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是“鑲嵌”在12所高校之中的“雙創大道”,活力迸發的“國家火炬特色產業基地”和全省節能環保產業示范區;一邊是粉墻黛瓦的美麗鄉村,茶果飄香的現代農業園,悠然翻飛在山水之間的成群白鷺……歷史悠久、人文薈萃的長清,如今展現出一幅“動”“靜”相宜、美麗山川和美麗人居完美交融的生動圖景。
2017年,長清在不進則退的關鍵時期,通過“謀、推、鑄、干”力挽狂瀾,“拼”出發展新天地;2018年,長清區將以“謀、推、鑄、干、學、升、創、比”激發新活力,開啟新征程……
“我們將繼續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圍繞‘創新’‘品質’兩大發展命題,跳出長清看長清,對標全市‘1+454’體系,以東西兩翼展開,主動融入中心城區,加快推動大學城、濟南經濟開發區和主城區‘三區融合’,讓經濟發展有新業態、政府管理有新服務、百姓生活有新體驗。”長清區委書記王勤光在新年第一天調研濟南經濟開發區工作時提出。
藍圖展現山水知識城 創新創業谷
市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是長清發展所趨。攬山入懷,納河入城,山環水繞、城水相依、人水親和,便捷的交通、優化的公共服務、宜居宜業的環境……山水知識城、創新創業谷的發展藍圖緊緊抓住了創新最核心要素——“人”的需求,將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落實到讓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上,深入解讀這座山水之城和創新之城的獨特魅力。
隨著“一城、兩軸、多鎮”的發展框架展開,由美國麻省理工設計院執行的大學城整體規劃、文科片區、經濟開發區產業規劃的加緊實施,一個規劃科學、布局合理、產城融合、特色明顯、具有國際標準的現代化山水魅力新城逐漸呈現在人們眼前。走過千年發展變遷歷程的長清,被新時代賦予新內涵,注入新活力。“山水長清、齊魯仙境”將被裝點得更加壯美,富有時代氣息。
“讓百姓享受到有品質的生活,是我們的根本發展目標。這個品質是一個綜合全面的概念,也是建設現代化魅力新城的目的所在。”區委副書記、區長趙居安說。
城鎮居民人均純收入增幅列全市第一,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幅列全市第二,空氣質量和水質量列全市第一,政法綜治信訪維穩、美麗鄉村工作列全市前列——2017年,長清百姓的幸福感、安全感、獲得感與日俱增。要讓百姓“行走于景中,生活在畫里”,在2018年將城市品質再提升。長清區將圍繞工業、農業、服務業、城市建設、道路交通和特色小鎮等7個方面,各實施12個重點項目,解決好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教育、就業、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穩定等民生問題。計劃總投資370億元用于城市建設,推進東王片區、東北關片區、國安社區、王宿片區、高垣片區、黃河灘區遷建安置房、北大沙河綜合整治和文昌山公園等12個重點項目,全面啟動國安、平安、小劉等省市棚改舊改項目,開工安置房3710套。圍繞扮新扮靚主城區,抓好清河街、五峰路、賓谷街、大學城商業街等特色街區和國道、省道、高速公路等出入口的整治提升,加快北大沙河綜合治理、文昌山公園、北大山山體公園建設,啟動文科片區建設,打造“山、湖、河、城”于一體的城市新形象。
著力之點以雙創促進經濟業態再提升
藍圖的實現需要選準著力點和突破口,揮出大手筆。
要想在根本上取得突破,必須在創新驅動上下功夫,依靠科技創新轉換發展動力、依靠成果轉化提升產業水平。長清正依托大學城科研人力資源優勢,以“四個高地”建設為目標,促進“三區融合”,打造“平安新城”,以此推動美客小鎮、夢翔小鎮、電影小鎮、電商小鎮等12個特色小鎮建設,推動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加快推進高端制造集聚區、創新創業活力區建設,做大做強濟南經濟開發區,讓長清成為創新人才的向往之地、創新項目的集聚之地、創新企業的成功之地。
近日,長清區政務中心、區市場監管局等多個部門以最快的速度搬入了位于大學城、濟南經濟開發區、主城區三者重要連接點的創促大廈,拉開“雙創大道”建設序幕。長清將“打造全省一流、全國知名的雙創品牌”,圍繞大學城、濟南經濟開發區、主城區、夢翔小鎮、美客小鎮、電商小鎮、文覽小鎮、大學城雙創廣場、大學科研成果轉化中心打造“一軸三區四鎮一廣場一中心”總體布局,打通“創新、平臺、項目、產業”四位一體的綠色通道,串點成線、擴線成面,爭取科技成果更多地在本地落地轉化,推動女子學院幼教小鎮、齊魯工大科創小鎮等盡快落地。
以“三區融合”加快產城融合,推動高質量均衡發展,實現資源精準配置;以變革為核心,以高質量發展為牽引,產業結構優化、創新活力旺盛、區域布局協調、城鄉發展融合、生態環境優美、人民生活幸福,長清“創新之區、品質之城”的建設步伐正不斷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