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ymyim"></strike>
  • <abbr id="ymyim"></abbr>
  • <ul id="ymyim"></ul>
    <abbr id="ymyim"></abbr>
    <ul id="ymyim"></ul>
    <fieldset id="ymyim"><menu id="ymyim"></menu></fieldset>
  • <fieldset id="ymyim"><input id="ymyim"></input></fieldset>
    <ul id="ymyim"><sup id="ymyim"></sup></ul>
    <strike id="ymyim"></strike>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預防與化解“雙劍合璧”

    ——“一體化”預防化解機制在濟南市中級法院的生動實踐

    發布日期:2011-09-19

    信息來源:

    楊勝海是槐蔭區五里溝街道辦事處副書記,同時他還是槐蔭區法院的一名“司法聯絡員”,居民們稱他“社區法官”。他經常協助“法官工作室”收集居民反映的各種法律問題,然后在法官的指導下調處各種糾紛。

    前不久,發祥巷社區的一個戶外廣告牌被大風刮倒,將停放在附近的一輛轎車砸壞。為此,車主與廣告牌“主人”濟南某廣告公司發生爭執,并把事情反映到社區居委會。楊勝海得知情況后,第一時間與駐區“法官工作室”取得聯系。在“法官工作室”的協調下,車主與廣告公司達成協議,由廣告公司賠償車主修車費1200元。

    這是濟南市中級人民法院推行“預防化解涉訴矛盾糾紛一體化工作機制”的一個生動實例。今年以來,該院從建設“平安和諧濟南”的視角,進一步創新能動司法的內容和方法,通過“一體化”工作機制,7000余件矛盾糾紛被化解在訴前和訴訟渠道之外,有效緩解了“案多人少”的審判壓力。

    對于這一創新舉措,省、市有關領導先后作出批示,給予肯定。省委副書記、省政協主席劉偉批示:“做法很好,工作富有創新性。從預防入手,抓住了關鍵,可以以事半功倍的效果做好工作。”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焉榮竹批示:“預防化解各類矛盾糾紛,應從建立健全機制入手,這樣更能依法依理做好工作。”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柏繼民批示:“濟南中院‘一體化工作機制’既是預防化解涉訴矛盾糾紛的有效措施,也是法院工作參與社會管理創新的積極探索,要予以總結推廣。”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周玉華批示:“濟南構建‘一體化工作機制’的做法很有意義,工作‘意見’也比較具體可行,可向全省推介。”

    濟南模式

    預防與化解“雙劍合璧”

    這是一組備受關注的數字:2009年以來,濟南法院年受理案件總數從64323件增加到65864件,年審結案件總數從66020件增加到66866件。

    為有效緩解“案多人少”帶來的審判壓力,濟南中院率先做起了“一體化”的文章。2011年5月,該院出臺《關于構建預防化解矛盾糾紛一體化工作機制的意見》,進一步整合社會資源,把分散的力量擰成一股繩,變“單兵作戰”為“集團作戰”,形成預防化解涉訴矛盾糾紛的工作平臺,為新時期化解矛盾糾紛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體化”工作機制,就是在黨委統一領導下,依托全社會力量,努力發揮人民法院的協調和推動作用,在全市建立和完善“黨委領導、政府支持、社會參與、法院推動、資源共享、各方受益”的預防化解矛盾糾紛一體化工作格局,逐步建立起能夠充分發揮人民調解、行政處理、仲裁裁決、司法審判等多種糾紛解決方式的特有功能,各種參與力量統一領導、優勢互補、協調配合的良性運行機制,實現“機構體制一體化運作、力量組合一體化管理、目標任務一體化安排”。在組織體系上,建立橫向聯合“人民調解、行政調解、行業調解、仲裁調解、司法調解”五種調解,“刑事、民事、商事、行政、執行”五類案件,縱向貫穿“立案、審判、執行、再審、信訪”五個環節,“中級法院、基層法院、人民法庭、鄉鎮(街道)法官工作室、村(居)通聯法官五個層級的組織網絡,構筑起“道德法制聯合教育、社會治安聯合防控、違法犯罪聯合打擊、矛盾糾紛聯合調解、突發事件聯合處置、基層平安聯合創建”的“六位一體”系統聯動機制,探索建立市、縣、鄉三級一體化機制聯席會議制度,并在不設法庭的鄉鎮(街道)建立法官工作室,在村(居)和企、事業單位設立“通聯法官”。

    “將法院工作置于黨委的絕對領導之下,是構建和推進‘一體化’工作機制的根本保證!”濟南中院黨組書記、院長宋新生說。2009年以來,省、市委和上級法院領導先后60余次對濟南法院工作作出專門批示,最高法院、省委政法委、省法院和市委先后數十次轉發該院工作經驗,對該院能動司法、勇于創新的做法給予充分肯定。

    關口前移

    預防與化解糾紛再添“生力軍”

    2011年6月17日,楊某駕駛的大型客車與夏女士騎的電動車相撞,造成電動車當即翻進溝中,夏女士腿部骨折。事后,在章丘市交警大隊的主持下,楊某和夏女士達成賠償協議,由楊某一次性支付給夏女士賠償金5000元,并當場過付完畢。

    為避免產生后續糾紛,雙方當事人持協議向章丘市法院交通事故巡回法庭申請司法確認。經過審查,法庭依法對該協議進行司法確認,從而使這份協議具有了法律效力。就這樣,一起有可能進入司法程序的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糾紛,不到一個小時就處理完結。“本確認決定書與判決書、裁定書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如一方當事人不按協議履行義務,另一方可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看到司法確認決定書上的這幾行文字,夏女士心里踏實了。

    人民調解員介入訴訟領域,在化解或緩解大量矛盾糾紛的同時,也使司法活動更加溫情,司法成本更加低廉,司法效果更加和諧。濟陽縣法院建立“1+X”訴調聯動機制,把訴訟調解與行政調解、人民調解、行業調解、仲裁調解等社會力量進行整合,聯手化解矛盾糾紛。市中區法院實行特邀調解員駐庭輔助調解新機制,今年以來協助法官調解各類糾紛案件600余件。章丘市法院在交警部門設立交通事故巡回法庭,人民調解隨之“跟進”,訴調聯動也由“陣地戰”發展到“運動戰”。

    目前,在濟南法院42處立案大廳和人民法庭均設有人民調解工作室或窗口,3197名素質高、經驗豐富的村居和社區調解聯絡員到法院立案窗口“坐堂問案”,積極引導當事人把調解作為首選。如雙方當事人不愿繼續調解,法院立即給予立案進入訴訟程序。通過訴調對接這一既好又快的形式,濟南法院近年來妥善處置了大量拆遷安置、合同變更、勞資關系、婚姻家庭、醫療和交通事故等糾紛,平均處理周期還不到7天,顯示出了強大的生命力。

    “一室一通聯”

    把問題解決在基層

    今年72歲的劉云香老人沒有想到,多年不登門、本已下決心要與之對簿公堂的“不孝子”,在歷下區友誼苑社區“法官工作室”的勸說下回心轉意,答應每月承擔贍養費200元,并經常回家看看。“我們了解到,老人的兒子在一家電信部門上班。如果打官司,讓單位知道了這件事情,不僅會對他產生不良影響,還會導致母子關系進一步惡化。我們單獨找到老人的兒子,向他講明利害關系,并達成協議。看到母子間相互諒解,我們很開心!”歷下區姚家法庭庭長許莉介紹說。

    把群眾的求助看作是一種信任,把解決訴求看成是一種責任。今年以來,濟南中院在全市不設人民法庭的鄉鎮(街道)設立110個法官工作室,主要職責是提供法律咨詢,主持訴前調解,指導人民調解,提供司法確認,協助辦理立案手續,進行法制宣傳,直接或聯合調處涉訴信訪問題,負責聯席會議的組織、協調和聯絡工作等。歷下區法院和區司法局聯合開展“能動司法,服務社區”活動,以遍及轄區的10余個“法官工作室”為輻射點,集掌握民情、發現糾紛、解決糾紛、法律服務等于一體,成為社區百姓心中“不下班的法院”。商河縣法院依托鄉鎮綜治部門,進一步延伸審判職能作用,建立綜治辦、人民法庭、司法所、派出所、管理區、村級調解委員會“六位一體”預防和化解矛盾糾紛新模式。

    與“法官工作室”一起走進社會公眾視野的,還有全市5056個村(居)全部設有“通聯法官”,覆蓋率達到100%。目前,濟南中院已在基層法院設置“通聯法官”564名,占基層法官總數的76.5%,成為密切聯系群眾、提升群眾工作水平的重要載體。按照要求,一名“通聯法官”負責聯系一個或幾個村居、社區、企事業單位,他們通過走訪、案件回訪等形式,及時排查、梳理和匯總各類矛盾糾紛隱患,突出對話,減少對抗,部分糾紛實現“就地解決”。槐蔭區法院“通聯法官”趙平依托“法官工作室”,在社區開辟了“溫馨調解室”、“趙平懇談室”、“協商吧”等,同時開通一部法律咨詢熱線電話,所負責的5個社區群眾遇到法律問題,足不出戶就能得到解決。

    隨著“一室一通聯”創新舉措的推進,濟南兩級法院又從社會各界那些熟悉民情、擅長做群眾工作和在群眾中有較高威信的人士中聘請了3930名調解聯絡員,成為辦案法官的“左膀右臂”,被群眾稱作“社區法官”、“村民法官”。

    源頭治理

    預防是最好的化解

    在推進“一體化”工作機制的進程中,濟南中院注重源頭治理,通過“抓早、抓小、抓苗頭”,大量矛盾糾紛被化解在萌芽狀態,“預防是最好的化解”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市中區法院開通了“呂青關愛成長熱線”,辦案法官通過視頻對話,與判處緩刑失足青少年進行“面對面”交流;長清區法院注重對審判資源這一“富礦”的深度挖掘,讓“卷宗”變“教材”,很多婚姻家庭糾紛案件當事人,他們看了許多孩子因為父母離異而走向犯罪的卷宗記錄后,幡然悔悟;平陰縣法院以“法官工作室”為載體,將全國各級人民法院審理并生效的典型案例引入訴訟調解工作中,引導當事人自愿、合法、合理、理性調解,成功化解了一系列新型疑難復雜案件,取得了息訴止爭,案結事了的效果……

    截至目前,濟南法院已防止民轉刑案件260多起。去年以來,一、二審服判息訴率達到99.36%,同比上升了0.12個百分點。 (本報通訊員 祁云奎)

    信息來源:濟南日報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