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ymyim"></strike>
  • <abbr id="ymyim"></abbr>
  • <ul id="ymyim"></ul>
    <abbr id="ymyim"></abbr>
    <ul id="ymyim"></ul>
    <fieldset id="ymyim"><menu id="ymyim"></menu></fieldset>
  • <fieldset id="ymyim"><input id="ymyim"></input></fieldset>
    <ul id="ymyim"><sup id="ymyim"></sup></ul>
    <strike id="ymyim"></strike>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市中區建設開放型、多功能、廣覆蓋、高質量的數字化管理服務系統

    【圖片新聞】信息化技術助力社區管理服務創新

    發布日期:2011-11-28

    信息來源:

    自今年出臺《關于實施社區管理服務創新的意見》以來,市中區陸續實現了“三級聯動”社區管理服務網絡體系全覆蓋,進一步緊密了社區與居民的聯系,并于7月開通了集社區信息管理、走訪服務和績效考核功能于一身的綜合業務系統——— 市中區數字化社區綜合管理服務系統。開展社區信息化建設,旨在使社區工作人員從繁重的事務性工作中解脫出來,全身心投入為民服務的工作中,使社區工作的辦事效率、管理水平、服務水平有突破性提高,同時使居民方便地享受到更多的優質服務,黨委、政府也可借此快捷地收集決策所需的各種數據,及時做出各種決策,實踐“執政為民”理念。
    市中區數字化社區綜合管理服務系統是以社區樓宇和居民信息為基礎構建的社區數字模型。具體包含居民信息、事務辦理、民情走訪、日常工作、回訪追蹤、統計報表、綜合查詢、檔案管理等八大板塊,其中“事務管理”系統為社區日常事務管理系統,涵蓋了“十條線”的服務內容,同時結合社區工作實際,將前臺受理、服務過程及追蹤回訪等各類信息形成規范式操作系統。
    每個系統訪問者根據權限的不同可以直觀了解社區居民資料、各條線受理服務過程、受理量、滿意率及回訪、走訪情況等信息。系統還可以向民政、勞動、計生、社區保障等部門提供詳細準確的基礎信息數據,協助協同各個職能部門聯合管理社區綜合事務。
    該系統充分利用現有條件,避免重復建設,在整合資源、形成合力的基礎上,構建一個開放型、多功能、廣覆蓋、高質量的社區綜合事務管理體系和社區服務體系。
    根據社區管理服務信息化建設與應用的要求,結合市中區實際,目前該系統經過緊張的建設現已經投入使用,基本滿足了目前社區管理
    和社區服務運作的信息需求,此外,還
    將不斷完善審批審核與互動平
    臺板塊,方便職能部門協調辦公和社
    區居民溝通交流。
    民情走訪 實現動態管理
    以二七新村街道建新社區為例,社區首先根據社區“民生責任田”的劃分,由每個責任片區的社區工作者對自管片區的300戶居民進行登記并錄入系統,社區、職能部門可根據權限不同快速了解居民家庭的人員構成、經濟情況、住房和工作等基本信息,以及家庭成員的愛好、特長。通過這些信息的掌握,社區工作人員對自己管片的居民家庭信息有了詳實的了解,有利于為居民及時提供政策支持和服務。
    社區居民遇到問題困難或者對社區有意見建議都可以通過社區一站式服務大廳和社區工作人員的入戶走訪進行反映,社區工作者會熱心接納并記錄到系統平臺事務受理中,第一時間為居民進行辦理和解決。系統平臺會進行全程跟蹤,什么時間受理的案件、什么時間進行的處理解決、處理的過程以及結果以及居民是否滿意等,在此平臺中都會有所顯示。既提高了社區事務處理的效率,又對社區服務工作起到一個規范監督的作用。
    系統中社區居民信息和民情民意還有一個重要的收集手段就是民情走訪,它是由社區工作人員對管片居民進行全面走訪來實現,為此建新社區實行了“民生信號燈”的民情走訪標準,根據居民的不同情況實行一周2-3次或一月2-3次和一年1-2
    次的入戶走訪。在走訪過程中社區工作者要走到而要看到、聽到、記到,即及時發現到居民家庭的困難和變化,及時了解到居民群眾的意見和建議,及時將走訪信息錄入系統并轉交職能部門處理。通過走訪,社區工作人員對自己責任片區的居民信息、民情實現了動態管理和實時掌握。“2011年7月22日,在我們入戶走訪的過程中居民反映,自己居住的小區門口經常有一名廢品回收人員將回收來廢品堆放在小區的大門口,既影響了居民的出行又影響了小區環境的整潔和美觀。了解了此情況以后,居委會聯合社區環境美化人員對垃圾回收人員進行了勸解,在勸解未果的情況下上報辦事處城管科對小區門口堆放的廢品進行了清理,受到了社區居民的一致好評。通過此次事件發現,通過此平臺的運轉既能在第一時間為居民解決問題又能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社區工作者單方處理和多方聯動相結合,為社區居民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建新居委會主任王麗介紹,“系統自2011年7月份開通以來,截止11月份,建新社區居委會共受理居民事務750件,走訪入戶3862戶、日常工作475條,通過區、街道辦抽查,合格率達到100%。”
    系統登記 規范日常工作
    系統使用后,社區日常工作的規范化程度也有所加強,社區召開的會議、舉辦的活動和日常事務的辦理均在此系統中進行登記,形成了一本詳細完善的社區電子日志。
    最后,居民信息、事務辦理、民情走訪、日常工作等各類信息在錄入系統后自動在后臺生成信息數據庫,社區工作人員的工作情況、居民的評價情況等都能實時顯示在系統中,社區、街道及職能部門可以通過系統對社區工作者服務進行回訪追蹤,對社區各類信息進行報表統計,方便快捷地進行綜合信息查詢、檔案管理,實現了有效監督和評價。
    互動平臺 提升服務質量
    在建新社區,此服務系統最大的特色是互動平臺。互動平臺由社區介紹、信息中心、辦事指南、政策法規和統計報表組成。通過對外開放的互動平臺,居民可以足不出戶對社區最新的便民政策、國家法規,社區事務的辦理流程及所需證件資料進行全面細致的了解,有意見建議或者咨詢事項可通過互動留言板和“民生QQ信箱”與社區溝通處理,這既節省了居民的辦事時間又提升了社區的服務質量。下步隨著逐步開放的審批審核板塊,社區困難救助、居家養老等政府服務項目都可以實現網上申報、網上審核,社區工作效率將進一步提高,服務的透明度也將增加。(本報見習記者周歷 通訊員 譚國棟 攝影 吳春燕)
    信息來源:濟南日報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