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ymyim"></strike>
  • <abbr id="ymyim"></abbr>
  • <ul id="ymyim"></ul>
    <abbr id="ymyim"></abbr>
    <ul id="ymyim"></ul>
    <fieldset id="ymyim"><menu id="ymyim"></menu></fieldset>
  • <fieldset id="ymyim"><input id="ymyim"></input></fieldset>
    <ul id="ymyim"><sup id="ymyim"></sup></ul>
    <strike id="ymyim"></strike>
    2025年03月31日 星期一

    智能技術讓黨建更有力

    發布日期:2019-01-08

    信息來源:人民日報

      標識醒目的黨群服務中心遍布城市各個角落;點擊“民意暢達”,可就工作生活方面的難題和心聲實時提交意見;點擊“學習進行時”,時政新聞第一時間呈現……構建黨建智慧化平臺,正是移動互聯和智能技術在基層社會治理特別是社區黨建中的集成應用。
      身處網絡時代,如何更好地教育、管理黨員和服務群眾,對線上線下的結合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年來,各地在黨建創新方面開展了諸多嘗試,黨建信息化經歷了不斷升級換代的過程。從建立黨建網站,到開通微信微博,再到部分地區運用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實現黨建與黨務融通、政情與民情互聯,新技術的應用為黨建創新注入了新動力。
      如今,隨著黨建信息化建設的不斷開展,黨建工作正在實現多方面的效率優化和質量提升。比如,黨員的教育、管理、監督及“三會一課”都可以在線運行,組織生活上下互通、適度“留痕”。再比如,通過對黨員的個性化學習需求進行精準“畫像”,可以實現學習內容精準推薦。此外,引入提醒、考核等功能,還能實現工作的協同化。
      也要注意到,大量應用人工智能,根本目的是提高黨建工作的效率和質量,解決的是黨員和群眾工作中的需求,而不僅僅是為了智能技術的應用。為黨建工作規范化提供更多解決方案是好的,但要避免落入刻板僵化的窠臼;將基層黨建工作者從繁瑣的日常事務中解放出來,是要去更好地調研和服務,化解各類現實矛盾;形成方便管理和查詢的信息化平臺是進步,但要警惕出現“過度留痕”等形式主義傾向。重視并不斷解決出現的問題,才能保證黨建信息化真正實現提升效率、優化服務、支撐發展的目的。
      “事必有法,然后可成。”智慧黨建平臺的建設具有廣闊前景,黨組織因時而變、因需而為,不斷把握黨建工作新需求、利用新技術,才能讓黨建工作更好契合技術進步、時代發展、群眾需要。
    編輯:時金
    ?