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長清區環境空氣質量出現惡化趨勢。長清區委、區政府相繼召開環保工作推進會議、專題會議強力部署。接著,市生態環境局長清分局狠抓落實、多措并舉,打了一場漂亮的“翻身仗”。剛剛過去的6月和7月,在全市環境空氣質量考核中,長清區連續兩個月位列第一名。
這份喜報提振了市生態環境局長清分局工作人員的精氣神。說起環保,熟悉這份工作的人都知道,最大的特征就是掀開每項榮譽和每一份喜報,背后看到的從來不是鮮花,而是踏過的荊棘。就像這次來之不易的環境空氣質量“逆襲”,背后凝聚了環保戰士的滴滴汗水和市生態環境局長清分局的擔當實干。
5個瞬間重現工作軌跡
在市生態環境局長清分局一名工作人員的手機里,保存著開展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過程中的的5張照片。
第一張是在長清區四館項目建設工地上,冒著高溫酷暑,長清區副區長周波在檢查轄區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他要求施工工地嚴格按照大氣污染防治“六個百分之百”落實到位,濕法作業,精細化施工管理。
第二張是在長清區萬德街道,市生態環境局長清分局黨組書記、局長張勇帶領監測人員攀爬直梯,現場察看轄區“空氣子站”情況,隨后,他同街道辦事處的同志一起分析影響環境空氣質量的各種因素,研究探討下一步要采取的措施。
第三張記錄的是市生態環境局長清分局機動車污染防治中心主任劉建軍與科室人員進行非道路移動機械登記編碼工作,講解非道路機械編碼登記政策,指導車主使用手機在線申報辦理車輛登記編碼。據悉,目前長清區71家正常營業加油站已全部完成三次油氣回收改造,非道路移動機械登記工作已深入走訪全區十幾個工地、20多家企業,已審核通過80余輛非道路移動機械。
第四張則是市生態環境局長清分局監察執法五中隊隊長公偉帶領監察執法人員現場巡查時發現,一在建項目料堆未完全覆蓋,路面積塵嚴重且未采取有效抑塵措施。中隊執法人員要求該單位立即整改,并對該單位違法行為依法進行立案查處。
第五張的內容是長清區大氣辦聯合城管、環保、住建等部門對國控點周邊建筑工地進行突擊夜查。張勇帶領執法人員對周邊建筑工地揚塵污染防治工作進行現場部署、協調。
這些照片反映的只是環保工作的5個瞬間。
而實際上,環保工作的內容比這些要龐雜得多,僅環境空氣質量管控就涉及工地、道路、企業、機動車等多個方面的多種因素。
多管齊下管好“一口氣”
正是因為環境空氣質量和眾多因素相關,所以要切實提高環境空氣質量靠“單只手”不行,必需多措并舉。從5月份以來,市生態環境局長清分局動用一切可以動用的人力、物力,力爭打好“翻身仗”。一個個切實可行、系統性的舉措推出,實現了立竿見影的效果——
強化工地揚塵污染防治。發揮揚塵檢測“千里眼”的作用,安排專人值守,動態監測建筑工地揚塵污染情況,同時,執法人員通過移動終端執法設備實時查看建筑工地揚塵污染情況,及時掌握工地揚塵污染(PM10)數據。揚塵現場檢查標準更加規范,將工地現場檢查內容擴大到圍擋、物料、道路、垃圾、揚塵檢測與專業化管理、日常管理等10個方面,得分、扣分標準更加細化量化。
加快工業污染深度治理。對轄區內13家工業企業、料場堆場進行摸底排查,掌握工業企業物料堆場的基本信息。持續開展35蒸噸/小時及以下燃煤鍋爐和茶水爐、洗浴爐等燃煤低空排煙設施排查工作,發現一起、淘汰一起,避免復燒現象;加快推進燃氣鍋爐低氮改造。
強化機動車污染管控。對營運車輛數量,建立管理臺賬,建立轄區柴油貨車環保檔案。開展機動車停放地抽檢工作,2019年上半年共進行抽檢27次,抽檢車輛185輛;在機動車輛集中通行地開展路檢,對車輛尾氣進行檢測,共進行路檢16次,檢測車輛852輛次。
強化油品管控。全區加油站已全部供應國六汽、柴油,國省道、高速公路邊的加油站全部供應銷售車用尿素,2019年度上半年,共檢查61加油站家次,處罰3家,對1家加油站進行了監督性抽測。
打通環保基層治理“神經末梢”
由于部門職能分工不同,環境空氣質量管控僅靠一己之力難免力不從心。市生態環境局長清分局加強和城管、住建等部門協作,并依托基層實體網格,將重點企業監管、餐飲整治等工作按任務清單落實到實體網格,明確日常巡查頻次和具體檢查要求,借助基層網格人員力量,開展環保日常監管工作,有效彌補了環保部門監管力量的不足,努力打通環保基層治理“神經末梢”。
以工地揚塵污染防治為例,該局圍繞規范化、精細化目標,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將房屋建筑,市政工程,拆遷工程,道路交通工程,園林綠化工程,水利工程,城市供水、供氣、供熱、供電管網工程逐一落實到行業主管部門,并落實到具體監督人員,實現定崗定責有效監督。在道路揚塵污染治理方面,長清區的道路保潔面積共計530多萬平方米,共有機械化保潔作業車輛41輛,通過城管部門科學合理地調度車輛和駕駛員,做到“歇人不歇車”,安排霧炮車視天氣情況進行降塵作業,對慢車道、人行道落實“一日兩普掃、全天守崗撿拾”,加大機械化沖洗力度;對支路街巷落實“一日兩普掃”,達到“一凈五無”的標準;對重點區域、特殊天氣,加強巡查處置,及時啟動應急預案,實行針對性措施,保持道路潔凈。
渣土運輸監管更需要部門協作。長清區目前共有核準渣土運輸單位14家、渣土車299輛,全部為新型環保智能渣土車。截至目前,納入名單管理的渣土運輸車輛密閉率100%,衛星定位系統安裝率100%。城管、交警每周至少開展一次建筑垃圾運輸車輛聯合執法檢查,嚴查密閉不嚴、沿途撒漏、亂傾亂倒和不按照通行時間、路線行駛的車輛,實現渣土揚塵有效治理。目前,長清區有5處建筑垃圾消納場,采取產權單位自查和執法人員巡查相結合,確保出入口道路無積塵浮土,非作業面全部覆蓋,覆蓋率、路面硬化率均達到98%以上。
多措并舉,讓長清居民可以暢快呼吸最“鮮美”的空氣,這便是環保工作踏過荊棘之后獲得的最振奮人心的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