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1-11-03
信息來源:
今年以來,商河縣積極探索建立農村社會管理創新的新機制,建立了“四員”制度、實施了“四聯”工程、落實了“四項”保障,有力維護了全縣社會和諧穩定。
一、建立“四員”制度,強化責任落實。在進一步加強村級綜治辦規范化建設的基礎上,明確了各村綜治辦主任作為綜治工作的“專員”職責,并配備了綜治工作“四大員”,即“綜治保險代理員、矛盾糾紛調解員、集中整治戰斗員、維護穩定治安員”,擔負村居警務、治安防控、矛盾排查化解、流動人口服務和管理、刑釋解教人員安置幫教、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法制宣傳教育、禁毒等工作職能,為群眾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從而較好地實現了村級綜治工作由虛到實的轉變,有力推動了農村社會管理工作的深入開展。
二、實施“四聯”工程,形成工作合力。一是矛盾糾紛抓聯調。認真落實矛盾糾紛定期排查調處制度,充分發揮“矛盾糾紛調解員”的作用,對發現的疑難問題和排查的跨界矛盾糾紛,建立工作臺帳,實行聯調聯動,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控制、早處置,使各類矛盾糾紛及時解決在基層和萌芽狀態,避免引發影響社會和諧穩定問題。截至目前,共排查調處各類矛盾糾紛1916件,調處成功率達98%。二是治安巡邏抓聯防。進一步健全完善了治安聯防、執勤巡邏等方面的規章制度,縣鄉村三級巡邏組織按照各自的職責范圍,堅持做到全天24小時有人巡邏,并及時與綜治辦、派出所互通情況,積極搞好協調配合,切實做到時時有人看、處處有人管。三是突出問題抓聯治。針對一些治安隱患突出問題,實行上下聯動、左右互動,建立各級各部門協作配合聯管聯治工作機制,聯合整治治安亂點,消除治安死角。四是基層平安抓聯創。大力抓好農村綜治組織規范化建設,廣泛深入地開展平安鄉村創建活動,實現了基層平安建設工作機構、人員力量、情報信息等資源由“散”到“合”,各部門之間做到快速聯動,使許多問題得到及時解決,真正實現共建平安和諧新農村的目標。
三、落實“四項”保障,確保一方平安。一是人員保障。按照鄉級治安巡邏隊專職隊員不少于20人,800口人以上村聯防隊員不少于10人,800口人以下村聯防隊員不少于5人的要求,以綜治辦、派出所為主,嚴格程序,明確要求,認真選聘任用,目前,現有專職治安聯防隊13個,專職聯防隊員212人,村級聯防組織963個,村級巡邏人員11866人。二是經費保障。把專職聯防隊員工資、保險待遇等列入了縣鄉財政,做到統籌安排,集中發放。同時,在綜治保險投保款總額中拿出近50%的款項,返還給駐地鄉政府專款專用,作為治安聯防工作開展的補給經費,為治安防范工作開展提供了經費保障。三是組織保障。根據縣鄉道路狀況和各村的地理位置,把比較靠近的村劃分為若干治安聯防協作區,每個協作區有3—5個村組成,做到村民群眾、聯防隊員、村廣播、公安110四者緊密結合,初步形成了“警民聯動,專群結合,動靜互補”的整體防范格局。目前,已建立201個以“平安村村通”報警系統為支撐,以派出所民警和專職聯防隊員為骨干,以各村群防群治力量為基礎,人物技結合、點線面結合的綜合性治安防范協作區。四是技術保障。由縣綜治辦牽頭,協調縣移動公司出資,在廣大農村建立推行“平安村村通”技術防范網絡系統,突出抓好技防設施建設,切實提高農村科技防范水平,增強防范和打擊犯罪實效。“平安村村通”系統以行政村為單位,每村安裝一套由主機、功放機、大喇叭等設備組成的播放設備,把村干部、聯防隊員及部分村民、派出所干警的電話號碼輸入其中,實行“四方聯動”,遇警情發生時可迅速撥打主機,并直接接通大喇叭向全村群眾發布警情。該技術防范網絡系統通過低成本的通訊技術,將人防、物防、技防手段有機結合起來,擴大了綜治組織的聯動作用,提高了治安防范快速反應能力,增強了對違法犯罪活動的震懾力。今年以來,群眾對社會治安環境的滿意度為98.4%,比上年提高了0.56個百分點。
(綜合處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