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5-06-27
信息來源:濟南日報
招商引資是經濟增長“三駕馬車”中投資的關鍵力量。只有把招商引資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作為發展的生命線貫穿始終,才有可能實現穩增長,為長遠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近年來,我市持續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使固定資產投資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增幅在全省名列前茅。但應當看到,我們的招商引資工作還存在不少問題,具體表現在固定資產投資與同類城市相比還有較大差距。就拿濟南和南昌對比,濟南的GDP遠高于南昌,但固定資產投資卻不如對方。因此,必須要找到其中的問題,努力提升招商引資工作水平。
從體制機制來看,與發達城市相比,我們對招商引資的重視程度還遠遠不夠。在機構設置方面,我們的招商引資機構相對分散。從市級層面看,發改部門負責內資招商,商務部門負責外資招商;從縣(市)區層面看,有的把招商任務放在服務中心,有的放在招商部門,有的放在開發區。而且人員配備相對薄弱,全市招商人員不統一,縣區加起來包括高新區只有百余人。因此,必須完善機構設置,改變目前機構分散、力量薄弱的不利局面,同時強化人員配備,抽調能力強的人擔任這項工作。
從考核角度看,我們缺乏有效的考核機制。各地對招商引資人員的考核,大部分跟業績不掛鉤,即使掛鉤也拉不開差距,容易導致干多干少一個樣的心態。招商引資既然是發展的生命線,就要有目標,有責任狀、責任書,獎罰分明,將之作為干部提拔考核的重要指標。 從具體實施看,要努力做到“抓兩頭放中間”。如果僅僅局限于把客商招來,卻忽視后續服務,那招來的客商也會跑掉。“抓兩頭”,一頭要做好接待工作,向客商介紹推介好濟南的優勢,另一頭要抓好項目落地,及時幫助企業辦理必要的手續;“放中間”,就是要發揮市場攪拌機的作用,按照市場規律進行商業談判。在這個過程中,要及時跟進,在遵規守紀的前提下用好用活政策,促進項目落戶。
當然,招商引資往往是“十網打魚九網空”,投入精力與產出成果有時不成比例。與一位客商從相識到相知,招一個項目從洽談到落戶,更多的是曠日持久的“馬拉松”。因此,要想取得招商引資的成功,就要有敢打善拼的精神和堅忍不拔的頑強毅力。要拿出“歷經千辛萬苦、說盡千言萬語、走遍千山萬水、想盡千方百計”的精神,放下架子、撲下身子、沉下心來。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只有憑借一股韌勁,一家企業一家企業地跑,一個項目一個項目地談,才能確保招商引資取得豐碩的成果。
招商引資的競爭,某種程度上也是投資環境的競爭。全市上下要努力樹立“一盤棋”思想,致力于進一步改善和提升軟、硬環境,努力形成投資“洼地”。各級各部門要從自我做起,信守承諾,誠信待商,提高政府公信力,提高社會信用水平,全力營造廉潔高效、優質服務的環境和親商、安商、富商的氛圍,為招商引資工作作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