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中國-中東歐國家地方合作研討會在濟南開幕。中東歐國家駐華大使、商務參贊以及企業代表齊聚濟南,聚焦濟南發展。此次會議的召開,是我市積極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進程中的重大機遇,有助于企業了解中東歐市場情況,搭建我市與中東歐國家溝通交流、洽談對接的有效平臺,深化人文、投資、貿易、招商引資、高新技術和民營企業“走出去”等方面的合作。
研討會期間,我市部分參會的知名企業負責人、縣域代表接受了記者采訪,暢談“16+1”合作平臺對我市發展的重大意義,以及企業走出國門搭建平臺,深度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設想和考慮,傳遞出了國際會議中的濟南聲音。
消化吸收國際先進技術
“濟南是一個有著厚重歷史底蘊和人文情懷的城市,此次高規格的大使級活動在濟南舉行,給了我們一個推介濟南、推介企業的機會,非常難得,更會給我們這座城市帶來深刻的變化和影響。”市政協副主席、重汽集團董事長王伯芝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多國大使云集濟南,是對我市創新發展的認可,將對我市今后的開放和發展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王伯芝認為,“16+1”合作平臺可以把濟南的產品、企業推薦到歐洲乃至世界。歐洲是汽車的發源地,也是國際汽車巨頭的聚集地。作為重型汽車行業的領軍者,本著“共建、共商、共享”理念,重汽下一步會認真了解中東歐的經濟、技術等情況,消化吸收國際先進重卡技術。“重汽產品在海外目前主要合作方在非洲,將來方向是打造高端市場,而中東歐市場是重要渠道,對實現企業全球化很有幫助。”王伯芝稱。
打造好“山東中歐班列”品牌
“去年8月我們開通了第一列到莫斯科的班列,今年4月13日又開通了首班中亞班列,形成了濟南市“一帶一路”的中歐班列北線和中線網絡布局,為濟南和周邊企業出口及招商引資提供了物流通道。”山東高速國儲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耿磊介紹說,中東歐16國是“一帶一路”建設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將以此次研討會為契機,打造好“山東中歐班列”品牌,深化與中東歐的市場合作。“后續我們班列將首先發展回程貨源,并逐步參與班列的回程金融和貿易,力爭今年第三季度把俄羅斯班列繼續向西延伸,最終輻射整個歐洲。”努力拓展中東歐市場布局
齊魯國際交通發展有限公司國際工程部總經理苑善輝在采訪中表示,“16+1”合作平臺為企業發展提供了政策和方向。“濟南工業體系相對比較健全,另外濟南文化氛圍濃厚,此次活動有利于濟南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行經濟、文化的融合。”苑善輝稱,企業有四個板塊,包括基礎設施建設、對外投融資、文化旅游、國際貿易等,與“一帶一路”建設高度契合,下一步企業會積極布局中東歐地區,加強開發和發展。
與法國等開展產業鏈延伸合作
為企業帶來發展紅利的同時,“16+ 1”合作平臺為縣域經濟發展也帶來了機遇和挑戰。在研討會上,平陰縣副縣長張軍與保加利亞大使進行初步對接,“玫瑰是平陰的特色產業,也是一張名片,下一步我們將充分抓住和利用好‘16+1’合作平臺,主動加強與中東歐國家的溝通和對接。”張軍介紹,平陰縣將與保加利亞、土耳其等玫瑰主產國相互引進優質玫瑰品種;與法國、德國、荷蘭等國家開展技術開發、產業鏈延伸合作;依托平陰玫瑰高端產業園和外資企業優惠政策,吸引國內外企業落戶;拓寬國外市場,與中東歐國家開展進出口貿易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