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ymyim"></strike>
  • <abbr id="ymyim"></abbr>
  • <ul id="ymyim"></ul>
    <abbr id="ymyim"></abbr>
    <ul id="ymyim"></ul>
    <fieldset id="ymyim"><menu id="ymyim"></menu></fieldset>
  • <fieldset id="ymyim"><input id="ymyim"></input></fieldset>
    <ul id="ymyim"><sup id="ymyim"></sup></ul>
    <strike id="ymyim"></strike>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長清爭當西興戰略排頭兵

    發布日期:2021-07-07

    信息來源:濟南日報

      7月6日上午,室外烈日炎炎,室內字字鏗鏘。在舉國上下共同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的濃厚氛圍中,濟南市委、市政府召開“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系列新聞發布會,介紹長清區的有關情況。
      這是一次長清發展情況的展示會,是長清區委、區政府有效落實市委、市政府重要決策,并進行述職的誓師會,更是長清區向黨和人民匯報的發布會——
      長清區委書記趙居安所致的發布詞中,既有百年的烽火,也有今朝的奮斗。在這里,百年前的革命精神傳承到今朝,正以“一家人、一盤棋、一件事”的理念,“弘揚正氣、崇尚實干”的工作氛圍,為加快建設現代化山水魅力中心城區提供精神力量。
      搶抓三大機遇,實施四大戰略,打造五個重點,狠抓有效落實、加快科學發展,在奮斗的腳步中,長清區辦成了許多實事,解決了許多難題。
      關于發展機遇——搶抓三大機遇,打造“五大重點”。
      當前,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濟泰一體化戰略、西興戰略正在長清形成集聚之勢。立足新發展階段、踐行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長清提出打造“五個重點”的發展定位,加快建設現代化山水魅力中心城區。
      這五大重點分別是全力打造以大學城為重點的創新創業高地,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大學城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謀劃推動大學科技園、魯澳中醫藥產業園、文創設計產業基地等校地合作項目,通過校校融合、校企融合、校城融合,努力讓大學城“活”起來、“融”起來、“暢”起來;全力打造以濟南經濟開發區為重點的智能制造中心,大力實施“三年振興”計劃,加快推動經開區進位升級;全力打造以老城區為重點的商業服務體系,規劃以世茂綜合體、長清寬厚里為核心的現代都市商圈,啟動實施占地1.7萬畝的老城片區城市更新行動;全力打造以五峰山片區為重點的醫養康養基地,與山東中醫藥大學開展戰略合作,發揮2萬畝中藥材產業基礎優勢,借助“扁鵲故里”金字招牌,努力建設市內首選、全省著名的康養活力之城;全力打造以靈巖片區為重點的大泰山文化旅游區,強勢引入金港賽車和宋風古城項目,整合全區11處A級景區,積極構建“大泰山”旅游區,全力爭創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
      關于經濟實力——五年來,地方財政收入年均增長15.3%。
      長清區堅持把加快發展作為第一要務,2020年地區生產總值達到338.8億元,較2016年年均可比增長7.3%;地方財政收入26.6億元,較2016年增加10.1億元,年均增長15.3%。
      千方百計上項目、抓招商、擴投資。近年來,該區累計簽約項目249個,引進市外投資364.5億元;實施重點項目495個,完成投資444億元,韻達山東總部、凱瑞中央廚房、世茂綜合體、中聯水泥研發中心等一批大項目好項目落戶長清。長清大力實施“產業強區”戰略,全力打造建筑建工、節能環保、醫養康養、醫療器械等六大產業鏈條,全區規模以上企業達到201家,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10家,擁有建筑特級資質企業3家,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63家,先后被授予國家火炬特色產業基地、山東省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基地、山東省節能環保產業示范區等榮譽稱號。長清區堅定不移走創新驅動之路,充分發揮大學城12所高校、20萬師生科教資源優勢,不斷推動政產學研深度融合,西部創新園、美客小鎮、夢翔小鎮、大學科研成果轉化服務中心等一批雙創平臺茁壯成長,吸引創業團隊110余個,12公里的“雙創大道”已成為引領科研成果轉化、新興產業集聚的發展活力帶。
      關于城鄉面貌——灘區群眾百年安居夢圓,馬山片區全域保護拆遷、老城片區更新正加速推進。
      長清區始終把城鄉更新作為提升城鄉品質、改善城鄉面貌的民心工程、民生工程、幸福工程,全力推進黃河灘區、馬山片區、老城片區“三大片區”攻堅戰,拉開了長清鳳凰涅槃、華麗蝶變的大幕。據統計,近年來長清區共建設安置房470萬平方米。
      該區按照“政府主導、群眾自愿、市場運作、街鎮主體、村居參與、封閉運行”的工作思路,經過近3年的努力,圓滿完成了涉及63個村、4.2萬人,占全省任務四分之一、占全市任務二分之一的黃河灘區遷建工程,210萬平方米的外遷安置社區、23公里的護城堤、54個舊村臺改造、102公里的撤離道路全面完工,圓了灘區群眾百年的安居夢。
      同時,長清區成功申報山東省現代農業產業園項目,引進佳寶乳業等農業龍頭企業30多家,流轉托管土地近5萬畝,為灘區群眾提供5000多個工作崗位,努力讓灘區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借助環科園、金港賽車項目建設的有利契機,長清區完成了全市第一個鄉鎮全域保護總體規劃,與濟南城投集團深入合作,實施了45個村、1.12萬戶、3.08萬人的馬山全域保護拆遷安置工程,共規劃建設安置房1.16萬套,總投資57.6億元。今年以來,長清大力發揚“一馬當先、快馬加鞭,馬不停蹄、馬到成功”的馬山精神,僅用85天時間便完成了20個村、1.46萬人的簽約任務,開創了濟南市城市更新史上的長清速度。目前45個村全部完成簽約,占地3400畝、總建筑面積162萬平方米的安置房將于明年8月份全部建成交付使用。今年,長清區又與城投集團再次密切合作,啟動了占地1.7萬畝、總投資240億元左右的老城片區征收拆遷。目前,老城片區一期近5000戶的簽約已接近尾聲,近期將拆除房屋87.56萬平方米,釋放土地7300余畝。
      關于民生工程——現在家門口有了好學校。年底,這里的第一家三甲醫院將投入運營。
      長清區認真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全力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近年來先后實施了一批標志性民生工程,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長清區相繼引進和建成投資9.5億元的大學城實驗學校和華東師范大學濟南實驗學校、山師附小大學城校區等一批高品質、高起點學校,極大地滿足了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長清區投資11億元,按照國內一流標準,建設了總占地150余畝、建筑面積18萬平方米、擁有1200張床位的三甲醫院。今年6月份,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大學城院區正式掛牌,年底即將投入運營,群眾在家門口獲得優質醫療服務的愿望即將變為現實。長清還大力改善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投資1.2億元翻新改建了全民健身中心,成為廣大市民休閑運動的好去處,投資5.1億元建成總面積近6萬平方米的新四館。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長清區投資5億元實施北大沙河綜合治理工程,投資3億元建成集地域文化、生態休憩、親水休閑、觀光娛樂、運動健身等功能于一體的文昌山扁鵲文化主題公園,全區大氣重量、水環境質量持續保持全市前列。同時,長清區用心用情用力做好信訪維穩工作,連續三年被評為全省“零非訪縣市區”,榮獲“全國社會治理創新示范區”榮譽稱號,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果,社會大局持續保持和諧穩定,獲評“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專項評價先進縣”。
      關于政治生態——圓滿完成636個村(社區)“兩委”換屆任務。開展“紀律作風整頓”活動,推進工作規范化、標準化、制度化、法治化建設。
      長清區始終把抓好黨建作為最大政績,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不斷提升黨的建設質量,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革命精神薪火永續。長清區大力選好配強村居“帶頭人”,圓滿完成636個村(社區)“兩委”換屆任務,班子結構整體優化,人選質量大幅提升。
      扎實抓好基層組織建設,在全市率先推出黨建聯合體機制,打造13個區域化黨建聯合體,帶動115個村抱團發展,創新實施“固本增收”集中行動,增加村集體收入5002萬元。深入挖掘本土紅色資源,投資5000多萬元建成全市規模最大、形式最新、內容最豐富的大峰山黨性教育基地,到目前共有市內外4870批次、近25萬名黨員干部參觀學習。大峰山成為傳播紅色文化、開展黨性教育的紅色圣地。
      堅持把紀律規矩挺在前面,部署開展“紀律作風整頓”活動,大力推進工作規范化、標準化、制度化、法治化建設,全區95個部門單位全部制定出臺《工作規范匯編》,推動全區黨員干部紀律大整頓、作風大轉變、效能大提高、形象大提升。
    編輯:時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