫2人,收費員4人。提升醫護業務水平的同時,該院從便民出發,完成醫保卡替代診療卡的開發運行,開發出醫保審核系統,兩院區OA辦公系統、合理用藥系統、電子圖書館實現資源共享。從惠民深入,在統一質控標準、確保醫療安全的前提下,開展醫學檢驗檢查結果兩院互認,避免重復檢驗檢查,讓市民享受到醫改釋放出的更多紅利。
    編輯:高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