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ymyim"></strike>
  • <abbr id="ymyim"></abbr>
  • <ul id="ymyim"></ul>
    <abbr id="ymyim"></abbr>
    <ul id="ymyim"></ul>
    <fieldset id="ymyim"><menu id="ymyim"></menu></fieldset>
  • <fieldset id="ymyim"><input id="ymyim"></input></fieldset>
    <ul id="ymyim"><sup id="ymyim"></sup></ul>
    <strike id="ymyim"></strike>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我市開展“美麗鄉村”行動創先爭優惠民生

    發布日期:2011-12-01

    信息來源:

    為集中解決農村臟亂差問題,今年5月濟南市專門安排部署在開展“美麗鄉村”行動中創先爭優,促進了農村環境改善。截至目前,全市97個鄉鎮(街道)的4621個村,已經有4192個村在創先爭優中開展了“美麗鄉村”行動,占90.7%。

    一、從宣傳教育著手,提高農民環衛意識、改變農民生活習慣。從改變農民意識入手,進行全方位的宣傳發動,喚起廣大農民群眾過上美好生活的良好愿望。采取出動宣傳車、開辟宣傳欄、懸掛過街橫幅、張貼標語、發放宣傳材料、展板、學習園地等方式,進行環境整治專題宣傳,增強他們的環境衛生意識,讓農民群眾深入了解、積極支持“美麗鄉村”行動,形成“人人皆知”的強大輿論聲勢和“人人參與”的濃厚行動氛圍。大力開展“宣傳車進村、卡通片入戶、宣傳漫畫上墻”活動,印制了6萬份卡通彩頁,引導廣大農村群眾養成垃圾入箱、生活垃圾與建筑垃圾不混裝等良好習慣。充分發揮電視、廣播、報紙、網絡等新聞媒體的作用,大力宣傳開展“美麗鄉村”行動的意義、內容,做到家喻戶曉、深入人心,引導農民群眾自覺制止、糾正有損鄉村衛生環境的不文明行為,農村垃圾隨處倒、柴草隨意堆的現象明顯少了,維護環境衛生的行為逐步成為了農民的自覺行動。

    二、從集中整治著手,清除農村垃圾死角、改善農民生活環境。從一塊塊“硬骨頭”啃起,全力打好清除垃圾死角、農村“三大堆”(土堆、糞堆、柴堆)攻堅戰。加大農村垃圾死角排查清理力度,結合迎“七一”義務清潔活動發揮黨組織、黨員作用,重點對進出村道路、房前屋后垃圾死角進行排查清理,對村頭、溝邊的垃圾、雜草、雜物等進行了整治,并對所清除垃圾集中進行處理,共清理垃圾死角10412處60424.5立方。開展村容村貌集中整治,組織機關黨員義務勞動,重點治理亂堆亂放、亂搭亂建等行為,清除農村土堆、糞堆和柴堆等“三大堆”,規范建筑臨時物料堆放和建筑垃圾清運,清理“三大堆”2萬多處32余立方,徹底消除了多年來積累下的環境污染頑疾,為農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奠定了基礎。

    三、從完善配套著手,建設農村環衛設施、健全農村清潔機制。在創先爭優活動中,引導各縣(市)區依據村里經濟條件和村民愿望要求,按照“政府主導、全民參與,鎮為主體、分級負責,分步實施、整體推進”的原則,按照每100戶村民設1名保潔員的標準健全保潔隊伍,按每15戶至20戶設1個垃圾收集桶、每2000戶至3000戶配置1輛垃圾收集車、每個鄉鎮駐地設置1處垃圾中轉站的標準完善環衛設施標準,逐步解決農村環境“臟亂差”問題。截止目前,全市共有44個鎮(鄉、街辦)初步完成城鄉環衛一體化管理機構設置和基礎設施、管理制度建設等工作,共新增保潔員4124名,建設中轉站24處,設置垃圾收集桶15213個,新增垃圾收集車225輛,開展城鄉環衛一體化的鄉鎮(街辦)占全市農村鄉鎮(街辦)總數的54%,農村生活垃圾“村集、鎮收、縣(市)運輸處理”的模式初步形成,實現了“車桶對接、密閉運輸”,達到了“收集清運全封閉,生活垃圾不落地”的目標,受到廣大農民群眾的一致好評。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