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ymyim"></strike>
  • <abbr id="ymyim"></abbr>
  • <ul id="ymyim"></ul>
    <abbr id="ymyim"></abbr>
    <ul id="ymyim"></ul>
    <fieldset id="ymyim"><menu id="ymyim"></menu></fieldset>
  • <fieldset id="ymyim"><input id="ymyim"></input></fieldset>
    <ul id="ymyim"><sup id="ymyim"></sup></ul>
    <strike id="ymyim"></strike>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整合醫療養老資源 打造全省醫養結合示范區

    天橋:醫養“兩相宜”唱響夕陽紅

    發布日期:2018-08-02

    信息來源:濟南日報

      養老問題關系到每一個人,是必須答好的民生考題。
      天橋區一組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5月,全區60歲以上老年人占比23.12%,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32個百分點。其中,65歲以上老年人達9.06萬人,失能失智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達6081人……解決養老問題迫在眉睫,老年人對醫療護理需求與日俱增。
      作為全省醫養結合示范先行區,天橋區積極探索醫養結合新模式,11個部門合力協作,用扎實行動回應老年人“康養”期盼。作為牽頭部門,天橋區衛生和計劃生育局開創了“醫中有養”、“養中有醫”的“天橋康養模式”,唱響夕陽紅。
      醫中有養醫療機構治病也能養老
      接受完治療轉入護理期,如果選擇繼續住院,高昂的醫療費無法承受;出院回家,擔心缺乏專業的醫護服務影響康復。相信不少老年人都曾經有過這種糾結。
      醫療機構能否在治病的同時提供養老服務?天橋區舜德護理院給出了答案。天橋區舜德護理院是一家非盈利性質的醫療機構,在為患者提供基本診療的同時,還可提供康復護理服務,尤其是安寧療護。“我們有一支專業團隊為臨終患者提供特殊的緩和醫療服務,包括疼痛控制、心理疏導、舒適護理、死亡教育等,讓他們的生命‘走’得溫暖。”天橋區舜德護理院院長張英表示。
      除天橋區舜德護理院外,目前在天橋區共有6家醫院、1家康復醫院、8家社區衛生服務機構、2家衛生院可提供醫養結合服務,床位數達457張。其中,天橋人民醫院為失能、半失能人員設置了專門、集中、獨立的病區和床位,提供“專護”服務,目前已收治“專護”參保人員47人次。
      此外,該區還通過引導社會力量投入,建立醫院、社區、公司三方合作機制,引導醫療機構轉型,向養老服務延伸。日前,濼口街道新城社區居委會、山東省立第三醫院、山東北方現代化學工業有限公司已達成合作,建立醫養結合機構,為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提供中高端服務。
      養中有醫養老機構養老也可醫護
      “老人在家里一天走了多少步、喝了多少水等信息都會被記錄下來形成健康檔案,數據一旦‘報警’,老人就能拿著健康檔案通過‘綠色通道’到醫院就診。”濟南愛照護公司總經理黎斌告訴記者。
      無獨有偶。山東安康通健康服務有限公司在社區推行“互聯網+大養老”服務模式,老年人可通過居家呼叫中心系統實現居家養老、社區養老,還能享受遠程醫療服務;天橋區富翔老年公寓配備專業診療設備,目前核定床位356張,入住老人298人,該機構以收費低服務好的特點受到群眾廣泛認可。
      今年以來,天橋區衛計局、區民政局聯手推動養老機構與醫院合作,實現“養中有醫”。目前,全區內設醫療機構的養老院有3家,與醫療機構簽約的養老機構達31家,農村敬老院與衛生院、村幸福院與衛生室“兩院一體”實現100%融合。
      值得關注的是,在推進“養中有醫”過程中,天橋區醫聯體醫療資源優勢得以彰顯。“雙向轉診讓老年人既能享受到三甲醫院的醫療服務,又能節省大筆開支。”天橋區衛計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部門協作打通醫養“任督二脈”
      “醫養”真正結合,關鍵在破除政策壁壘,通過多部門協作,打通兩者之間的“任督二脈”。
      今年,天橋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醫養結合工作,納入“2018為民辦18件實事”之一,成立工作領導小組,明確區民政局、區發改委、區財政局等11個部門職責分工和目標要求。作為牽頭部門,天橋區衛計局高點定位、高標推進,設置醫養結合科,指定專人負責。
      為深入推進醫療、養老資源融合,引導成立更多專業醫養結合機構,天橋區衛計局與區民政局合力作為,推進簡化行政審批工作:及時審批建立醫養結合服務機構的申請;引導醫療機構設立養老機構,面向老年人開展集中居住和照料服務的醫療機構優先受理;支持民辦非營利性養老專業服務組織一次注冊、多點運營等。
      “醫養健康產業是新舊動能轉換五大新興產業之一,衛計部門作為牽頭部門,助推產業發展,責無旁貸。”濟南市衛生計生委黨委書記、主任馬效恩曾對全市衛計醫養結合工作提出要求。
      的確,醫養健康產業能夠助推區域發展,惠及民生。為此,天橋區將繼續推進醫養結合工作,提升老年人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為“加快轉型發展、建設現代天橋”提供健康保障。
      (本報記者 張素芬 通訊員 付姍姍 林燕燕)
    編輯:高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