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ymyim"></strike>
  • <abbr id="ymyim"></abbr>
  • <ul id="ymyim"></ul>
    <abbr id="ymyim"></abbr>
    <ul id="ymyim"></ul>
    <fieldset id="ymyim"><menu id="ymyim"></menu></fieldset>
  • <fieldset id="ymyim"><input id="ymyim"></input></fieldset>
    <ul id="ymyim"><sup id="ymyim"></sup></ul>
    <strike id="ymyim"></strike>
    2025年03月31日 星期一

    爭當“排頭兵”共筑“濟南夢”

    作者:季 評

    發布日期:2015-05-04

    信息來源:濟南日報

    日前,在全市領導干部會議上,省委主要領導明確要求,濟南要緊扣“走在前列”的目標定位,努力在落實“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中爭當排頭兵。會上,市委主要領導明確表示,要與700多萬濟南人民一同追逐“濟南夢”。之后,在全市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努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走在前列。
    去年底,在全省經濟工作會上,省委、省政府要求,各行各業、各個領域的工作,都要力爭走在全國前列。“走在前列”,是習總書記對山東工作的殷切期望和要求,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科學決策和重大戰略部署。
    山東以“走在前列”為目標定位,作為經濟文化強省的首善之地、省會城市群經濟圈的核心龍頭,濟南應該怎么辦?答案只有一個:濟南更要走在全省的前列,爭當排頭兵,共筑濟南夢。也就是說,濟南的經濟社會發展不但要達到、而且要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各方面的工作都要力爭上游,創先爭優,不斷提高在全省的首位度,特別是要在落實“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努力走在全省乃至全國的前列。
    應該說,這一發展定位,符合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符合濟南的發展實際,符合廣大人民群眾的期待愿望,較好地體現了高點定位、高標謀劃、高效推進、敢于擔當、銳意進取、從嚴從實的發展理念。這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全市上下都要把“爭當排頭兵”作為堅定不移的奮斗目標、堅持不懈的努力方向,把“共筑濟南夢”作為凝心聚力的“最大公約數”,鉚足勁,扣緊手,凝心聚力抓發展,持續深入抓改革,堅定不移抓法治,堅持不懈抓作風,全力以赴,努力打造改革發展新高地。
    不可否認,面對經濟發展新常態,要走在全省乃至全國前列,濟南還面臨較大壓力,經濟社會發展還存在諸多矛盾。在增速換擋期、轉型陣痛期和改革攻堅期“三期疊加”的特殊階段,平衡“穩增長”與“調結構”之間的難度日益增加,經濟增長的下行壓力不斷加大。同時,城建管理、民生保障、社會治理等工作任務繁重;生態環境、安全生產、交通擁堵等方面備受關注……這些問題,有的是長期積累下來、沒有根本解決的,更多的則是,在發展過程當中,特別是新常態下又新產生的,而且,多重矛盾相互交織、錯綜復雜。如何破解這些難題,對全市上下都是一場嚴峻的考驗。
    但是,也應當看到,除了壓力與挑戰外,新常態同樣孕育著許多新機遇。不論是全國還是全省,總體經濟社會發展形勢還是向好的。具體從濟南看,很多產業和領域擁有獨特的發展優勢、巨大的發展潛力。特別是隨著省會城市群經濟圈戰略的加快推進,軌道交通等重大基礎設施的依次展開,濟南的區位優勢更加突出,城市綜合服務功能、承載能力不斷增強。同時,東拓、西進、南部綠色發展、北部跨河發展戰略的加快實施,使城市發展空間得到了實質性拓展。另外,近幾年,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深化改革的重要舉措,營商環境明顯改善,發展活力逐步釋放……所有這些,都為濟南加快科學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以新狀態應對新常態,以新舉措爭取新作為,才能把新常態轉化為新機遇,從而實現新突破。全市上下一定要正確認識、主動適應、積極引領新常態,切實做到認識上到位,能力上提高,行動上有力,措施上配套,努力在新常態下開創新局面。
    ——在發展理念上,要始終把加快科學發展作為第一要務。堅持“穩中有進”的總基調,轉變發展方式,加快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在保證質量、效益的前提下,積極爭取適度、較高的增速。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穩收入、穩社會,進一步優化經濟結構、進一步加大“轉調創培”力度、進一步提高質量效益、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進一步改善人民生活,著力打造加快科學發展、建設美麗泉城的升級版。
    ——在發展重點上,要把招商引資作為經濟工作的生命線,突出抓好重點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要切實由政策招商向環境招商、服務招商轉變。念好“早、快、好、實”四字經,工作再抓緊一點,服務再靠上一步,措施再具體一些,落實再盯緊一下,爭取大項目、好項目早落地、早開工、早建成、早見效,促進有效投資、高效投資。
    ——在發展動力上,要全面深化體制、機制改革,簡政放權,向改革要紅利,以創新增動力。拉長長板,補齊短板,培育新板,推動多規一體、產城融合,促進一二三產業統籌發展。加快培育新興產業與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并重,城區經濟與縣域經濟發展共舉,特別是要在工業、民營、縣域、園區、外向型經濟等方面,取得實質性突破。大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著力弘揚濟南百年開埠精神,努力營造支持改革、鼓勵創新、寬容失敗、容許試錯的濃厚氛圍,鼓勵大眾創業大膽試,引導萬眾創新大膽闖,積極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形成推動發展的新動力、新活力。
    ——在發展目的上,要把出發點和落腳點,更加堅定地放在富民、惠民、便民、利民、安民上。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統籌解決好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就業保障、環境治理、交通擁堵、扶貧解困、安全生產等方面問題,讓群眾有活干、有錢掙、有盼頭,日子越過越好,社會更加和諧穩定。
    ——在發展支撐上,要廣泛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凝聚共識,整合資源,形成合力。眾人拾柴火焰高。千斤重擔一起挑,人人肩上有“指標”。這個“指標”,不只是經濟社會發展指標,更多的是整個社會的共識度、參與度和支持度,整個城市的凝聚力、吸引力和競爭力。濟南的改革發展,不只是要靠“市長”,也不只是要靠“市場”,更多的是要靠每個市民、整個社會。每個人都要做建設者、參與者、推動者和共享者,而不是旁觀者,更不是缺席者。千萬人的“個人夢”實現了,就能匯聚成強大的“濟南夢”。
    心態決定姿態,姿態決定狀態,狀態引領常態。新常態下,誰認識得早、適應得快、引領得好,誰就能在新一輪發展中搶得先機,拔得頭籌,爭先進位。當前,濟南進入了加快改革發展的嶄新時期,新常態彰顯新趨勢,新征程孕育新希望。全市上下務必要將中央的戰略部署和省、市委的決策要求,堅定不移地貫徹到各項工作中,進一步提升發展標桿、工作標準、精神境界,積極作為、敢于擔當、真抓實干,努力爭當落實“四個全面”的排頭兵、“走在前列”的領頭雁,齊心合力,共筑宜業宜居、宜商宜游、幸福美好的“濟南夢”。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