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ymyim"></strike>
  • <abbr id="ymyim"></abbr>
  • <ul id="ymyim"></ul>
    <abbr id="ymyim"></abbr>
    <ul id="ymyim"></ul>
    <fieldset id="ymyim"><menu id="ymyim"></menu></fieldset>
  • <fieldset id="ymyim"><input id="ymyim"></input></fieldset>
    <ul id="ymyim"><sup id="ymyim"></sup></ul>
    <strike id="ymyim"></strike>
    2025年03月31日 星期一

    “蛇口經驗”見證改革開放

    發布日期:2018-12-13

    信息來源:人民日報

      “一滴水可以反映出太陽的光輝,一個地方可以體現一個國家的風貌。”從微觀角度觀察中國改革開放40年的歷程,更能具體地感受時代前行的偉力。最近,紀錄片《蛇口見證》播出,讓“蛇口”這個與“改革開放”密切相關的歷史名詞,再次引發人們的關注;而追尋“蛇口”的故事,也為我們系統地理解改革開放的歷史邏輯,提供了一個觀察的窗口。
      曾被稱為改革開放“試管”的蛇口工業區,背后是146年前因洋務運動而創辦的輪船招商局。作為中國早期的民族企業,招商局在漕運、鐵路、銀行、保險、教育等多個領域開風氣之先,但是因為身處于一個衰落動蕩的時期而命運多舛。新中國的成立讓這家民族企業看到了希望,改革開放則讓招商局煥發了生機。袁庚等改革者在中央支持下,創辦了蛇口工業區,在思想觀念、經濟制度、社會結構等多個領域推動了中國的改革開放。今天,蛇口在改革開放中積累的經驗,更在“一帶一路”上開花結果。正如《蛇口見證》的三集片名《百年求索》《改革之路》《面朝大海》,招商局的命運、蛇口的發展,與中華民族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歷程相呼應,事實證明: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偉大的事業之所以偉大,不僅因為這種事業是正義的、宏大的,而且因為這種事業不是一帆風順的”。從“四分錢獎金分配制度”的確立,到喊出“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的口號,蛇口最初的每一點改革,都殊為不易。但是蛇口人敢闖敢試、敢為人先,殺出了一條血路、走出了一條好路。蛇口的經驗讓人看到,改革是以市場經濟為導向,突破計劃經濟的枷鎖;改革是從實事求是的立場出發,對思想桎梏的突破;改革是為了解決問題、獲得發展,給人們創造更美好的生活。
      40年改革開放,從宏觀角度來看是推動民族邁上強國復興之路,從微觀角度看是解放了人,也塑造了人。中國在打開國門,與世界對話的過程中,釋放了每一個個體的能量,成就了招商、平安、中集、華為等等可比肩全球一流的企業。新時代的蛇口人,在回顧歷史、著眼未來的基礎上,總結提煉出了“蛇口模式”——以修造港口碼頭帶動物流貿易,發展高新工業園區,建設宜居城市綜合體。這不僅讓企業發展與國家發展對接,更為后發展經濟體提供了跨越式發展的樣本,從而受到“一帶一路”建設參與國家的歡迎。
      “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改革改的是體制機制,動的是既得利益,不真刀真槍干是不行的。回溯蛇口的發展史,更讓人看到,中國的改革需要勇敢擔當、勇于創新的奮進者,需要煥發出改革的勇氣和激情,無懼挑戰風險,執著堅定前行。今天,改革又到了一個新的歷史關頭,更需要千千萬萬改革行動派、實干家,激蕩起新時代改革開放的大潮。
      從一個企業的突圍,到一個民族的復興,蛇口的“方寸之地”,見證著波瀾壯闊的大時代,呈現出企業、國家、世界交融發展的新畫卷。“實踐發展永無止境,解放思想永無止境,改革開放也永無止境”,新時代的中國,必將沿著改革開放的道路,走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編輯:時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