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烏鎮陳向宏團隊合作,打造“明水古城國際泉水旅游度假區”;與華僑城集團合作,打造“繡源河文旅綜合體”;白泉濕地、小東山公園、城市景觀水系建設、城市“雙修”工程、雙山大街示范街建設如火如荼……一座“山泉河湖城”和諧共融的文旅名城呼之欲出。章丘將聚力突破“山泉河湖城”五大片區,拉開文旅名城發展框架。
“五朵金花”構建文旅新格局
按照“1551”布局,其中一個“5”,就是突破“山泉河湖城”五大片區,這也是該區產城融合的集聚區、引領區,也正是這“五朵金花”構建起了章丘文旅名城新格局。
山,即章丘國家森林公園大胡山風景區,綠化再提升、功能再完善,凸顯夜間山水畫卷,串聯起白泉、朱家峪、馬家峪等古村,打造城市文化新地標、宜居宜游新亮點;泉,即明水古城國際泉水旅游度假區,與陳向宏團隊深度合作,依托明水古城項目,區域向北延伸,西至赭山、玉帶河,東到繡江河的空間區域內,打造全球一流國際泉水旅游度假區;河,即繡源河40里風貌帶,加快規劃建設現代有軌電車,以華僑城項目為引爆點,打造縱貫南北兩大高鐵樞紐的綜合交通軸、濱河景觀帶、高端產業增長極;湖,即白云湖、東湖水庫、白云水庫“三湖濕地”,推進白云湖與東湖水庫連通、退漁還濕,開工建設白云水庫,形成5萬畝的“三湖”濕地片區,打造濟南最美麗自然生態區;城,即濟南東部產業新城,拓展發展空間,打造生機勃勃、生態優美、生活完善的產業新城。
生態提升筑牢文旅基礎
打造文旅名城,生態提升是基礎。章丘以水為脈、以綠為衣、以人為本,做好生態提升工程,做足“生態吸引”文章。日前,黃河水首次流入石河街水系,規劃建設中的其他4條景觀水系也將成為河道蜿蜒、流水潺潺的景觀;圣井水源地輸水能力提升工程、白泉濕地、小東山濕地加快建設……今年,該區將實施“兩橫五縱”城市水系及12條天然沖溝生態修復工程建設。
大水系串聯大生態,大生態構筑“文旅”發展基礎。白云湖退漁還濕工程計劃今年上半年全部完成,屆時白云湖濕地總面積將達到26100畝……重點實施白云水庫、白云湖改造提升、東湖水庫與白云湖泵站連通、朱各務水庫與大站水庫連通、引黃補源續建等工程,進一步統籌利用全區水資源,從而提高科學保泉水平和保泉效果。目前,繡源河應急補源工程已經開工,預計今年7月份完工。保泉暨水資源智慧平臺將于7月份建成投入使用。309國道綠化、章萊路、南外環、城區重點道路節點等14項綠化提升工程正在穩步實施。
“一泉一河”引爆文旅名城
2017年9月29日,在百脈泉畔打造的“明水古城”和在繡源河邊開發的現代新城“華僑城”同時落戶章丘,引爆全國。
3月28日,定位“山東第一、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明水古城國際泉水旅游度假區項目率先開工。項目突出泉水生活、古城格局、清照文化、赭山生態四大特色,凝聚文化精華,建設赭山公園,再現古城風貌,盡顯章丘泉水和人文特色。
華僑城繡源河文旅綜合項目總投資約500億元,與明水古城東西呼應、動靜結合,深得“古新交融、泉河相依”的韻味,南北長約20公里,以“大生態、大旅游、大文化、大融合”為發展目標,定位為城市濱水文化旅游度假區,今年5月份將破土動工。隨著山東自然博物館、華僑城的簽約,城市展示中心、水樂園等一期工程的開工建設,這里將打造成為濟南東部觀光帶、產業帶和文旅集聚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