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ymyim"></strike>
  • <abbr id="ymyim"></abbr>
  • <ul id="ymyim"></ul>
    <abbr id="ymyim"></abbr>
    <ul id="ymyim"></ul>
    <fieldset id="ymyim"><menu id="ymyim"></menu></fieldset>
  • <fieldset id="ymyim"><input id="ymyim"></input></fieldset>
    <ul id="ymyim"><sup id="ymyim"></sup></ul>
    <strike id="ymyim"></strike>
    2025年03月31日 星期一

    創新是一種責任

    發布日期:2012-05-22

    信息來源: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一個政黨永葆生機的源泉。我們正處在一個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的時代,一個迫切需要創新的時代。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國內形勢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創新不僅是方法,而且是精神;不僅是要求,而且是責任。

    當今世界正在發生深刻變化,經濟全球化、世界多極化深入發展,科技進步日新月異,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更加頻繁,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烈,同時全球性問題明顯增多,人類社會發展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在深刻變化的世界形勢面前,推動人類社會發展需要創新,各國都在大力推進創新。特別是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各國進一步認識到創新在提高本國綜合國力與國際競爭力中的重要意義,紛紛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作為重要發展戰略。可以說,在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哪個國家在創新問題上能夠先行一步、高出一籌,哪個國家就能贏得發展主動權。

    當代中國正在發生深刻變革,經濟快速發展,社會轉型加快,思想觀念更加多樣,同時發展中的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依然突出,各種社會矛盾明顯增多。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迫切需要我們更加注重創新,切實創新理念、創新思路、創新舉措。從某種角度看,當代中國的各個領域、各項工作都需要創新,創新已經成為我們攻堅克難、再創輝煌的必然選擇。正因為如此,我們黨反復強調把改革創新精神貫徹到治國理政各個環節,大力推動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創新;明確提出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并把它作為國家發展戰略的核心;不斷出臺支持、鼓勵、推進創新的規劃計劃、政策措施等,努力為創新提供條件和保障。

    應當說,經過多年不懈努力,我國在推進創新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各領域創新成果不斷涌現,全社會創新意識不斷增強,極大促進了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和國際競爭力提升。但也必須看到,有的地區、部門和有的同志包括領導干部緊迫感不強、工作抓得不緊,創新的能力不夠、辦法不多,甚至不思進取、因循守舊,不敢創新、不愿創新。在新形勢下,我們要更好地推進創新,就必須從事關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高度來看待創新,把創新作為一種責任落實到各個方面。

    進一步完善有利于創新的體制機制和政策措施。推進創新,國家有責。這個責就是建立健全有利于創新的體制機制,制定實施有利于創新的政策措施。應堅決破除制約創新的各種體制機制障礙,不斷加大對創新的投入,有效整合創新資源,積極探索創新模式,進一步激發創新活力。

    進一步營造有利于創新的社會環境和良好氛圍。推進創新,社會有責。這個責就是形成鼓勵創新、愛護創新、尊重創新、支持創新的良好氛圍。應牢固樹立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理念,大力倡導崇尚創新、寬容失敗的社會風尚,積極培育寬松和諧、保障創新的社會環境,進一步凝聚創新力量。

    進一步發揮人們創新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推進創新,人人有責。這個責就是致力于創新,敢于創新、善于創新,通過創新推進工作和事業。在創新問題上,每一個人都沒有理由做旁觀者、空談者,而必須做參與者、行動者。應進一步增強時不我待的緊迫意識、不進則退的憂患意識、不懼風險的擔當意識,自覺肩負起創新的責任和使命,努力提高創新能力、掌握創新本領,積極為建設創新型國家作貢獻。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