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ymyim"></strike>
  • <abbr id="ymyim"></abbr>
  • <ul id="ymyim"></ul>
    <abbr id="ymyim"></abbr>
    <ul id="ymyim"></ul>
    <fieldset id="ymyim"><menu id="ymyim"></menu></fieldset>
  • <fieldset id="ymyim"><input id="ymyim"></input></fieldset>
    <ul id="ymyim"><sup id="ymyim"></sup></ul>
    <strike id="ymyim"></strike>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四新”產業活力迸發新舊動能加速轉換

    發布日期:2017-09-20

    信息來源:濟南日報

      存量變革,推動傳統動能不斷優化升級;增量崛起,帶來新興產業雨后春筍般生長。以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實現產業智慧化、智慧產業化、跨界融合化、品牌高端化,從摸索前行到路徑漸明,濟南正在創造一片新天地。
      濟南市堅持“四新”促“四化”這一發展路徑,充分利用科創優勢并挖掘自身潛力,實現產業以舊變新、以新換舊、新陳代謝,持續迸發出經濟增長新活力。
      高新區瞄準高精尖發力大數據
      作為全市科技經濟發展的主戰場,濟南高新區承擔著聚焦尖端新科技、新產業,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的重要使命。為推進發展量子科技產業,高新區依托濟南量子技術研究院和山東量子科學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建設“一園、兩基地、四平臺”;為促進寬禁帶半導體產業在濟快速發展壯大,高新區擬籌建寬禁帶半導體產業技術創新研究院,構建晶體材料、加工檢測、工藝器件等完整產業鏈條;為加快推進發展人工智能產業,濟南高新區搭建山東省智能機器人與數字化裝備產業公共技術服務平臺,推動工業機器人、家庭服務機器人等領域發展。
      實施大數據引領戰略,實現新業態、新模式產業跨界融合,也是高新區新舊動能轉換的亮點之一。目前,我市已在齊魯軟件園、創新谷建設大數據研發平臺,在齊魯智慧谷、智能裝備城建設創新平臺,在生命科學城搭建產業平臺;成立黃河數據帶戰略研究院,打造大數據戰略平臺;推動大數據在治堵、治霾、治安等20個領域的創新應用;實施“企業上云”行動計劃,加快推動“工業企業上云、服務業企業上云、云上創新創業”工程。以應用需求為導向,引導大數據技術對傳統產業和新興產業的滲透融合,推動新技術、新業態與傳統產業的跨界融合,促進傳統產業與新業態、新模式協同發展。
      歷下區聚焦中央商務區科技金融雙驅動
      擁有舉全市之力打造的濟南中央商務區的歷下區,致力于打造新城產業的金融航母,將中央商務區作為推動經濟跨越發展的戰略平臺——圍繞引進產業金融和總部類企業提供定制化服務,充分滿足其行業特性和企業定位的特殊需求,為產業金融中心和新企業總部提供優質的辦公空間、建立健全的生態產業鏈、打造完善的要素市場,建設國際金融城,開啟產業金融新引擎,以產業金融引領形成東部發展的經濟高峰。
      同時,作為科技大區,歷下區以長嶺山片區、科金大廈等項目為重點,策劃打造了一批科創核心平臺和跨界融合項目,以大項目撬動產業新動能。依托長嶺山片區打造的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示范園區,實行“產業導入+園區運營”的新商業模式,為智能制造、光電科技、數字全媒體等高端新興產業迅速集聚,打造了一條集總部研發、成果轉化、園區服務等于一體的科技生態產業鏈。依托科金大廈項目推動的“科技+金融”雙輪驅動,圍繞科技金融服務、金融科技孵化、知識產權交易、科技成果轉化四大板塊,完善全產業鏈服務,打造科技金融跨界融合發展的示范樣板。
      市中區瞄準“彎道超車”布局數字經濟
      市中區提出產業轉型升級應突出品質、品位和品牌“三位一體”,著力引進培育發展潛力強、業態高端化和技術前沿性的行業獨角獸和新興產業企業,從而實現產業發展“彎道超車”,成為區域產業發展的引領者。為了找準新舊動能轉換和產業培育的主攻方向,市中區專門聘請了全球最大第三方專業服務機構德勤(中國)咨詢,為全區產業發展編制戰略規劃編制。
      除此以外,市中區還提出了“發展數字經濟、助推品質市中建設”的工作思路,在全市第一個成立數字經濟服務專業部門——市中區大數據業服務中心,第一個編制出臺了《促進大數據產業發展實施意見》《促進大數據發展應用若干政策》,啟動山東數字經濟產業園規劃建設,并實施數據市中、數創市中、數融市中、數鏈市中“四大工程”。數字經濟將成為撬動市中區未來經濟新支點。
      濟陽縣無中生有的新城老樹新枝的智造
      無中生有,新空間催生新產業。濟陽縣發揮濟陽、濟北、崔寨、回河、孫耿、太平六個街道位于先行區內部的優勢,圍繞“搶抓攜河發展機遇,加快產城融合步伐,建設濟南北部新城”目標,先期完成了崔寨、回河、孫耿、太平撤鎮設辦工作,為新舊動能轉換提供了廣闊空間,阿朵小鎮、勒芒小鎮、樂視體育中心等一批新業態紛紛落戶,為省城在黃河北再造一個新濟南貢獻濟陽擔當。
      老樹新枝,傳統優勢也要“顛覆”。食品產業方面,濟陽縣圍繞轉型升級,成功舉辦“食安山東”第一屆山東休閑食品大會,推動食品產業逐步向保健性、功能性、綠色休閑等高端食品以及航空航天特種食品轉型;機械裝備制造業方面,開發并建設了“濟陽智造”云平臺,實施互聯網+液壓升降平臺產業創新工程,把眾創模式與液壓升降平臺產業緊密結合起來,積極培育新商業模式。
      市科技局工研院首批18項成果轉化已確定
      全國第一條量子通信試驗網——濟南黨政機關量子通信專網已在濟完成第一階段測試。濟南專網是繼濟南量子通信試驗網之后,全國第一個真正商用的量子通信專網。目前,濟南市科技局已編制完成了山東省“十三五”量子信息技術發展規劃,為打造國際領先的量子通信商用產業標桿提供了堅實基礎。
      市科技局還出臺了《濟南市數創公社2020發展行動計劃》,確定了濟南市發展大數據產業的指導思想、主要目標、戰略任務和保障措施,重點打造大數據公共技術支撐和創新服務平臺,引進培育大數據應用眾創空間、孵化器、大企業研發總部。
      為了促進企業與高校深度融合,濟南市致力于打造以山東工研院為基礎的科研成果轉化高地。截至目前,山東工研院科研孵化基地首期4萬平方米已達到入駐條件,總規模3億元的投資發展基金完成工商注冊,氧化鋯等第一批18項進院項目通過篩選。未來一大批優秀成果將陸續在濟南生根發芽,逐漸成長為新興產業領域的重頭戲。
      市經信委爭創多個領域的國家試驗區、示范區
      信息經濟引領、產業轉型升級和物流中心提級擴容,是市經信委統籌新舊動能轉換的三大聚焦點。信息經濟方面,我市將加快培育數字經濟,打造經濟發展新引擎,努力爭創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和國家大數據產業集聚區;產業轉型升級方面,將突出高端裝備和智能制造,突出融合放大,加速形成經濟發展新優勢,加快培育十大千億產業,探索“四新促四化”的發展路徑;物流中心提級擴容方面,將提高物流業對經濟發展貢獻度,爭創國家級物流新舊動能轉換示范區。
      我市將大力實施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工程,爭創國家新型智慧城市試點;加快建設工業大數據平臺,建成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園區工業大數據示范平臺;通過省市共建“智能制造服務平臺”,著力突破一批關鍵共性技術;建設服裝設計創新創業國家平臺,助推中國服飾全產業鏈的數字化、智能化升級。
      同時,我市還將爭創國家級“多式聯運”示范工程,加快推進綜保區公路—港口、臨空經濟區航空—公路、桑梓店和董家鐵路—公路多式聯運系統建設;實施“企業上云”工程,推動“互聯網+”向“云+”發展戰略升級;著力打造山東氫能動力汽車創新中心;著力打造鑄鍛檢驗中心和精密制造中心。
    編輯:吳曉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