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基層干部隊伍,將村干部培訓納入干部教育培訓整體規劃,先后組織到泰安、浙江等地學習考察;抓城市社區黨建,“四級組織架構”遍布全區大小街道社區;抓村集體經濟發展,建設553個特色產業項目,促進村集體經濟增收1500余萬元……近年來,在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方面,濟陽區探索了一系列新做法,形成了一系列新經驗,打造了一系列新亮點。正是這些新做法和新亮點,使全區基層黨組織和黨員隊伍的凝聚力、感召力與戰斗力不斷提升,成為推動濟南北部新城快速崛起堅不可摧的基石。
抓隊伍
激發鄉村振興“領頭雁”的干勁兒
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最直接具體的執行者、推進者、組織者,村干部既責無旁貸,又大有可為。濟陽下大力氣穩定和壯大村(居)干部隊伍,有效激發村(居)干部的工作積極性。“近年來,區財政先后投入2600萬元,提高村干部報酬待遇;我們還為近2000名離任村主職干部發放離任補貼,對202處村級組織活動場所擴建升級,配齊了841個村的辦公設施,村級陣地從硬件到軟件、從功能到服務,都有了質的提升。”濟南市副市長、濟陽區委書記孫斌介紹道。
強有力的村“兩委”班子是一個村實現健康穩定發展的關鍵。針對年初的村“兩委”換屆選舉工作,濟陽提前一年對村情全面摸排,化解影響換屆的矛盾問題。換屆過程中,嚴肅換屆紀律、嚴格換屆程序、嚴厲打擊處理,查處涉及影響換屆選舉案件5起,打擊處理干擾選舉秩序、拉票賄選的不法人員12人,還基層民主一片“潔凈天”,僅用50余天,村“兩委”換屆選舉工作全部順利完成。
強組織
“四級組織架構”夯實城市社區黨建根基
2017年,將城市社區黨建工作作為“縣委書記突破項目”的濟陽,僅用兩個半月時間就構建起兩個街道“大工委”、16個社區“大黨委”、123個網格黨支部和510個樓棟黨小組的“四級組織架構”,成立了150人的專兼職社區工作者隊伍,落實了社區辦公場所,4628名在職黨員到居住地社區報到認領崗位職責,148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各聯系1個社區,開創了黨建工作的“濟陽速度”。
作為和群眾最貼近的基層組織,在提高服務群眾的效率和精準度上出實招,成為各個社區黨委不變的堅持:通過微信公眾號、微信群發布惠民政策、民政救助等信息,讓信息多跑路、讓居民少跑腿;打造“四點半課堂”、“壹知書屋”、科普體驗館等系列服務品牌,初步形成“一社區一品牌”的便民服務新格局;發揮協商民主作用,匯鑫社區“6+X”、安大社區“六位一體”等協商模式在第一時間解決了群眾關心、關注的許多難題……如今,“小事不出社區,大事不出街道”已成濟陽很多居民的生活常態。
樹旗幟
“主題黨日”落實納入考核激發干部活力
治國安邦,重在基層;管黨興黨,重在基礎。一個支部就是一個堡壘,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濟陽全面從嚴從實加強黨的建設,抓好組織生活常態化,擴大黨組織覆蓋面,充分激發黨員干部干事創業的活力。
針對此前部分單位存在組織生活不嚴不實不規范等情況,2017年以來,濟陽全面落實主題黨日活動制度,將其作為推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的重要抓手,納入基層黨組織書記述職評議考核的重要內容,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全區1600多個黨支部在加強理論學習的基礎上,還開展了各具特色的實踐活動:區委統戰部機關黨支部組織黨員到西柏坡接受黨性教育鍛煉;區衛計局各黨支部組織開展黨員“亮標準、亮身份、亮承諾”活動,把黨員身份亮在工作崗位上……各項活動的持續開展,凝聚起了全區黨員干部握指成拳、同心協力的精氣神,激發出了干大事、謀大事、成大事的無限活力。(本報記者 王寶靜 通訊員 王玉軍 劉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