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下午,槐蔭區振興街街道振興社區的黨員們圍坐一堂,商量如何開展活動慶祝黨的第97個生日。彼時窗外正狂風暴雨,室內大家的發言卻熱情高漲。熱情的背后,正是轄區基層組織力不斷提升的充分體現。
近年來,隨著棚戶區陸續拆遷改造,振興街街道發展空間日益擴大,迎來新的發展機遇。街道黨工委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以黨建引領轄區發展的“振興之路”,努力實現各項工作“又好又快、走在前列”。從經十一路棚改項目的快速平穩推進,再到眼下的城市提升硬環境與“最多跑一次”軟環境的打造,黨員的凝聚力隨處可見。眼下,街道啟動了“提升基層組織力”工程,進一步激發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與創造力。
“黨旗引領”力促棚改征收
截至6月27日,承載著群眾熱切期盼和總理殷切囑托的經十一路棚改項目,交房率已達到98.09%;回遷安置房自去年7月1日正式開工建設以來,17棟安置樓中已有5棟封頂、絕大多數已蓋到十層以上,居民回遷指日可待。
在棚改工作中,街道以黨建引領推動棚改拆遷、滿意回遷,在棚改片區中開展了“黨旗引領”工程,成立項目臨時黨支部,在每個工作組分別設立了黨小組,進一步凝聚黨員隊伍,充分發揮模范帶頭作用。新興社區總支部委員會離退休二支部書記辛建春就是眾多在征收一線發光發熱的黨員之一。她是征收政策的宣傳員,自己先認真學習棚改征收政策,然后積極向親屬鄰居宣傳;是交房簽約的先行軍,最早完成交房簽約;是耐心細致的調解者,與項目指揮部一起幫助被征收戶解決矛盾糾紛;是回遷準備工作的參與者,作為項目“代表監理”之一,向居民傳遞著安置房建設的最新進展。
商圈里建起“同心家園”黨組織
和諧廣場、連城廣場、緯十二路人防商城等競相發展的現代繁華商圈,是振興街街道的獨特優勢。而缺少可依托的平臺和支撐點一直是商圈黨建工作的短板。
街道黨工委立足商圈實際,成立了金色商圈“同心家園”黨建服務中心工作委員會,將分屬不同行政區劃、不同職能部門管理的黨組織統一納入管理,以“同一個商圈、同一個夢想、同一份責任、同一份榮耀”為目標,吹響商圈黨建的“集結號”。
街道以“同心家園”黨建服務中心為紐帶,構建黨建服務聯盟,精簡行政審批事項前置條件,優化辦事流程,明確辦理時限,統籌推進“黨建、政務、便民”等服務進商圈、進樓宇,為企業、商家“一站式”服務,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同時,成立職能部門、屬地黨組織和企業黨組織共同參與的黨建聯席會,定期收集和協調解決企業反映的熱難點問題,促進商圈企業市場、技術、人才資源交流互通、抱團發展、共享共贏。
“五大行動”引領基層黨建再升級
當前,市委部署開展的城市提升工程和“就近辦、一次辦、我來辦”政務服務改革,振興街街道黨工委深刻感受到了黨建引領工作的更高要求。為此,啟動了以“五大行動”為抓手的“提升基層組織力”工程。
通過深化“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規范“三會一課”等形式,實施“理論武裝”行動,提升引領力;堅持把街居黨員干部隊伍建設作為組織力提升的重中之重,實施“先鋒引航”行動,提升領導力;推動黨組織有效嵌入社區、機關、商圈、“兩新”組織等各個領域,實施“擴面提質”行動,提升凝聚力;切實把抓基層、打基礎作為長遠之計和固本之舉,實施“固本強基”行動,提升戰斗力;堅持科學謀劃、示范引領,實施“典型帶動”行動,提升影響力。
新時代,新使命,新征程。街道黨工委將始終以黨建工作為統領,強化“四個意識”,牢記職責使命,砥礪奮進,干在實處,努力實現轄區各項事業在“振興之路”上走在前列,為建設“大強美富通”現代化省會城市作出新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