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3-02-21
信息來源:
本報訊(記者 曹雷 通訊員 張鵬)在政府部門設立法制“情報員”,給執法單位戴上執法“緊箍”,為政府投資設置法制“保障網”……在歷城區,一系列旨在促進政府依法行政、優化發展環境綜合舉措的實施,讓該區法制環境持續改善,行政審批成本持續降低,企業投資信心持續增加,“依法高效”的辦事程序正成為歷城靚麗的發展名片。
項目投資要過多項審查關
“政府投資項目要經過法制、財政、審計等部門的聯合審查。”這是《歷城區政府投資項目管理規定》中的剛性要求。在這份率先在全市各區縣實施的政府投資規范制度文件中,歷城區對政府投資中涉及的立項審查、合同審核、審計審查等多個環節作了詳細規定,為政府投資決策提供了完善的制度保障。為提高政府決策法制化水平,歷城大力加強法制化建設,規范行政行為,傾力打造法制化的政務環境。
針對重大項目建設、大額度資金使用等事關全局的問題,歷城區建立了法制預審制度,在出臺決策前,先由法制部門審查把關,通過后再交政府辦公會討論決議,有效避免了政府決策先天不足問題。區里還聘請多家律師事務所長期擔任政府法律顧問,成立了由部屬院校、科研院所專家、學者組成的區政府法制咨詢委員會,對涉及全區的重大事項進行風險評估,提供法律意見和建議,充分保證了政府決策的合法性。
得益于完善的決策程序和健全的制度保障。近年來,在歷城區對外簽訂的300余件合同中,因條款違規提起的訴訟及仲裁案件明顯減少,政府部門投資項目約定內容日趨規范,依法行政的理念深深植入行政決策者的心中。
用制度規范執法行為
行政執法代表政府形象,是地方發展環境的集中體現。為提高行政執法水平,實現陽光下執法的目標,歷城區不斷完善制度建設,開展執法隊伍培訓,加強行政執法隊伍管理,讓執法行為運行在陽光下。
要執法,先培訓。歷城區先后培訓新任行政執法人員1000余人,對擬上崗行政執法人員進行公共法律知識考試,并分四期對全區1200余名在職行政執法人員進行了法律知識輪訓,聘請省、市法制辦、法院、市紀委、區財政局等相關領域理論造詣高、實際工作經驗豐富的領導、專家授課,不斷提高行政執法人員素質,規范行政執法行為。
為讓執法部門執法行為更貼近群眾要求,歷城區在執法部門中推行了包括“執法責任狀一年一簽,依法行政工作一年一考核,執法案卷一年一評查,典型案例一年一通報,執法人員一年一培訓,先進地區一年一參觀”為主要內容的“六個一”工作制度,對執法部門進行年度目標考核,開展執法行為評議,及時糾正執法過程中的不當行為,在群眾中樹立“規范化執法、人性化執法”的執法形象。
首創法制工作聯絡員制度
歷城區在加快實施跨越發展戰略的同時,創新工作機制,在全區19個街鎮、53個區直部門,建立了法制工作聯絡員制度,把法制服務網絡延伸至基層發展實體部門。
行政復議體現群眾的行政訴求,涉及群眾的切身利益。歷城區探索建立起了一套有效的行政爭議解決機制,將調解機制引入行政復議程序,形成了“查清事實、法理結合、定紛止爭、案結事了”的工作機制。辦案中,注重運用和解、調解等手段,加強溝通交流,有效發揮了行政復議在預防化解行政爭議中的重要作用。近年來,共調解100余件復議案件,妥善化解了一批社會矛盾糾紛。
為精簡行政審批環節,節約群眾辦事成本,歷城區以區法制辦為牽頭單位,今年已先后三次對各部門行政審批、行政許可、行政收費以及行政檢查、行政處罰、行政強制等具體行政行為進行了集中梳理,及時對執法主體及執法依據清理梳理情況進行公告,確保了區政府行政執法部門的具體行政行為合法、適當、及時和有效。
法制環境的改善直接帶動了歷城發展效率的提升。數據顯示,截至9月底,歷城區全年195個重點建設項目中,有145個實現開工,開工率超過七成;簽約引進的57個項目中,31個項目實現落地,項目引進引辦及開工效率大幅提升。
信息來源:濟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