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ymyim"></strike>
  • <abbr id="ymyim"></abbr>
  • <ul id="ymyim"></ul>
    <abbr id="ymyim"></abbr>
    <ul id="ymyim"></ul>
    <fieldset id="ymyim"><menu id="ymyim"></menu></fieldset>
  • <fieldset id="ymyim"><input id="ymyim"></input></fieldset>
    <ul id="ymyim"><sup id="ymyim"></sup></ul>
    <strike id="ymyim"></strike>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歷下公安打造親民警務品牌

    發布日期:2012-03-05

    信息來源:

    歷下區是省會濟南的中心城區,是省級、市級機關密集區、最富泉城特色的旅游區、全省知名的商貿區和文化區。特殊的區位特點,給歷下公安分局的工作提出了很高要求。近年來,歷下公安分局積極探索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新理念、新方法,緊緊依靠群眾,發揮區位優勢,勇創一流業績。2011年,分局被公安部評為“全國公安機關執法示范單位”、“全國公安機關教育訓練先進單位”,被中共濟南市委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被省公安廳評為“全省公安機關推行小警務十佳公安局”。在歷下區行風評議中,歷下公安分局榮獲第一名,分局16個派出所在各街道的行風評議中,有9個榮獲第一名。
    分局黨委堅持以和諧理念引領公安工作,傾力打造“親民警務”品牌,統領公安工作和隊伍建設。歷下區公安分局局長賈延昭介紹,“親民警務”的核心理念是“以敬畏之心尊重群眾、以赤誠之心守護群眾、以謙和之心善待群眾、以感恩之心服務群眾”。根本目標是提升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總體要求是把公安工作的立足點扎根于群眾,把公安工作的評判權還原于群眾,把全體民警的注意力聚焦于群眾,做到不愛民的話不說,不愛民的事不做,不愛民的人不用,努力提升公安工作的和諧指數,實現新形勢下群眾路線回歸公安工作,全力維護全區社會大局的和諧穩定。為此,歷下公安分局開展了“親民警務”十大主題行動,主要內容是:開展“小案零容忍”、社會矛盾糾紛排查化解、人性化執法、電子防控城建設、社區平安、暫住人口優質服務、“巡警在您身邊”、“微笑窗口”創建、直通民意、和消防安全“大宣傳大培訓”行動。
    歷下公安分局局長賈延昭:“親民警務”的核心理念是“以敬畏之心尊重群眾、以赤誠之心守護群眾、以謙和之心善待群眾、以感恩之心服務群眾”。
    “小案零容忍”抓大不放小
    賈延昭表示,開展“小案零容忍”行動就是,堅持“抓大不放小”、“小案不小看、小案連民心”的理念,不僅全部破獲了去年以來轄區發生的六起命案,同時還以“零容忍”的態度強化“小案件”的偵破工作,健全經常性嚴打整治工作機制,做到“有案必立、領導必到、證人必訪、贓物必追、隱患必改”等“十個規定動作”。
    2011年11月2日凌晨1時許,歷下刑警便衣中隊夜巡隊員巡邏至歷下佛山苑小區時,發現一名青年男子形跡可疑,不時向路邊的門頭房張望,在秘密跟蹤一個小時后,巡邏民警決定采取行動,對這名可疑男子進行盤查,當場從其身上搜出了頭套、手套、膠帶、刀子等物品,于是將這名男子帶回隊內進行進一步的審查工作。當問其頭套等作案工具來源時,該李又交代出一條重要線索,一個外號寶寶的人幾天前約集李某安等4人,購買了頭套、手套、膠帶、刀子等物品,準備預謀在濟南長清大學城綁架女學生進行勒索錢財作案。審查民警敏銳地意識到,這是一個重大影響社會穩定的隱患,立即展開追捕,打掉了這一預謀犯罪的團伙,成功防止了一起重特大綁架勒索刑事案件,徹底消除了這個重大社會隱患。
    在“小案零容忍”行動中,歷下分局總結形成了閉環作戰、影響追蹤等技戰法,進一步提升了“小案件”的破案率,刑事小案件的偵破率同比提高了12.36%。
    排查化解社會矛盾糾紛
    在當前和諧社會建設中,群眾關心的另外一個問題是,一些小矛盾的化解,如鄰里糾紛、小的經濟糾紛,事雖然小,但牽扯精力大,處理好了能增進社會的和諧,處理不好可能把矛盾激化。
    針對這種“小矛盾”、“小糾紛”,歷下分局推出了社會矛盾糾紛排查化解行動。工作中,歷下分局建立并完善了分局、派出所、社區三級組織網絡,分局局長任區委委員,16名派出所所長任街道辦事處副主任,95名黨員社區民警任社區居委會黨委(黨總支、黨支部)副書記,做到了警務工作和街道社區工作有效融合。
    去年6月份,大明湖派出所社區民警高富亮在走訪中了解到,郭某租賃貴和皇冠假日酒店左側30平米房經營茶葉、觀賞石等,2011年6月份合同到期,郭因經營效益不好,一直處于虧損,拒絕搬離租賃房,而貴和酒店稱合同到期,酒店二期工程改造是歷下區的重點工程之一,堅持讓郭某搬離,雙方產生糾紛。社區民警高富亮在第一時間了解到此情后,找到雙方10余次積極調解協商,深入細致地做好協調疏導工作,經過長達一個多月的時間,最終協商解決,一場急劇升溫的矛盾糾紛,就這樣被及時化解。
    在社會矛盾糾紛排查化解行動中,歷下分局共搜集上報預警信息1268條,妥善處置各類不安定因素、治安糾紛6943起,成功化解到省、市黨政機關上訪事件1551起,2.4萬余人,并對上訪群眾探索建立了“一張笑臉相迎、一聲親切問候、一杯熱水相待、一份耐心勸導、一個滿意答復、一片真情相助”六個一的服務模式。省政府領導批示:歷下分局嚴格執法,科學組織,高度負責,維護了省政府門前辦公秩序,樹立了人民警察的良好形象,向大家表示感謝和敬意。歷下分局還推廣了大明湖派出所預防信訪問題和燕山派出所民警牛永濤創造的“多方聯動、多人互換”調解小糾紛的經驗做法,收到群眾送來的錦旗60余面,感謝信100余封。
    既要執法如山又要執法如水
    公安機關的核心工作就是執法,執法既要做到執法如山,又要做到執法如水。歷下分局在執法規范化工作中,投資近2000萬元,建立起了“執法場所標準化、執法過程視頻化、執法培訓實戰化、執法管理精細化、執法責任全警化、執法效果人性化”的執法體系。分局巡警大隊大隊長郭紹文講了一個歷下分局民警辦案個過程中發生的真實故事。
    劉某是一名普通離異母親,老家在濰坊高密市。20年前,她懷揣著對大城市的向往只身來到濟南闖蕩,在經歷了一場不幸的婚姻之后,她與女兒小秋陽相依為命的生活著。2008年,劉某迫于生計經營起了一家足療店。為了給孩子創造好一點的生活條件,劉某因一念之差,容留他人干起了不正當的交易。隨后,劉某被濟南市公安局歷下分局巡警大隊依法查獲,主辦該案件的民警便是鄭希鵬。在依法對劉某進行審查的時候,鄭希鵬發現劉某畏罪心理十分嚴重,經過長時間的詢問和開導,劉某向民警講述了她的不幸遭遇,并明確表示自己最擔心的就是被依法處理后,正處于中考沖刺階段的小秋陽將無人照料。說者無意,聽者有心,民警鄭希鵬在了解到這一情況后,經過考慮暗自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在將劉某依法處理后,要承擔起對小秋陽的撫養責任。于是,鄭希鵬給了劉某一個鄭重的承諾:“你犯了罪,理應受到法律的懲處,只要你好好改造,孩子的事情你放心,我決不會讓她掉到地上!”帶著些許的懷疑與不安,劉某走進了看守所的大門;同時,民警鄭希鵬也開始了他履行諾言的故事。在隨后的時間里,鄭希鵬幫助“小秋陽”輔導功課,“小秋陽”病了出錢照顧,而且還資助“小秋陽”母親做起了小生意,一家人的生活有了保障。當年“小秋陽”順利考上了省重點高中。
    “電子警察”24小時守候安全
    據介紹,所謂的電子警察就是一系列的攝像頭、監控設施。他們的“大腦”就是歷下分局投資400萬元打造的集數據、聲音、圖像等全方位直觀效果于一身的分局指揮中心。這一指揮平臺形成了可視化操作、實景式化指揮和合成化作戰的快速指揮系統,強化了指揮中心的應急處突、輔助決策和服務群眾的功能。電子防控城建設行動中,歷下分局堅持“黨政主導、公安推動、市場運作、多方參與、無縫覆蓋、服務實戰、全民共享”的建設思路,重點加強“一個平臺、兩個中心、三個系統、四道防線、五大網絡”建設,即:搭建歷下區技術防范應用管理平臺;做強分局指揮中心、區域報警服務中心;完善視頻監控系統、區域報警系統、電子卡口系統;構筑單位防線、社區防線、中心城區防線、外圍邊界防線;織密社會面防控網、居民小區防控網、單位內部防控網、公共場所防控網、區域報警防控網。目前,歷下分局的電子防控城建設已經初步形成了規模,歷下分局的“電子警察”已經達到了2.7萬余個,利用視頻歷下分局已經破獲各類案件431起。
    創建“五零社區”服務市民
    分局治安大隊副大隊長李本勝介紹,“五零社區”創建就是在社區民警中開展了爭創“零發案、零漏管、零遲報、零失控、零投訴”社區活動,是歷下分局開展的社區警務平安行動中的一項內容。歷下區政府撥出2000萬元專款,招聘了310名社區應急協勤隊員,在社區民警的帶領下,從事社區穩定工作。在社區警務平安行動中各派出所、社區民警努力探求社區工作與“小警務”工作的最佳結合點,不斷創造新亮點、新經驗。歷下分局依托網上警務室發布《小心您身邊的經濟陷阱》、《歷下區居民安全防范警示手冊》、《110報警服務手冊》等信息,向轄區群眾宣傳安全防范和法律常識。2011年,全區可防性案件同比下降了19.1%。
    科院路派出所民警針對轄區利用QQ進行詐騙的案件多發的情況,編寫了“民警提示”,在轄區銀行、金融單位醒目位置張貼,提醒廣大市民提高警惕。轄區群眾吳阿姨的女兒在國外上學,有一天她女兒的QQ發過消息說急需兩萬元錢,吳阿姨以為出了什么事,急忙跑到銀行去匯款,看到張貼的“民警提示”后,及時與女兒取得了聯系,才知道是個騙局。吳阿姨得知是科院路派出所民警張貼的以后,專程趕到派出所對民警表示感謝,她激動地說:“多虧貼了民警提示,不然這錢就真打了水漂了,太感謝民警了!”
    在社區警務平安行動中,涌現出了智遠派出所民警趙克軍、甸柳新村派出所民警李愛國、科院路派出所民警吳敏、泉城路派出所民警方宇等一批扎根社區、服務群眾的優秀社區民警。
    為暫住人口提供優質服務
    有句話叫“在家千日好,出外一時難”。歷下區的暫住人口達30多萬,為給他們提供優質公共服務,讓他們享受到市民待遇,歷下分局開展了暫住人口優質服務行動。歷下分局建立了集體單位預約辦證機制,變單獨辦理為集中辦理,建立主動上門辦證機制,變被動受理為主動辦理,建立暫住人口“一站式”服務管理模式,變分散管理為集約管理,建立用工單位“自管自治”管理模式,變單一管理為共同管理,最大限度的為暫住人員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發揮人口管理服務社會的作用。分局在勞務團體、暫住人口集中的地區設立27個固定服務站和6個流動服務站,免費辦理暫住證14萬余個。奧體中心派出所民警王勇、王雪濤在去奧體東路工地送暫住證的時候了解到,中建八局一公司由于工期緊任務重無法及時辦理暫住證。他倆了解到這一情況后主動聯系工地負責人,分工合作,一人采集信息,一人拍照,一天下來他倆累的腰酸背痛,共采集暫住人口信息164份。
    全時空安保“巡警在您身邊”
    賈延昭局長介紹,“巡警在您身邊”行動就是,分局的巡警依托“全時流動警務”,采取網格化巡邏模式,密織巡邏網絡,制定不同區域、不同時段出警的最佳路線,確保第一時間到達現場,細心處置警情、及時盤查嫌疑人員、耐心調解糾紛、熱心幫助群眾。2011年3月11日9時許,巡警大隊一中隊民警李義仁、周玉奇巡邏中發現一輛停靠在路邊的套牌轎車,車內一男子正在睡覺,民警在查驗證件時,該男子奪路而逃,民警追出200多米后將其擒獲,當場繳獲管制刀具2把,現金3.1萬余元。經審查,此人系陜西省公安廳通緝的重大綁架、搶劫、強奸逃犯。
    為群眾提供各種緊急救助,更是巡警的“家常便飯”。2011年11月16日9時45分,巡警大隊一中隊民警邱莊玲、劉剛駕駛1號巡邏車在泉城路巡邏時,接到市局指揮中心指令:泉城路華能大廈門口有一名斷指男子求助。民警迅速駕車趕到現場,發現路邊有兩名男子,其中一名男子左手用紗布包著,紗布已經被鮮血染紅,男子表情非常痛苦。經了解,受傷男子姓付,早晨在家利用切割刀片機切割電腦布時不慎將左手中指切掉一截。民警當機立斷,向指揮中心匯報情況后,立即打開警燈、警報前往具備手術條件的山東省立醫院救治。同時,民警積極聯系省立醫院手足外科的醫生,做好手術準備。到達醫院后,民警邱莊玲陪著付某抽血拍片,民警劉剛協助吳某辦理住院手續。在民警的及時救助下,付某手術成功,保住了手指,付某及其朋友對民警高度負責的工作態度表示感謝。去年以來,分局巡警大隊共為群眾提供緊急服務588次。
    “微笑窗口”覆蓋全部警種
    歷下公安分局的“微笑窗口”創建行動首先在窗口單位展開。分局的辦證服務大廳和16個派出所的戶政服務大廳,全部實行了低臺敞開式辦公,與群眾平等交流,統一配備了飲水機、電視機、互聯網、閱報欄、寶寶椅、擦鞋機、評警儀等硬件設施。治安大隊組建了“親民警務”便民服務隊,配備了專門人員和車輛,實行了“微笑服務、延時服務、上門服務、高效服務、精細服務”新舉措。近一年來,他們共為380名年老體弱和殘疾人登門照相辦理了身份證。今年2月份,歷下分局了解到部分初中學生中考急需居民身份證的情況后,為不耽誤學生上課,組織民警深入全區的中學,為學生們照相、采集信息,受到廣泛好評。
    科院路派出所戶籍內勤張艷梅常說的一句話:“戶籍工作再細心些,對待群眾再用心些,解釋政策再耐心些,只要我們這樣做了,沒有不理解我們的。”提起張艷梅,與她共事過的同事無不豎起拇指夸獎她的為人和工作態度,在她身上,你總能感覺到一種陽光的氣息,與她接觸,你總能感覺到春風般的溫暖,很多人都會問她,一年接待這么多辦理戶口的群眾,你怎么就能對每個群眾都笑得出來呢?每當這時,她都會微微一笑,說“天下之大,人與人相識是緣分,而這緣分中我的微笑就是我的名片啊!”簡單樸素的話語透露出她樸素的服務理念。工作中,遇到事情她總能從群眾的角度出發,少一些指責,多一些寬容。遇到個別不理解的群眾時,她總是本著服務群眾、方便群眾的原則,耐心的講政策、做解釋,一時難以辦妥的就及時與上級戶政部門請示,直至給群眾一個滿意的答復。
    “親民服務熱線”辦結率100%
    為進一步暢通群眾訴求渠道,搭建警民溝通互動平臺,歷下分局開通了“96711117親民服務熱線”,24小時接聽群眾咨詢和投訴。今年6月份以來,針對群眾反映的違法養犬突出的問題,分局先后組織集中查處違法養犬行動13次,收繳無證犬168只,處罰違法養犬人15名。同時,分局黨委成員每月集中進行接聽熱線,現場解答群眾提出的咨詢、投訴和舉報問題。熱線開通以來,共接聽群眾來電2718個,辦結率達到100%。
    消防安全“大宣傳大培訓”見實效
    為了提高大家消防能力,歷下分局開展了消防安全“大宣傳大培訓”行動,并收到了切實的效果。
    開展消防安全“大宣傳大培訓”行動就是,以構筑社會消防安全“防火墻”工程為載體,大力開展消防宣傳“進社區、進企業、進學校、進農村、進家庭”活動,深化“四個能力”建設。構筑社區宣傳陣地,組織全區67名社區消防巡查員開展了滅火和火災疏散演練,提高社區火災防控水平,在社區、居委會建立永久性宣傳牌,開辟“永久性宣傳牌”戰線,在重點單位設立消防宣傳專用窗口186個,真正讓消防宣傳走進千家萬戶。截至目前,已與轄區內35所中、小學校聯合開展了39次中、小學生消防安全教育活動,發放消防安全資料2000余份。行動開展以來,全區火災發生數量同比下降了59.57%。

    信息來源:濟南日報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