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上午,寒風凜冽,在章丘區文祖街道三德范南村鄰近章萊路的坡地上,幾名村里的紅白理事會會員們正在“平墳清碑”。這是該區集中開展平墳清碑行動的一個畫面,也全面打響了全區生態空間保衛戰和移風易俗攻堅戰。而這不但是該區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計劃的序曲,更是打造美麗鄉村的重要舉措。
破除封建陋習 開展移風易俗
全力消除視覺污染,倡樹文明新風。亂埋亂葬、亂樹墓碑與章丘區推行的鄉村振興計劃不協調。為此,章丘區委、區政府制定專門工作方案,明確集中行動的清理范圍、完成時限以及復耕綠化標準;各鎮街迅速召開移風易俗、墳頭墓碑清理專項會議,發放移風易俗倡議書、墳頭墓碑清理通知,各村張貼公示欄,挨家挨戶宣傳。截至目前,全區共摸排墳墓、墓碑2895處,已經清理548處,全區全域全面進入集中清理階段。
在清理過程中,黨員干部率先自查自清,文祖街道石子口村支部書記王化偉以身示范,帶頭清理不屬于可視范圍之內的祖上墳墓,為全村百姓樹立了榜樣;“我自家的三座墳頭也自行平了。”該村73歲老黨員畢德銀向記者表示,平墳清碑就是支持村里發展旅游事業。
與此同時,各村的紅白理事會發揮了重要作用,進家入戶進行說服動員,做深入細致的思想工作,講清破除封建陋習、開展移風易俗的道理。文祖街道三德范南村紅白理事會會長姜愛家說,“我們一直提倡的是厚養薄葬,村民理解和支持本次行動。”據介紹,本次行動獲得了大多數群眾的支持,紛紛自清自平,保證了全區清理工作的進度。
“平出”生態空間 建設美麗鄉村
“平出”新空間,復耕復產保生態。墳頭墓碑清理后,生態空間進一步得到釋放,擴大了耕地面積,各村積極復耕復產。以垛莊鎮蒲皇村為例,這里耕地分散,墳頭墓碑較多,“個別較大的墳頭能占地20多平方米,”該村村支書周承山說,“借助這次機會,把村內大大小小的墳頭墓碑都清了,騰出十幾畝耕地來,來年種上花椒、果樹。”據介紹,下一步全區各村將縱深推進,對山坡耕地、林地內墳頭墓碑進行清理,力爭清明節前,全面完成林地、耕地里面墳碑整治任務。
亂埋亂葬、亂樹墓碑損壞了文旅形象,妨礙了鄉村旅游和現代農業的發展,集中整治是美麗鄉村建設的題中應有之義。經過整治,周邊環境煥然一新,為建設美麗鄉村、發展鄉村旅游打下了良好基礎。
建設公益性公墓、骨灰堂
平墳清碑是對封建迷信陋俗的一次清洗。“現在有的村民大搞奢華葬禮,花費2萬多元,紅白喜事攀比之風漸有抬頭之勢。”章丘區民政局副局長王正剛表示,此次平墳清碑行動就是一次移風易俗戰役。為鞏固清理成果,各鎮街民政部門不定時對各村進行檢查,同時完善各村村規民約,明確禁止亂起墳頭、亂立墓碑行為。
為妥善處理平墳清碑后續問題,進一步深化殯葬改革,該區制定公墓建設管理行動計劃(2018年-2019年)。據悉,2018年年底前,在該區南部山區建設玉安園公益性公墓的基礎上,計劃利用南部荒山再規劃建設1處區級大型公益性公墓;在中部相公、普集一帶利用荒山規劃建設1處區級大型公益性公墓。在中部地區,以明水、雙山、官莊、埠村、圣井、棗園、龍山為分布區域,以鎮街為單位各自規劃建設1處鎮級公益性公墓。在繡惠街道單獨建設1處大型公益性骨灰堂,該工程已完成規劃設計,進入工程施工準備階段。在北部地區,刁鎮計劃建設1處公益性骨灰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