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ymyim"></strike>
  • <abbr id="ymyim"></abbr>
  • <ul id="ymyim"></ul>
    <abbr id="ymyim"></abbr>
    <ul id="ymyim"></ul>
    <fieldset id="ymyim"><menu id="ymyim"></menu></fieldset>
  • <fieldset id="ymyim"><input id="ymyim"></input></fieldset>
    <ul id="ymyim"><sup id="ymyim"></sup></ul>
    <strike id="ymyim"></strike>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濟南模式”樹起城市管理新標桿

    發布日期:2012-12-15

    信息來源:

    流動商販占道擺攤、城管人員圍追堵截成為一些城市的另類風景。城市管理難題如何破解?城市與人如何達到和諧?近兩年來,泉城濟南積極尋求破解之道,轉變城市管理理念,探索城市管理規律,創新城市管理方法,創造了城市管理的“濟南模式”,先后有70多個城市慕名前來學習考察。(9月23日《人民日報》)
    近年來,因城管執法造成的暴力沖突屢屢見諸媒體。盡管發生暴力沖突的責任未必都在城管,但是顯然一個巴掌拍不響。很多城市也在想方設法尋求解決矛盾的辦法,卻往往局限于執法形式上的變動,而未在執法觀念上進行突破。濟南城管在城市管理方面創造的“濟南模式”,卻是從根本上將城管執法理念從“為城市管理人民”轉變到“為人民管理城市”,并最終提升到“讓人民管城市”的高度,不僅重塑了城管形象,也使城市管理更加和諧有序,樹立起全國城市管理的新標桿,值得其他城市學習和借鑒。
    濟南城管創新管理的突破口是變“管理”為“服務”,把“執法、管理與服務”顛倒過來,把工作的70%用于服務、20%用于管理,只用10%來執法解決問題,化堵為疏,不僅創造性地在濟南全市為瓜農編制“西瓜地圖”,有效解決了瓜農賣瓜難的問題,還相繼推出便民自行車地圖、報攤地圖、公廁地圖、蔬菜周末臨時直銷點地圖等。
    這種“百市圖”,不僅讓流動商販有了“棲息”謀生之地,更化解了城管與商販的矛盾。從中我們應該看到城市和諧管理的一種發展趨勢,即城管把服務作為解決城市各種“疑難雜癥”的主線、把城市的管理交給了市民。這樣做表面看起來城管似乎失去了很多權力,實際上城管的管理價值卻在各項服務中得到了體現。誠如中國政法大學教授、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會長應松年所說:“濟南城管提出為人民管理城市,這正是城市管理最核心的問題,城管工作的矛盾和難點也都集中在這個問題上。執法的首要問題和根本問題,就是執法為誰的問題。堅持為民執法,才是城市管理和諧之道。”
    城市管理是一項復雜的工程,更多考驗的是城市管理者的智慧,對于城市里亂擺攤設點、占道經營、亂倒垃圾、張貼小廣告等現象的治理,靠冷冰冰的執法既容易造成矛盾沖突又不解決問題。從“濟南模式”中我們沒有看到城管暴力執法,而是更多看到他們通過服務解決了許多依靠強制執法未必能解決的問題,這種通過服務來解決城市管理問題的方式,比強制執法更讓人信服,比“溫柔執法”更讓人溫暖,比“目光執法”也更讓人理解。
    “西瓜地圖”的后續啟示
    □殷國安
    濟南城管創新管理的突破口就是變“管理”為“服務”。例如,以往瓜農擺攤妨礙交通、瓜皮亂扔影響市容,城管人員攆得瓜農滿大街跑,瓜農挑著擔子東躲西藏?,F在一張“西瓜地圖”在西瓜上市前編制出來,標明了455個臨時賣瓜點,瓜農免費申請,瓜攤可一直擺到秋天。濟南市民買西瓜大大方便了,街頭巷尾也沒有了亂扔的瓜皮。“西瓜地圖”被媒體譽為濟南“最甜美的創意”。
    如果政府制定了脫離現實的“無攤城市”目標,就會連455個臨時賣瓜點也不準設置,那么城管再服務也是不能解決賣瓜矛盾的。所以,贊揚和推廣濟南的經驗,要先轉變觀念,把政府制定合理的城管目標作為前提,其次才是創新管理方法。不是說要把“為城市管理人民”轉變成“為人民管理城市”嗎?那就得讓市民對城市管理的目標和措施說了算,真正為民服務,而不是由政府官員一錘定音。
    信息來源:濟南日報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