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ymyim"></strike>
  • <abbr id="ymyim"></abbr>
  • <ul id="ymyim"></ul>
    <abbr id="ymyim"></abbr>
    <ul id="ymyim"></ul>
    <fieldset id="ymyim"><menu id="ymyim"></menu></fieldset>
  • <fieldset id="ymyim"><input id="ymyim"></input></fieldset>
    <ul id="ymyim"><sup id="ymyim"></sup></ul>
    <strike id="ymyim"></strike>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主動的干部與改革的步子

    發布日期:2014-04-29

    信息來源:

     相比往年,歷下區行政審批受理服務中心工作人員沙瀅今年更忙了。
      前不久,在幫一家房地產公司辦理企業變更注冊時,為了趕時間,沙瀅開著私家車東奔西跑,幫企業準備材料。“如果無法完成變更,企業一天的損失可能就是幾百萬元,項目落地不能在我這兒耽誤了。”沙瀅說。
      由于該企業的項目是歷下區重點項目,在企業將材料準備齊全后,審批中心又專門召開各窗口負責人協調會,決定為這項業務開通綠色通道并全程幫辦。此后兩天,在沙瀅的全程陪同協調下,該企業的營業執照、刻章、代碼證、稅務登記證等變更工作逐一順利辦結。“以前是‘官員動嘴、百姓動腿’,現在反過來了。”公司業務人員不禁感慨地說,“以前到審批中心辦理企業注冊得20天左右,想想就怵頭。現在有了審批中心人員的全程幫辦,企業省時省事多了。”
      去年年底,在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等10個重點領域,濟南市啟動實施了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新政。根據市級調整、取消和繼續實施的行政許可事項目錄,歷下區對原有69項區級行政許可事項進行相應的取消、調整。簡化提速后,工商登記辦理從15個工作日壓縮為5個,機構代碼證辦理從5個工作日壓縮為2個,審批效率大幅提升。以前企業辦理登記注冊至少需要15個工作日,現在只需要5個工作日就能辦妥。如果是區重點項目,還可以走綠色通道,由審批中心工作人員全程幫辦,實現加速辦結。
      據統計,今年前3個月,僅進入審批中心綠色通道的企業項目就達500多個,相比去年同期數量翻了一番,審批中心工作人員的工作量自然也猛增起來。
      其實,濟南市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由來已久,
    尤其自2002年市行政審批服務中心正式對外辦公以來,一系列簡政放權的舉措相繼推出,確實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具體到市場與百姓期待,改革的空間和力度還有待擴展增大。此次全市10大重點領域改革被寄予很多期望,通過前期的實踐推動也初見成效。
      以“放權”來說,目前全市已有長清區與高新區作為試點先行先試,166項市級審批權限基本實現對接下放。尤其對一些建設項目,以前的審批權限多在市里,區一級的審批窗口只能作為一個中轉站,建設單位還須在各個職能單位來回跑,拉長了項目的審批時間;現在建設項目實現一窗式服務,僅通過區一級的審批窗口就能完成項目的全程審批。另外,歷城區各相關業務部門前期積極與上級部門主動對接,“放權”項目也將于近日基本完成對接。
      經濟規律與自然規律是相通的,哪里的環境好,資金、項目這些“候鳥”就往哪兒飛、就在哪兒棲息繁衍。經濟形勢瞬息萬變,資本“候鳥”適時而動。如果改革進程“溫溫吞吞”、改革內容“換湯不換藥”,經濟發展的機遇很可能就會稍縱即逝,甚至貽害無窮。一些地方在發展過程中,為了個體私利、短期效益抱守殘缺、相互扯皮,導致經濟發展的軟環境“臭名遠揚”、城市經濟活力難以釋放,就是前車之鑒。
      當改革的客觀條件已經成熟,必須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作為,加快改革步伐。改革步子慢了,或許有技術硬件的客觀原因,但更多的是責任主體辦事效率不高等主觀原因。全市重點領域改革的闊斧大刀已經落下,當下正是各相關領域點對點、面對面、對號入座的關鍵時期,箭在弦上,主動作為刻不容緩。

    (信息來源:濟南日報)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