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快速起步,濟南發展從“大明湖時代”跨入“黃河時代”。作為北跨橋頭堡,天橋區擂戰鼓、奮馬蹄,迎來趕超發展重大機遇。天橋紀檢“鐵軍”迅速行動起來,以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作為紀檢監察工作第一職責。
今年以來,隨著全面從嚴治黨進入“深水區”,天橋紀檢人牢記使命,敢于擔當,踐行“紀檢1.5模式”,將自身鍛造成忠誠干凈擔當的紀檢“鐵軍”。同時對標“453”工作體系,創新實施廉潔清風六大行動,為天橋趕超發展“保駕護航”。
“累并快樂著、痛并成長著、忙并收獲著,所有天橋紀檢人甘愿用自己的‘辛苦指數’,換取群眾的‘幸福指數’,促進政治生態風清氣正,提振全區干事創業激情。”天橋區委常委、區紀委書記趙博表示。
敢于擔當,踐行“紀檢1.5模式”鍛造“鐵人”
持續加班幾個月,多次被領導催著休假,但天橋區案件監督管理室負責人鄭燕仍然堅守在崗位上。跟別的科室不同,案件監督管理室負責對所有問題線索進行梳理審核、跟蹤督辦、統計上報,是天橋區紀檢系統的“中樞神經”,任務十分艱巨。盡管加班加點已成常態,但鄭燕和戰友們沒有半句牢騷,“案管室并不是孤軍奮戰,所有天橋紀檢人總是風雨同舟、并肩作戰,而且我能感受到現在全區上下對我們紀檢工作的認可與支持,這是對天橋紀檢人最大的鼓勵和鞭策。”鄭燕說。
伴隨著全區吹響趕超發展的集結號,天橋紀檢“鐵軍”迅速行動,對照全區重點工作展開精準問責,實施“6·11”專項行動等。“紀檢1.5模式”在天橋紀檢系統內蔚然成風。在天橋紀檢人的帶動下,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快工作節奏,提升自我要求,與時間賽跑拼速度,與先進看齊爭一流,全區迸發出干事創業新激情。
精準問責,對標“453”工作體系激發活力
“打鐵還需自身硬”,鑄鐵的每一擊重錘源自學習的積累。天橋區紀委從4月起,開始了三次集中學習,從境界、業務、心理三個層次共學習10門課程90個學時;6月,到鄭州新密市、中牟縣考察學習,現場觀摩巡察工作先進經驗做法;參加市紀委組織的赴聊城、菏澤兩地的外出學習,對標先進,比學趕超。每一次學習都是一次成長,信心提升了,底氣增強了,天橋紀檢人監督執紀問責的步伐越走越有力。
實踐證明,問責工作必須與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聲合拍,精準問責才能直擊問題靶心。為此,天橋區紀委緊緊圍繞落實全市“453”工作體系,聚焦全區創建文明城市、環境綜合整治、拆違拆臨等重點工作,出臺了《對全區重點工作開展專項督查的方案》《關于啟動對亂搭亂建進行約談問責的通知》等四項制度,堅決糾正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行為,確保政令暢通。
今年1至7月,共查處涉及“453”工作體系的問題27起,問責黨組織28個、黨組織成員8人;針對“6·11”媒體曝光問題,10天內約談了6個單位,對4個問題啟動問責……全區趕超發展的根基更加扎實牢固。
廉潔清風,勁吹趕超發展巨輪全速前進
6月3日,原本是休息日,天橋區紀檢監察工作點評會卻從8:30一直開到19:30。15個街道紀工委、5個歸口紀檢組、3個個別派駐機構、2個部門內設紀委,圍繞“有什么、沒什么、干什么”,亮家底、談不足、找對策。一番紅臉出汗后,干部們紛紛如釋重負,鉚足勁干事業……
今年下半年,該區實施了“助推趕超發展·打造廉潔清風”行動?;顒右蠊ぷ魅藛T自覺把紀檢工作與中心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推進,把精力聚集到嚴明紀律上,把干勁投放到狠抓落實中,對影響發展的噪音雜音,敢發聲敢亮劍,唱響“天橋好聲音”;對阻礙發展的矛盾問題,不推諉不卸責,勇當“難題終結者”。“護航”、“頭雁”、“爭鋒”、“利劍”、“暖心”、“擴音”六大行動齊頭并進,天橋趕超發展的巨輪正乘著強勁的廉潔清風,踏浪前進、破浪爭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